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武氏不知名郎君。 一更(2 / 3)

館內官員都如此說,李白自然沒有什麼異議,只是越發對這處修學之地好奇起來。

令史便笑著為他們介紹:“咱們弘文館隸屬於門下省,原本叫做修文館。貞觀年間,太宗啟用侯孝遵、許敬宗為經史博士,虞世南、歐陽詢為書法博士,從京中三品以上勳貴子弟中挑出二十四位授課,便是弘文館。”

“今日,弘文館前盛況雖已不再,學官們的真本事卻是不輸其他官學的,西南角上那座藏書樓內,亦有許多崇文館也見不到的孤本。”

說完這句,令史便停駐在一處小院外,叩門三聲之後,裡頭傳來一聲允。

李白帶著七娘進了門,弘文館的崔館主已經坐在小院煮上一壺茶候著了。

李白壓著七娘的頭見禮:“叫人。”

七娘超大聲:“阿翁好!”

李白小聲提點:“嘖。在弘文館內叫什麼阿翁,叫崔館主。”

“啊?你說啥?阿耶大點聲!”

“……”

崔館主是個精氣神很好的小老頭兒,聞言擺手:“不礙事,我這裡加上七娘子統共三十個學生,想稱呼什麼都可以。”

李白也不是真的在乎禮儀規矩,只怕七娘因此吃苦頭。聞言便放心了。

崔館主將陛下交代的一應事務都告知李白之後,沉吟片刻,道:“今日已經下學,不如先去拜見幾位學士和講經博士,請他們為七娘子定下這一年的必修與小中大經科目,再從藏書樓借了書冊回去。”

崔館主笑吟吟地撫著白鬍子,七娘卻覺得他好可怕!

什麼必修、小經、中經、大經的!她才不要學這些呢。

然而李白卻已經率先應下了。

崔館主扭頭喊:“校書郎,那便煩你帶個路,引她走一趟吧!”

話落,弘文館校書郎王燾便擱下筆,從書房內走出來,衝二人揖手見禮後,笑道:“看來七娘身子已經大好,我便放心了。”

七娘樂呵呵湊上去,原來是給她看診的小方脈醫者呀!

見到是王燾,李白再安心不過,索性讓七娘自己跟著去,他坐在此處陪崔館主下棋飲茶。

王燾帶著七娘出來,邊走邊道:“今日天晚了,還在弘文館內的博士只餘下講經博士李謹,先去請他瞧瞧你該用些什麼讀物?”

七娘懵懂點頭,屁顛屁顛跟在王燾身後。

李謹作為講經博士,算是弘文館的中堅力量。除此之外,多是典書、搨書手、筆匠、熟紙裝潢匠這樣的流外官奉職於此。

這位李博士年紀不大,瞧著只長李白幾歲,眼神裡卻透著許多滄桑。他板著臉問了七娘幾個《孝經》和《論語》的問題,七娘對答如流之後,便提升難度,問起了《易經》、《尚書》、《公羊傳》和《春秋榖梁傳》。

七娘傻眼:“……我只會背一丟丟公羊傳。”

又趕緊比著手指頭補充道:“就這麼一點點哦。”

王燾忍不住面露笑意,如七娘這般大的孩子,能做到這般已經十分難得了,而且七娘並非男子,也虧得李白願意花工夫教她。

李謹卻依然板著臉,思忖片刻後,公事公辦道:“《孝經》《論語》尚可,兩經一竅不通。弘文館內有旬考,一月三次試,你這樣只能先從第一層開始,通曉大經小經各一本,或是兩本中經。”

“既然學過一點公羊傳,這一年便選小經《春秋公羊傳》,大經《春秋左氏傳》吧。”

七娘暈暈乎乎聽著,歪著腦袋看向李博士,總覺得這位郎君長得面熟,似乎在哪見過。

李謹見她不答話,問:“可有異議?”

七娘連忙搖頭:“沒有沒有,您指哪我打哪!”

李謹抬起眼皮看她一眼,似乎對陛下插進來什麼樣的學生都不會感到意外。

*

七娘方才打量了李謹許久,王燾也發現了。

兩個人出門走遠之後,王燾便問七娘:“為何那般看著李博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