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盧燦鑑硯(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氣韻”一詞,最先出現在評價字畫上。

評價一幅字畫的好壞,古人都喜歡用“有沒有氣韻”來衡量。

古人有關氣韻的說法很多,譬如南齊謝赫的“氣韻必在生知”,宋朝郭若虛的“氣韻得自天機,出於靈府”,卻又總不肯解釋透徹。

基本上都屬於“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或者“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久而久之,“氣韻”一說,就成為玄之又玄的東西。

其實,氣韻的解釋,更接近於“風格”和“給觀看者的感受與聯想”,再勉強一些,還可以牽扯到“畫作的特色”和“時代特色”。

後世有機構,將氣韻分為“雅氣”和“俗氣”兩種。

雅氣為上品之氣,五種,分別是雄厚氣;蒼潤氣;靈爽氣;淡寂氣;清秀氣。

俗氣自然也就是下品,又分為霸悍氣;市井氣;板滯氣;汙漲氣;草率氣;沉濁氣。

真不真的,說出來權當一樂。

盧燦聽了兩句,邁步走進辦公室,房間內除了許胖子、丁老,還有一位站在那裡不停搓手的工作人員,“丁老,阿聞,什麼情況?”

許佳聞的辦公室面積很大,許胖子見盧燦進來,連忙起身對他招招手,“維文,你來了,過來看看,這玩意問題在哪兒。不是我矯情……北山堂送來的貨,不好隨意搪塞回去。”

盧燦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是一般收藏家送來的拍品,維德拍賣現不對,可以隨便找個藉口退回去了事,哪來那麼多原因。可北山堂不同,利榮森的大收藏家名聲要不要了?北山堂作為荷里活道古玩大店的面子要不要了?維德拍賣不給出充分理由,極有可能造成兩家矛盾,以後還要不要合作?

丁歡與那位工作人員回身,看到盧燦進來,也站起身來。

“丁老,您坐。”盧燦對丁歡壓壓手。至於那位工作人員,有點面熟,叫不出名字,盧燦只好朝對方點頭笑笑,目光旋即轉向三人中間茶几上的那方硯臺。

這是一枚紫袍綠帶觀賞硯。

所謂觀賞硯,就是名稱上的意思,它本身並非用來研墨,而是放在書房用來欣賞的,偏向於奇石、玉雕的用途,只是以硯臺的形式呈現而已。

硯臺的整體色澤,為綠帶泛紫地,硯臺表面還有幾顆黃色重晶石斑點。長度約四十多公分,寬度約二十公分,厚度約三公分,偏於長方體,只有右上角帶有弧形,算是大型硯臺。

這枚硯臺的雕刻,頗見功底。

最大的一顆黃色重晶石被作者雕刻為斜陽,剩餘幾顆小重晶石顆粒,則雕琢成人字形的雁群南飛。硯臺的上部紫色,被工匠隨手處置幾刀,看起來像極了晚霞映紅的天空。硯臺中部的幾縷白絮,則被擦成浮雲印記,讓人將其想象成雲霧。底部雕刻成雲霧中的群山、高臺、樓閣,延綿起伏,巍峨雄壯。

好一幅《雲閣夕陽圖》,雕工相當不精彩!

看完整體,盧燦大概明白北山堂走眼在哪兒了——這枚硯臺的質地為頂級,工藝水平至少是國家級工美大師出手,因此,即便按照香江的現當代水平來評估,其價值也不低,又何必作假呢?

事實上,丁歡大師的眼光沒錯,它偏偏就是贗品!

不過,盧燦沒那麼早下結論,雙手將硯臺端起來,這玩意還挺沉。

松花石堅硬如玉,礦物硬度在3.o到4.5之間,主要礦物成分微晶方解石、顆粒細小(大都小於o.o1毫米)、結構分佈均勻謹實,因此非常壓手。

乾隆的《清閒口號》刻在膛口,行書,“人言難得是清閒,我略清閒輒赧顏。設使樂斯更何慮,滿招憂亦在其間。”旁邊是“三希堂”刻款。

“三希堂”是乾隆的書房名,“三希”即“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勵自己不懈追求,勤奮自勉。

盧燦又看了看四周及底部,四周修飾以蓮柄紋,不算複雜,底部則留有“乾隆五十三年賞”的年份款刻,楷書。

盧燦嘖嘖兩聲後,將這個沉重的大傢伙放回桌面。

剛才他在鑑定,沒人打擾,這會兒剛一放下,許胖子就追問道,“這硯臺……丁老說氣韻不對,我該怎麼回覆利老和袁殊?”

旁邊的丁歡,也搓了搓手,這件東西,他能感覺不對,但想要說個一二三,還真不容易。

盧燦卻沒急著回答,笑著反問道,“硯臺是袁殊師傅送來的?”

許胖子抬手指了指旁邊的工作人員,“小孫上門收的,陪他一起上門鑑定的是吳一辰吳師傅。”

吳一辰是維德拍賣公司的鑑定師,盧燦有點印象,負責雜項,真實水平,卻不太清楚。

盧燦扭頭看看站在一邊的“小孫”——事實上已經三十多歲,“孫經理說說,當時袁殊袁師傅是怎麼說的?”

這位銷售見到盧燦,有些緊張,額頭冒汗,抬手抹了抹,“盧……盧總,我……我是孫國威,北山堂兩件貨,都是我收的,我真不知道這件東西是假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