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明末農民起義7(2 / 2)

小說:奪權篡位影片 作者:八扇屏風

[啊這,哱拜覺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你要麼就跟別的官一樣收下我的重禮,反正我也不是不能打勝仗。要麼你真是個清正剛直的好官,就把我抓了公佈我的罪名。

結果你跟我擱這整一套套的花活是什麼意思?

咱們寧夏兵多久沒發糧餉了你心裡沒點逼數?

於是連夜就鼓動大家造反了。]

朱棣沉思一陣,對身邊的大胖兒子道:“果然是財政問題,如果朝廷沒有拖欠糧餉,那些普通的寧夏衛所兵肯定不會好端端的跟著哱拜造反。畢竟這哱拜只是個副總兵,不是寧夏的土皇帝,還沒有那麼大的號召力。”

[哱拜的家丁確實挺精銳的,一下子佔領了寧夏及其周邊地區。但他當不了第二個西夏,所以僅僅過去了八個月,就被李如松給平定了。]

[這裡有兩點要特意提一下,一個是韃靼寇邊,一個是寧夏不發糧餉。而這兩點又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文官在瞎搞。]

李善長現在簡直是如坐針氈了,怎麼說來說去都是他們這些文官的

問題?文官到底把大明怎麼了?

皇上要是沒有他們這幾個浙東文士輔佐,能定鼎天下,治理社稷麼?

這天幕,有失偏頗!

[韃靼是明朝的老對手了,其秉性和其他時候的北方遊牧民族差不多。一開始明朝武德充沛,對草原是絕對的壓制。

到了仁宣期間,大明開始戰略收縮,進入休養生息時期。按理說這個發展方向是對的,但明朝有一件事沒做好,就是對河套進去的管理。]

朱棣這回可終於找到正主了,仁宣時期,就是他兒子和孫子嘛。

所以他狠狠瞪了身邊的大胖子一眼:“聽聽你做的好事!”

[從秦代以來,對河套平原的治理與爭奪就是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博弈的重要一環。因為他的地理位置實在太妙了。]

李世民點點頭:沒錯,朕這十年在河套西邊種了好多樹!

[如果是中原王朝佔據河套平原,那不僅可以獲得優良馬場和有著“塞上江南”支撐的數百萬畝良田,還可以對蒙古草原形成主動出擊的態勢。

反之,如果是遊牧民族佔了,那麼就是威脅關中的前哨基地。]

[仁宣時期因為北部防線的收縮,就已經有一些牧民跑到河套去定居,但因為人不多,沒什麼威脅,所以朝廷也就沒在意。]

朱高熾鬆了一口氣,心裡暗想:這天幕能不能把話一口氣說完,不要總牽連他這種無辜的人。

他對朱棣道:“父皇,你聽見了吧,我那時候人很少,沒威脅的,而且讓牧民去定居也是彰顯我皇明的仁德。”

“仁德個屁!”朱棣沉下臉教訓了他一通,

“不要以為天幕說你廟號是仁宗,你就驕傲起來了,你想想那宋仁宗有什麼武功?在朝堂上也是被大臣噴一臉唾沫星子,毫無帝王威儀,你也想做這種皇帝?”

朱高熾趕緊又低下了頭,把嘴緊緊的閉上,只留著自己的三層下巴對著朱棣。

“還有,遷居是遷居,你有沒有做好編戶統計?有沒有防止間諜就近窺探軍情?有沒有歸化他們內遷?”

朱高熾:我哪兒知道,我還沒當過皇帝呢。

好慘,捱罵的總是我。朱瞻基什麼時候能長大,跟我一起看天幕。

[到了朱祁鎮兩次當皇帝的時候,北方防線跟篩子似的,到處都是漏洞,所以肆無忌憚跑來河套住的小部落越來越多。甚至到後來發展成,韃靼的三大首領在大明的疆域河套平原打內戰。

順便還威脅了一下陝西地區。

朱祁鎮,不愧是你。]

朱棣下定了決心,他要活的久一點,最起碼活到他孫子朱瞻基娶妻生子,自己給他定好了太子才能安心閉眼,不然一旦讓這個什麼朱祁鎮生出來了,那他在棺材裡都得氣的跳出來。

[不過朱祁鎮這個人吶,運氣是真不錯。第一次當皇帝作出來一大堆事兒,有他弟弟給他擦屁股。

朱祁鈺剛給他解決的差不多,誒!朱祁鎮又復辟了。

然後他第二次當皇帝又惹出好幾件爛事,誒!他兒子接著給他把屁股擦乾淨。]

[這投胎的運氣,我屬實羨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