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殃及池魚(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後世,英國有兩大傳媒集團世界聞名,其一為以路透社為核心的路透集團,另一家就是臭名昭著的BBc,也就是英國廣播公司。

進入網路時代之後,這兩家傳媒集團選擇不同的展方向。

路透社利用其海外一百多個國家的駐外機構,進軍大資料服務行業,成為眾多全球五百強企業以及區域、國家的席智囊機構。

2oo8年,加拿大湯姆森集團併購路透集團,成交價為177億美元。

BBc則變成一家內容製作商,在炮製新聞,紀錄片以及網路節目製作上,有著相當亮眼的表現。

總之,兩家傳媒集團,都活得不錯。

可是,原本可以和他們齊頭並進的新聞聯合社,則泯然眾人矣。這中間究竟生什麼,盧燦一無所知,但很顯然,這家通訊社肯定走錯路!

“你看中了這家通訊社?”阿爾達汗捂著額頭,實在跟不上盧燦的思路——自己找他聊入股松林製片廠的事,結果他卻看上松林公司入股的一家子公司?

盧燦微笑搖頭,手指在面前的表單上另外兩個名稱下面點了點,“這兩家我也很看重。”

阿爾達汗帶回來的松林製片廠子公司目錄表上,列出的公司不少。

松林製片廠的正式名稱為“pIne ood”,前身是19o5年成立於南安普頓郡的喬治·瑞克電影公司。1936年,喬治的兒子亞瑟,將父親的電影公司搬遷到白金漢郡,擴大規模,改名“松林製片廠”,也就是今天的松林影業公司。

亞瑟·瑞克是一位非常精明的企業家,雖然不懂電影製作,但他懂得投資,尤其是利用專案撬動英國越收越緊的土地政策——他利用松林製片廠建設攝影基地及攝影大棚的機會,拿到了位於倫敦市中心到希斯羅機場的黃金主幹道兩側,高達二十二萬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

在這片土地上,他投資了一家四星級酒店,二十多間拍攝大棚,最大的一間為oo7系列打造的攝影棚面積達到543o平方米,號稱“世界第一攝影棚”。

松林製片廠旗下還有四家電影製作公司,八家個人工作室,一座影視基地,三座參與投資的影視改建城鎮,還擁有還擁有佔地5oo畝的外景基地,包括多種自然和人文景觀。

在影視製作服務方面,同樣擁有相當完備的人才儲備,不僅提供國際一流影視後期製作裝置和專業技術團隊,同時還配備木工、泥瓦匠、設計師、縫紉師、財務管理、後勤人員等,輸送給美術、場工、服裝以及會計等電影工種。

此外,松林製片廠還擁有兩家行公司,分別負責英倫三島的行,和麵向歐洲及北美;一家演員經紀公司,現有簽約演員、歌手一百多名;一家與倫敦安森學院聯合創辦的表演學校;一家唱片公司;一家膠片壓制工廠;兩家印刷廠;一家模型製作公司……

零零星星的子公司近三十家,員工總數過兩萬。

所以,用“英國影視行業巨無霸”來形容松林製片廠,並不算誇大。

盧燦手指的那兩個名稱,一個是《觀察家報》,另一個是英國電視三臺。

此時的電視三臺只有三個頻道,但是,未來他們將是BBc最大的競爭對手,英國第二大無線電視運營商,大名鼎鼎的“ITV”!

也許,當初入股它們,松林製片廠只不過想要有自己的電影宣傳矩陣而隨手為之,因此,這兩家媒體以及新聞聯合社,都不是松林製片廠控股企業,排在公司名錄的最下方。

看到三家公司的名字,阿爾達汗明白過來,“你是……看好英國的傳媒集團?”

盧燦微笑點頭。

後世的全球五百強企業中,傳媒集團所佔的名額並不多,傳媒的盈利水平也很一般,很多傳媒產業甚至在虧本經營,但是,不可忽視的是傳媒所掌握的話語權,尤其是在西方世界,掌控傳媒幾乎等同於掌控輿論導向!

相比起美國政府規定的B級以上媒體,必須掌控在具有美國國籍的公民手中這一較為苛刻條件,英國傳媒更好掌控,幾乎對英聯邦成員不設限——只需要在完成交易時宣誓對女王效忠,同時與唐寧街簽訂一份《禁止危害聯合王國公共安全的承諾書》之後,基本上就沒啥事。

又因為北美是英聯邦最大的“遺產”繼承者,英美之間存在特殊的同盟關係,英國媒體在北美享有非常特別的待遇,英國移民也要比其他國家的移民更容易被美國機構接受。

新聞集團的默克多,澳大利亞人,他就是在英國紮下傳媒基本盤之後,移民北美,最終成為世界前三的傳媒集團。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循著這條默克多曾經走過的路走下去,未必能保證一定取得成功,但是,其中風險變小,變得可預估,那是一定的。

所以……為什麼不走這條路呢?

盧燦給出的答案,太出乎預料,阿爾達汗搓了搓手,有些糾結,“想要買下松林製片廠掌控的股份……怕不是那麼容易呀。”

盧燦笑著擺擺手,“只是一個想法,不用那麼急,徐徐圖之,總有機會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