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奶奶遺物(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趙家要黃金?盧燦襯著下巴,沉吟不語。

盛世珠寶,亂世黃金,83年前後的香江,雖然不是亂世,可人心亂,也是亂。

1982年的“紙黃金”風暴,事情起源極其渺小。

最開始,只是一位姓谷的老者,想要給外嫁的孫女,置辦點結婚用的“壓箱金貨”。

這一小小的、合理要求,卻意外地打破香江金融市場的平靜。

他拿著已經購買十年的謝利源金舖“紙黃金”,想要去兌換“一斤”(港澳一斤為6oo克)實物金條。由於那天古老先生去的比較晚,謝利源金舖快要關門歇業,一時間湊不出來十六兩純金金條,便讓老先生明天再去。老先生嘛,比較嘮叨,回家的路途,與左鄰右舍隨口抱怨幾句——上百年的老店,連十六兩金貨都拿不出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第二天再去,就不再是老先生一人,他的左鄰右舍大約十多位一起來兌黃金。

謝利源金舖不作不死——當時的店面經理一看這麼多人都來兌換實物黃金,立馬不高興了,和古老先生等人爭執起來,不願意給他們匯兌。

當時正值兩國談判港島主權問題,一個攜“對越”之威,一個是“馬島之戰”勝利者,都很強硬,香江上空的陰雲密佈,港島民心原本就不安定。

這一事件,瞬間引“紙黃金”信用危機,並快蔓延開來。

“紙黃金”風暴驟起。

這一風暴,將表面繁榮的香江貴金屬市場骨子裡的滿目瘡痍,全部掀開。

先是快摧毀創辦於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百年老字號謝利源金鋪,此後,金日豐金銀鋪、日日升打金店等多家老字號金鋪,先後倒閉關門。

很快,這輪兌換紙黃金風潮,刮到為這些老字號金鋪提供擔保抵押的金融機構。多家銀行遭遇擠兌風潮,嘉華、永安、九龍、新鴻基、康年、友年、海外信託、恆隆等,無不搖搖欲墜——林家的九龍銀行,就是從盧燦這裡“借走”一噸黃金,才勉強撐住局面。

香江黃金貿易市場的實物黃金交易中,每放出5司馬兩實物,都被下家迫不及待的搶走。去年港島金價,每盎司上漲一千五百港紙——單克黃金漲價53港紙。

事情沒完!

中途又遇上多明尼加財務的“空兌”事件,導致佳寧接受調查,佳寧詐騙案浮出水面。

香江黃金危機,終於蔓延到股票市場。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香江金融市場,一片風雨飄搖。

香江《信報》主編林行止,更是在報紙上直接預言,香江更大的金融風暴,正在醞釀中,其規模可能不亞於“73股災”!

此時的黃金,不僅是金融系統、各大企業的“鎮宅”之物,更是資本的通行證。

趙家想要用新世紀航業,來兌換盧家的黃金,也就能理解。

盧家是港島“黃金家族”,港島最大的黃金供貨商,家中門檻都快被踏平,爺爺盧嘉錫咬緊牙關不鬆口。如果自己答應趙家……口子一開,會帶來什麼結果,盧燦還真不好預料。

所以,盧燦在琢磨半晌之後,終於開口,“趙祖,您的要求我已經清楚,不過……這件事我得回去和我爺爺商量,我會盡力說服,但您提到的一半……不太現實。”

盧燦沒有將話回死,畢竟,新世紀航業,也是他所需要的。

黃金,對於銀行和企業來說是“救命靈丹”,對於他和阿爾達汗來說,還真不是——印尼運回來的黃金,還沒處理呢。

盧家納德軒倉庫中的黃金囤貨,遠外人想象,如果全部放貨,絕對能把港島黃金危機一舉平定。只是,盧家有必要這麼做嗎?黃金漲價,它不香嗎?

別聖母,盧家一直在“盡職盡責”的維護著香江金市——今年一月份,盧家在港島黃金貿易市場,已經放出去盎司的純金,約合四百公斤黃金,比去年同期放貨量,增長43%。

盧家還不算盡職盡責?

克拉鑽那麼貴,也沒見戴比爾斯出來平抑物價!

此行的目的已經達到,盧燦和溫碧璃起身告辭。

兩人正在與送出來的趙市彭兄弟告辭,倪亞正老太太追到電梯間,“阿燦,阿璃,等等。”

“趙奶,有事?”溫碧璃迎上去一步。

“剛才忘了一事。”老太太笑著壓壓手,目光投向盧燦,很慈祥,“當年我和你祖母勞拉,關係很好,她的不幸,讓人傷心。好在你爺爺恢復過來,你也長大成家,不錯,很好,她的在天之靈,也會欣慰的。”

盧燦一錯愕,對方竟然與祖母關係很好?

他還真不知道這事,難怪爺爺對倪亞正很瞭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