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煙雨石湖(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姑蘇城外短長橋,煙雨空濛又晚潮。載酒曾經此行樂,醉乘江月臥吹簫。六月七日風雨中,茂異攜酒餚相餉於煙雨樓中,因寫煙雨石湖並題絕句三。雲林子瓚。”

張博駒老爺子左手將老花鏡往鼻樑上頂了頂,右手從畫幅上撤回來,扶著腰直起身,又回頭對饒老、福伯、王季遷等人笑笑,“筆鋒簡遠蕭疏,枯淡清逸,古淡天真,有晉宋風氣。單從楷書題詩和畫幅結構,來論,我看好這幅畫為真。老王,老饒,你倆也上上手。”

王季遷主攻明清字畫,但倪瓚哪能不熟悉?饒老學博且廣,字畫鑑定同樣擅長。

剛才張博駒在鑑定時,他們已經在旁邊看了許久,心中已有大概論斷,也想徹底論證,因而這會兒,也不謙讓,兩人各佔一邊,詳細觀摩。

倪瓚這人才氣縱橫,但偏偏骨骼清奇,性格怪異,很自然的也就帶到他的作品中,無論是詩詞還是字畫,風格非常鮮明,不難鑑定。

饒老和王老,兩人的鑑定,既有相同又有不同。兩老不約而同的先縱覽全圖及詩文、題文,這是看整體風格,以及畫幅的和諧度。

所謂和諧度鑑定,指的是觀察整幅畫是否“渾然如一”,其實也是一種感覺鑑定——有過修補、區域性作偽,或者修繕過的古畫,某種程度會呈現“不那麼順暢”直觀感覺。

這需要多年經驗的積累。

看完大局之後,二老的鑑定手法,差異明顯。

王季遷王老,拿著放大鏡,逐個檢查鈐印以墨色,偏於印押派鑑定手法;饒老則著重詩文以及畫作的筆鋒轉折,偏於風格派鑑定。

福伯環抱著胳膊,站在兩人身後,微笑不語。講真,論起古畫鑑定,他還真的不如眼前這三位老先生,他的長處在雜項,所以也就不急著上手。

張老已經摘下眼鏡,好整以暇的站在盧燦身邊,“這幅畫哪兒來的?”

“前幾天不是冒出金大福被搶一案嘛,這不,鄭家彤叔為感謝納德軒的出手相助,派管家送拜帖,帶著這幅畫說是聊表謝意……”盧燦笑著說道。

這件事,這幾天媒體瘋狂報道,幾老都知道。

沒等他說完,福伯回頭看看盧燦,笑笑問道,“那你……就收下了?”

盧燦連忙擺手,“哪能?一點小恩小惠,哪敢當這等大禮?我家老爺子當時就給鄭家彤叔回電話,約了在6羽茶室吃早茶。今天早晨,為這幅畫,兩人拉扯半天,最後,我爺爺讓邊叔上午去勞斯萊斯店,提了輛nete敞篷,給鄭家送去,說是給鄭家春的初次見面禮。”

福伯點點頭,沒再繼續詢問。盧嘉錫這事辦得妥帖,以物換物,或者說接受饋贈並回禮,可能存在價格差異,但外界不會有什麼流言蜚語。

事實上,盧燦也沒想到,爺爺竟然用這種方式將畫作拿到手……呵呵,薑是老的辣!

王季遷老爺子率先抬頭,朝身後笑笑,“這幅畫,我倒是看真。不過……很奇怪,這幅畫作上有白文長方印“自怡悅”,有6平、袁華、趙俞、知白道人四家印,怎麼會沒有文字留表?還有,這個‘春齋’朱文圓印,我怎麼沒聽說過呢?哪位藏家?老張、老胡,阿燦你們知道嗎?”

有疑問,當場提出,王老不以為恥,即便阿燦比他輩分年紀都要小很多。

這時,饒老也直起腰,接話說道,“我也看真……至於你說的‘春齋’……是不是朝鮮或者東洋人的收藏印?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這幅畫作,為什麼沒在中原留表。”

王老恍然大悟,張老和胡老不約而同點頭,贊同饒老的判定。

盧燦打了個響指,幾位老爺子,真的牛!

三言兩語,就把這幅畫的傳承路徑摸清楚!

他也是因為知道彤叔從哪兒買來的這幅畫之後,才找到線索的。

王季遷王老看看盧燦,手指朝他點點,笑道,“這小子一定知道!在這消遣我們呢!”

這個罪名可背不起,盧燦連連擺手,“哪敢呢,畢竟是一幅存在爭議的畫作,請您幾位給過過眼,把把關。聽您們這麼一說,我算是放心了。”

他又指指這幅畫,“這件作品是彤叔十年前從大阪買回來的,一看就知道經過精心保管,我當時就懷疑是不是一直在東洋傳承?”

“再看看黃牛角的軸頭,還有略顯粗糙的蘇工裝裱,怎麼看都不想中國收藏家的風格。”

這句話啥意思,幾老都明白——只要稍有收藏知識的中國收藏家,得到這幅畫後,絕對會盡最大可能,用最好的材料,精心裝裱,而不是這種略顯敷衍的態度。

從裝裱上一眼就知道,藏家對這幅畫的價值並不瞭解,只是找了個裝裱藝人弄了弄。二三十年代,蘇浙滬前往東洋的華人可不少,這種粗疏的裝裱藝人,並不缺。

“因此,我去查了查資料。沒想到,這位春齋先生,在東洋挺有名氣。”

“原名林春勝,本名恕,號春齋、鵝峰、向陽軒。他父親林羅山是江戶時代初期,東洋著名儒學家、朱子學者。而他自己,也是當時頗有名氣的儒學家、史學家,還世襲擔任過德川幕府的儒官,專門給幕府將軍德川家綱,講解四書五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