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迫在眉睫

小說:動物 作者:搖而不擺

“次伯兄且留步!”劉秀趕忙喚住陰識。

聞言止步,卻未曾轉身,“劉將軍還有何事?”

劉秀自然並非是對他的態度感到不滿,而是自己另有想法,“此番麗華所遇之事,皆因我而起,秀自然是難辭其咎,然還望次伯兄能夠多加照顧,若有任何事,只需差人送信即可。”

“我自己的妹妹自然知道該如何照料,就不勞煩劉將軍掛懷了。”話畢,轉身看著劉秀,“想來前方戰事即將再起,劉將軍還是早些回去多做地方,免得敵人偷襲,倘若這所有劉氏宗親和新野那些支援你們的百姓們再遭屠戮,可就別怪我與家父不給任何人顏面,哪怕是高祖再臨,也於事無補。”

儘管此番話語並不順耳,但是在劉秀看來是最誠摯的忠告;他所言沒錯,劉氏宗親和新野隨他們起義的百姓在此番的征戰過程中已然損傷過半,這給他們的親人們帶來了許多的傷痛,因此,保證他們的安全是身為起義領最基本的義務和職責。另外,此番從陰6和陰識二人對自己的表現也看得出他們的態度是怎樣的,畢竟這可是關係到日後能夠順利渠迎娶陰麗華。那句“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自然不是隨口說說的。

返回軍中,此時前方忽然傳來訊息,讓劉演等人大為震驚。

“前方戰報如何?大哥為何愁眉不展?”劉秀見此時劉演滿面愁容,便趕忙上前詢問。

劉演道“適才習鬱送來現報,說6林山一帶忽然暴疫情,當地許多百姓和士兵都被感染,現在士兵已有近半數喪生了。”

聞聽此言,劉秀也是頗為震驚,“那眼下大哥可有什麼對策?”

劉演嘆道“現在當地的醫療條件極差,根本無法抑制疫情的蔓延,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李通在一旁插口道,“我還聽說距離不遠的潁川郡好像有調兵遣將的跡象,想來現在應該已經有動作了。”

劉秀眉頭微皺,思索片刻,趕忙道“既然疫情已經無法控制,那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趕快將那些尚能走動以及身強體健計程車兵以最快的度撤出,否則這樣便是如同坐以待斃了。”

眾人商議過後,皆同意劉秀所言,於是劉演立即書信傳令於習鬱,命其以最快的度將所有士兵撤出。當然,就在書信未曾到達之前,習鬱為了儲存實力,便已然將士兵們盡數撤出。後得到劉演書信後,按其所言,所過城池大軍皆駐紮城外,遠離人群,只有無身無疫疾之人前去城中尋找大夫前來醫治,以最大程度做到減少給百姓帶來的不便和恐慌。

至於尚在潁川郡的嚴尤等人後派兵前去圍剿,但他們由於害怕疫病蔓延,皆不敢快行軍,待趕到時,早已經是人去樓空,隱藏做山上的大寨早已經空無一人,雖然地盤失而復得,但他們也久久未曾敢派人前往駐軍。

待習鬱等人返回劉演軍中,此時已然時地皇三年二月,接下來的時間內,即將面臨著的時一個重大的事件;

一直主張分兵駐守的劉玄,終於排除眾議,將眾人分派出去,實現了他的中央集權的徹底解放;其中王鳳、劉秀被分兵前往昆陽、定陵、鄢城等地,被劉玄拉攏為心腹的王常則進攻汝南等地區,而劉演則是繼續帥軍攻打在宛城一帶的所有王莽軍隊。如此一來,所有能夠掌握兵權的眾位大將皆被分派出去,畢竟劉玄的心中,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如此便是保住了他的地位,從此可高枕無憂了。

他們這般大舉行動,動作自然不小,相比之下,此時各州、郡、縣的派兵也都相繼到達潁川郡,王莽所招募的六十三路精通兵法之人以及壘尉巨毋霸也都相繼到達,大軍總計四十二萬人,而為了擴大聲勢,王莽則對外宣稱是百萬大軍,以此來給南陽郡一帶的起義軍從氣勢上帶來威懾力。

很快,聚集在潁川郡的四十二萬大軍立即開拔,直奔昆陽地區而來。

此時剛剛奪下鄢城不久的王鳳、劉秀等人聞訊,立即返回昆陽城,準備率軍抵抗。

就在劉秀等人趕回昆陽城時,地方大軍雖然未到,但前方斥候早已經送回數份情報;站在城樓之上遠眺,只見遠處輕煙籠罩下的翠綠山間隱約可見不斷有陣陣滾滾濃煙升起,那是大軍行進所致的塵土飛揚,單憑這一點,便可看得出對方陣仗之龐大,人數之眾多,實不可想象。然此時昆陽城內的狀況著實堪憂,對方人數達四十二萬,想必之下,昆陽城內,加上劉秀的本部三千騎兵,共計才一萬多人,如此雙方人數著實為天壤之別。

這樣懸殊的比例著實讓城內的眾將士們人心惶惶。

“對方大軍四十二萬,如今我們才有一萬多人,就算對方採取人海戰術,恐怕我們也未必有任何的勝算!”看到眼下這般情況,身為主將的王鳳已然是畏畏尾。

“是啊,這根本就沒得打啊。”

“他們這些人要是攻打進來,我們這些人的妻兒老小該怎麼辦?乾脆不如棄城,大家分散兵力,這樣也能為其他的城池增加戰鬥力。”

眾人皆表示眼下情況根本無法正面交鋒,態度十分消極。

然劉秀卻並不這樣認為,“眾位所言也不無道理,但秀卻並不這般認為;想當初我高祖皇帝也曾是缺兵少將,但卻最終仍舊戰勝了那西楚霸王項羽,有此便可知曉,打仗時,兵多並一定是取勝的關鍵,正所謂並不在多,而在精;若我們的將士能以一抵十,一抵百,那對方的四十二萬大軍又何所懼呢?”

“說的輕巧,可是眼下人家大軍馬上兵臨城下,我們現在人手根本不夠,說什麼都是來不及。”有人開始反駁劉秀的觀點。

“大家所擔心之事秀自然也能理解,但若我們棄城而走,難道下一座城池就不會遇到與我們相同的處境了嗎?”劉秀的這句反問,登時讓在場眾人啞口無言。

本章完

喜歡漢上驕子請大家收藏漢上驕子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