第 66 章 呂后3(下)(1 / 4)

小說:奪權篡位 作者:八扇屏風

而長安這邊,就更精彩了。呂氏兄弟自然是心亂如麻,害怕死無葬心之地,但是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裡去。()

以陳平周勃為首的功臣集團,現在是左右為難。灌嬰跳反了,雖然他沒有帶兵殺回長安,但是這按兵不動的舉措,已然表明了他的立場。

?本作者八扇屏風提醒您最全的《盤點奪權篡位指南[歷史直播]》盡在[],域名[(()

不管他原來是哪兒夥的,在外人看來他代表的就是功臣集團。現在他來這麼一出,自己是發兵在外,手裡捏著十萬大軍,安全的很,可身在長安的其他功臣勳貴可就危險了。畢竟南北兩支天子禁軍還都在呂家兄弟手裡呢。

灌嬰明顯感到周圍有一些不善的目光,似乎是怪他把大傢伙都坑了。

灌嬰真的想仰天長嘯,大聲問一句:你們有多少人能活到二十年後啊?!

不過他不能說,因為他怕自己現在被群毆。

倒是蕭何,替灌嬰解了圍:“潁陰侯機智勇武,膽略過人。當彼時,是最好的辦法了。”

呂后一死,呂家根本玩不轉朝堂紛爭,他們不能陪著呂家去送死。可也不能放任齊藩那幾個強勢的兄弟霸佔長安城,到時候,大傢伙可都是粘板上的魚,任人宰割了。

這些兵平叛可能不夠,但是殺他們這些功臣勳貴,血洗長安可是足夠的了。要是呂氏兄弟真是被逼的狗急跳牆,頭腦一熱想要大開殺戒,那他們可是一個都跑不了。

所以這個時候,陳平挺身而出,發動了老陰比的技能,開始了自己操作。

灌嬰:好好好,快仔細說說陳平是怎麼做的,好幫他轉移一下矛盾。

他們目前最怕的就是呂氏兄弟手裡的禁軍兵權,所以首要目的就是卸掉他們的兵權。周勃雖然是將軍出身,而且官職是太尉。奈何天子禁軍是呂家的命根子,根本不容許別人染指,因此周勃也沒辦法。

陳平卻提出了一個方案。

曲周侯酈商的兒子酈寄,是呂祿的好友,可以作為一個突破口,去忽悠呂祿。於是周勃就找人去劫持了酈商,然後用這個父親去威脅他的兒子酈寄。

酈寄在孝與義之間終究還是選擇了孝,所以他勸呂祿交出禁軍的兵權,出外就藩。

酈商神情一頓,然後拿著手裡的酒樽就朝周勃咋了過去:“兔崽子,你敢綁架老子,還威脅老子的兒子!”

周勃一面擋住酈商的進攻,一面去找陳平,才發現陳平這個孫子今天還是不在!

他只好跟酈商解釋:“當時情況危機,我有什麼辦法,再說那都是陳曲逆的注意,你找他算賬啊!”

酈商氣呼呼的不說話。

周勃接著說:“咱們這麼多年的交情了,只是嚇唬嚇唬你兒子而已,還能真揍你一頓不讓你吃飯麼?”

酈商:我看你套路很熟練啊。

“你要是還氣不過,一會兒咱們倆陳平的府邸,一起揍他一頓!”

“行!”

“高帝與呂后共定天下,劉氏所立九王,呂氏所立三王,皆大臣之議,事已布

() 告諸侯,諸侯皆以為宜。今太后崩,帝少,而足下佩趙王印,不急之國守藩,乃為上將,將兵留此,為大臣諸侯所疑。足下何不歸印,以兵屬太尉?請梁王歸相國印,與大臣盟而之國,齊兵必罷,大臣得安,足下高枕而王千里,此萬世之利也。”

高皇帝與呂后定鼎天下,到現在天下諸侯有劉氏九王,還有呂氏三王。這十二個諸侯王都是群臣共同商議承認的。封國封地,臣屬護衛,配置都是一應俱全,其他諸侯也都認同了。現在太后崩逝,皇帝年少,而你身為趙王,不趕緊去自己的封國就藩,反而在這裡執掌天子禁軍,朝廷大臣和天下諸侯都會懷疑你另有圖謀。

所以,作為你的好兄弟,我是勸你趕緊交出禁軍上將軍的印信,歸還給太尉;同時讓梁王呂產——呂產後來由呂王改封梁王——交出相國印信,歸還給原來的丞相。跟大臣們起誓保證,你們兄弟倆從此外出就藩,不再進長安城,安心當個諸侯王。

這樣齊王就沒有了清君側的藉口,只能罷兵,長安這些勳貴得了權柄,也能安心。至於你,我的兄弟,你們呂家手裡還有三個諸侯王呢,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這是最好的局面了!

呂后越聽眉頭皺的越緊,然後斜睨著呂祿問道:“你不會信了吧?”

呂祿心道:二十年後的事情,我哪兒知道啊?!

可他也不敢忤逆這個姑母,只能直起身子,支支吾吾的回答:“侄兒怎麼會信這種鬼話呢……”

然後呂祿就信了。

姐妹們,他就這麼信了!

他真的準備交出將軍印,把軍隊歸還給太尉。還派人把這事告知呂產和呂家的老人們,呂家這些人迅速發生內訌,有的認為可行,有的認為不行,意見不一,各個都遲疑未決。

呂嬃撐起身體,一巴掌打在呂祿的後腦勺上,給呂祿打的一個趔趄,差點栽倒在桌案上,嘴裡猶自不解氣的罵道:“蠢豬!”

呂產這時候和他同病相憐,竟然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情,趕忙扶住了呂祿,讓他坐下來。

其實,呂祿也不全然是一頭蠢豬,他心裡還是有點想法的。我認為依仗的有這麼幾點。

其一,劉邦當時初定天下,就與功臣盟誓:“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這也是刻在丹書鐵劵上的話語。雖然說劉邦那些異姓王的下場,懂得都懂哈……但最起碼中央這些列侯勳貴可是一直富貴,他們這個團體掌握大漢帝國的中央權柄,甚至一直延續到了景帝時期。

而且呂后在掌權過程中,也同樣與功臣進行了盟誓,這是漢初君臣互信的前提與紐帶,已成為政治慣例。呂祿顯然相信的是這一慣例,並與功臣進行了盟誓,也就是那句“與大臣盟而之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