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農民起義3(2 / 2)

小說:奪權篡位影片 作者:八扇屏風

嗚嗚嗚……受傷的總是我……

始皇本來很不解趙高他們是如何做到矯詔政變的,現在看天幕猜到了個七七八八,又想到扶蘇當時在北地上郡有三十萬兵,居然就這麼乖乖的自殺了,他簡直怒到想殺人!

天幕還在播放影視片段。

秦始皇嚥氣後,趙高與李斯商量怎樣瞞住陛下駕崩的訊息,最後他們假借陛下的名義,購買了大量的鹹魚,扔在始皇的車駕裡,用鹹魚的臭味掩蓋屍體的腐爛,就這麼一路趕回咸陽,中間甚至路過了扶蘇和蒙恬的上郡,狐假虎威的逼他們自殺。

趙高和李斯二人看到這段馬上磕頭求饒,即使是未發生過的事情,但現在天幕爆出來了,他們在陛下眼裡就是十惡不赦。

“陛下,臣絕無此不臣之心,求陛下饒命啊!”

秦始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這顆躁動的心,他抽出自己的佩劍,用劍尖指著趙高,問:“沒有?朕看你膽子大的很!”

“陛下!陛下!”趙高像狗一樣爬到始皇面前,躲著劍,妄圖去抱陛下的大腿,“臣服侍陛下忠心耿耿,焉能因這未來之事就斷臣之罪,臣怎麼可能躲過巡遊隨侍的眾多眼睛,行瞞天過海之計?天幕害我,還請陛下明查啊!”

秦始皇視天幕為神蹟,堅信這是上天降下警示與他的,現在趙高這樣說,豈不是說天幕是妖道,是假的?

他呲目欲裂,以劍刺入趙高後背,血如噴湧。

對天幕的詆譭之聲也戛然而止。

離得近的胡亥被噴了一臉血,嚇得立馬昏死過去,可週圍的宮人都因為陛下的勃然大怒而像是被釘在那裡一樣,變成了木頭人,誰也沒去救。

氣氛一片死寂。

半晌,還是老將王翦出來勸道:“若外有強敵,臣等將士必浴血奮戰,替陛下掃除不臣;若內有奸佞,則尚有嚴刑峻法懲處宵小,何須陛下親自動手呢。”

始皇陛下用布帛擦拭著滴血的寶劍,才覺得這口氣順了。

“中車府令趙高,奸邪誤國,禍亂朝綱,著曝屍城牆,夷三族。”

他又轉頭看向已倒在地上的胡亥,抿了抿嘴唇道:“公子胡亥,即刻起貶為庶人,戍邊上郡,終身不得回咸陽。”

和州城。

大家都被這些隱情給驚呆了。

胡大海張著大嘴好半響,捅了捅身邊的湯和,問:“你聽懂了麼?俺暈了。”

湯和點點頭又搖搖頭,一言不發。儒家法家雜家都是些什麼?

胡大海也只好撓撓頭。

這一段,帶給朱元璋的只有兩個字:震撼。

他自父母去世後就顛沛流離,走過很多路,見過很多人,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見識過不少,自認為能看懂許多人心。

就連韓林兒封官旨意下來的時候,他都能敏銳的察覺到,這不單單是為了打壓他,更是要借郭天敘張天佑二人的手來摻沙子,好掌握他們這支部隊。

但政治層面這種高深的東西他還沒接觸過,也沒有人教過他。

他興奮的對李善長說:“這天幕果然是來點化咱的!”

“東翁明見,天幕所言可謂鞭辟入裡,也解了在下讀史書時的疑惑。”

[商鞅的那一套,適合爭霸,卻不適合統一天下後的秦國。始皇或許沒有意識到,或許意識到了卻因種種原因沒法改變,只能透過不停的東巡來彈壓六國故民,強制推行秦法。

但,收效甚微。

因為這裡的矛盾是根本性的,不是靠一些個人威勢就能解決的。因為商鞅變法所打造的大秦,是一個古典軍國主義的大秦,普通人都是靠軍功來授田賜爵,儘管商鞅之後的百年間,秦國的君主在不停地修修改改,但這其中的核心設計卻是沒有變得。

那麼當六國統一統一之後,這些軍工集團的利益又在哪裡呢?]

是啊,聽到這裡的李善長暗暗點頭,秦朝那時候又沒有科舉,像他們這種讀書人連個效忠的門路都找不到。

[大秦只給了軍人上升通道,這通道眼看著又馬上到頭了。一個國家文武兩條腿,一條本來就是瘸的,另一條又快肌無力了,這國家還能好麼?

因此,在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於宇內,一統六國的風光背後,其實是巨大而無法轉移的內部矛盾。

六國遺民畏懼秦法嚴苛,滋生牴觸情緒,而秦朝官吏大量缺失,對基層的控制力薄弱也根本無法強行推進秦法。最嚴重的時候,一個縣的基層官吏缺額高達半數,亭長被幾十個壯漢土匪圍在屋裡不敢出去,民間治安可想而知是什麼樣子。]

秦始皇處置了胡亥與趙高,接著聆聽天訓,可臉色越來越沉,聽到最後簡直黑如鍋底。

他每日批閱的竹簡一車都裝不下,自然明白民間情況如何,但他沒想到會混亂到這種情況--或者說,他沒想到這種混亂的局面沒法解決,以至於在未來愈演愈烈。

難道……他真的錯了麼?

[其實,秦朝也不是沒有補救的法子,官吏缺失,那就擴大公務員隊伍就好了嘛,畢竟從古到今,哪有比編制更香的東西。可問題在於,老秦人本來讀書的就不多,那點兒人分在秦國郡縣中就已經沒有多少剩餘了,如今猛然間有這麼大需求缺口,只能從六國裡找人。但六國裡讀書的也不多,基本都是六國貴族和原來計程車大夫。

秦國對這些人不放心,而這些人因為沒有出仕的機會而懷恨在心,雙向積怨了屬於是。

所以始皇想靠積威甚重來強行推進融合,但根本性矛盾不解決,社會治理不改善,再加上胡亥這大孝子變本加厲,農民起義爆發的天經地義。]

唐朝貞觀年間,太極宮甘露殿外。

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和長孫皇后一起觀看天幕。

“這天幕果真不凡,將這秦朝的弊病與內因抽絲剝繭,分析的極為細緻。”

長孫皇后笑道:“此等神蹟,自是不凡,妾為陛下賀。”

“觀音婢,朕以前讀書時,先生也講解過許多秦政之利弊。但基層治理缺失,六國人才無法為朝廷所用這點卻從未想過。”李世民感慨道,“看來科舉制還是要抓緊完善,讓寒門庶子也能被選拔出來才行啊。”

[好啦,由於影片篇幅,秦末戰爭就先講到這裡,明天講吓一個!別忘了給我點贊投幣,一鍵三連,各位寶貝,愛你們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