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豪斯岳家(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珀斯有華人,還不少,總數約三千名。大姓有兩家,一家就是常家,居住在北橋區,常慧仁就是常家人;另一家是岳家,居住在弗朗西斯街華人區。

常家和岳家,於1854年就抵達珀斯,原因與太平天國兵亂直接相關。

常大淳時任湖北巡撫,一共有三子一女,長子常集松,隨常大淳殉國;次之常豫,後加入曾國藩湘軍,建立湘軍水師;三子常吉潤,就是常慧仁的祖上,時任長江水師提督衙門幫辦,文職官員。

1852年,太平軍圍攻武漢,洞庭水師奉命迎擊,結果,久疏戰陣的清廷水師,在江面上遭遇潰敗。當時,常吉潤就在時任水師副提督嶽松奇的座船上。

水師潰敗,朝廷必然追責,而當時的長江水師提督、正紅旗人烏蘭爾已經戰死。而烏蘭爾的哥哥烏蘭泰,更是於1852年4月,戰死桂林,受朝廷追封。

一門雙忠烈,朝廷肯定要褒獎烏蘭氏。

因此,這次水師大敗的責任,勢必會落在副提督嶽松奇的頭上。

嶽松奇一害怕,就扣押常吉潤及其家人,同時裝載上岳家人和財物,打算逃到彎彎避禍。

結果,在海上遭遇風暴,內海船隻根本就扛不住外海風暴,不得不轉向沿著海岸線走,又要躲避當時實力最強大的福建水師,最終飄到珠江口附近,準備在此生根避難。

其時,福建水師已經接到嶽松奇逃亡的訊息,緊追不捨。

珠江口明顯不安全,嶽松奇與已經妥協的常吉潤商議,再往南逃。

這次,他們沒再乘坐戰船,而是“買”了一艘遠洋武裝商船,一路漂洋過海,於1954年抵達珀斯。就這麼地,常家和岳家,在珀斯落地生根。

光緒二十三年(1897),常家和岳家,也曾派人回國探望,只是國勢日衰,他們也就熄了舉家回國的念頭。時至今日,常家全族兩百多人口,而岳家人口更多,過三百人,雙雙成為珀斯當地有名的華裔家族。

至於兩家為什麼分居兩地……常慧仁沒說,不過,聽他的語氣,這兩大家族應該有矛盾。

這事與己無關,盧燦沒有深問。

既然已經熟悉,盧燦直接問道,“常老,你這書鋪中,有沒有古籍善本?我就喜好這點東西。”

“就知道你要這麼問。”常慧仁笑笑,又搖搖頭,“祖上當年離開時,屬於被羈押,哪能帶什麼古籍善本?我這潭蔭二字,也只是借用祖上之名而已,是真沒有!”

說不上失望,這才是古董古玩行的常態。

盧燦笑笑起身,“得,那我就隨便看看。”

“隨便看,看中什麼書,回頭我給你打個八折。”常慧仁抬抬手,笑了笑。

可能年齡大了不太關注新聞,又或者他根本想不到盧燦會鑽到他的小店中“尋寶”,因而,即便是盧燦報了真名,他依舊沒認出來。

這樣也挺好,清靜。

誠如常慧仁所言,他的書店中,百分之七十都是英文書籍,還有一些印度地方語言的書籍——澳洲的印度裔可不少,再次是日語漫畫和兒童不宜的畫刊,還有一部分馬來語書籍。

呵呵,打著漢語招牌,偏偏漢語書籍最少。

店中書籍,絕大多數都是舊書,新書極少,有沒有重點品類,地理位置還這麼偏……

這種開店方式,還不如去二手市場擺攤。

真的,這裡的書籍很適合二手市場——過九成的舊書、雜誌,一成不到的新書,也都是行幾年的倉庫堆積貨,他拿來當新書賣。

盧燦簡單看看,就能判定常慧仁的生意很差——有種人一輩子也學不會做生意,與年齡無關。他之所以不餓死,與做了幾十年北橋區學校華語老師,能拿一筆不錯的退休金有很大關係。

據常慧仁自己說,早年間“百年潭蔭書鋪”開在北橋區中學附近,媳婦在管理,當時生意還不錯。可惜的是,北橋中學擴建,他家租賃的店鋪被拆掉……

等他退休,閒來無事,便跑到這裡投資了這家簡易書店,權當休閒。

這麼想也就無所謂賺不賺錢。

不過,這種在外人看來毫無價值的書鋪,對於盧燦而言,還是有些搞頭的。

圍著攤位走了一圈,他的手臂上,摞著十多本舊書,跟在他身邊的田樂群和溫碧璃,兩人手中也拿著七八本,都挺有收藏價值。

盧燦挑揀出來的舊書,有不少珍貴貨色,譬如1819年英國派遣澳洲官員巴倫·菲爾德,創作出版的《澳大利亞詩歌的第一批果實》19o3年再版本;澳洲詩人亞當·林賽·戈登187o年創作出版的詩集《浪花和飄煙》的19o5年再版本;澳洲小說家馬克斯·安德魯·希斯洛普·克拉克1874年出版的《無期徒刑》191o年再版本;約瑟夫·弗爾菲19o3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如此人生》原版;澳洲著名女作家亨利·漢德爾·理查遜1932年出版的《馬奧尼的命運》原版……

常慧仁不識貨,又因為書店位置偏僻,無人問津。

如果他搬到二手書市銷售,只怕,早就被人挑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