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重玄之道(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慈善拍賣,一部分人捐物,一部分人掏錢競買,都是慈善機構拉攏的物件。

盧燦也出手兩次, 一次是將關羅莎捐贈的手包買下,再轉送給她,算是給這位姑娘漲點面子。

另一次則算是意外驚喜。

明太倉崇文觀木刻《道德真經廣聖義》殘本,內容為卷三十二至卷三十五。

說是意外,其實不對。

這種名人慈善拍賣會,基本上不會出現這種古籍善本, 多數是一些紀念性的衣物箱包或者飾之類的,譬如關羅莎捐贈的手包。

那這本殘本又是怎麼回事?其實只要想想捐贈人為李民橋,就能猜到大概。

李民橋是李石朋家族第五代當家長子,今天慈善拍賣晚宴主辦人李葉慧璣的堂侄。今年剛好三十,在東亞銀行擔任投資部副總,算是年輕有為。

幾乎可以肯定,他是從嬸嬸那得知盧燦要來參加,特別拿出這件別人幾乎不會感興趣的東西,讓盧燦出手。這算是定向示好。

《道德真經廣聖義》一書,是唐末五代時期的道門領袖杜光庭,詮釋《道德經》、《老子想爾注》以及《道德真經疏外傳》等書籍的著作,是道門三十六經典之一。

太倉崇文觀,則是從宋代一直延續到明末的正一教南方祖庭,可惜,這座祖庭在清軍入關後毀於戰火。這本道經廣義,正是明弘治年間崇文觀自刻本,相當罕見,即便是殘本獨冊,也很有研究價值。

所以,盧燦在拍到這件物品之後, 特別起身對坐在第三排圓桌的李民橋,舉杯示意。

李民橋也起身回應,舉杯回禮。

許胖子看了他一眼,等盧燦坐下時,又頗為不屑的輕聲嘟囔,“這傢伙,還真會溜鬚拍馬。”

盧燦笑笑,沒理會。

不一會,有工作人員送來這本道經廣義。

盧燦開了一張五萬港紙的支票交給對方——儘管沒人競爭,肯定能撿漏,可這是慈善拍賣,這筆錢不能省。名望與小便宜之間,孰輕孰重,他還是知道的。

所謂殘本,並非指書籍破損,而是指不成套。

眼前這本殘本道門真義,有破損,但七品還是有的。盧燦一入手,先看看紙張,確實是明代竹紙, 放心了大半,隨後又翻翻內頁,典型的明代民刻本,字型粗疏,單邊欄。

東西是真品無疑。

經卷中一共有三枚印章。

第一枚是“崇文孜孜開卷明義”隸書陰文紅印。大概意思是,崇文觀的弟子,要孜孜不倦的勤修,要做到開卷明義。

第二枚是“上清外史”楷書陽文印。這是清代正一派領袖婁近垣的道號。婁近垣祖父、父親都是道士,他自幼學道,得到雍正青睞,賜其龍虎上四品提點,封號“妙正真人”,道號“上清外史”。乾隆時,他被冊封為“道錄司印務”,掌管天下道教事務。

第三枚是“震庚拜閱”。

震庚是清末著名的道教名家葛月潭的道號,全稱為“震庚道人”。此人還是相當知名的書畫家,藏書家,1934年羽化。羽化前,他坐鎮遼城太清宮。想想三十年代東北亂局,就能猜到,這本道藏經典,八成就是從太清宮流出,輾轉到李石朋家族手中。

雖然是殘本獨冊,可以不易。

盧燦的左手是許胖子,右手位是關羅莎,兩人也探頭過來看熱鬧,事實上,都看了個寂寞。

道藏經典,可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即便盧燦,也是一知半解。這本書,詮釋的是成玄英《道德真經義疏》內容,其中就有對成玄英倡導的“重(netg)玄之道”的詮釋。

盧燦挺滿意,正打算將書籍合上,就聽許胖子問道,“成玄英?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是不是和袁天罡、李淳風齊名的唐朝道士?”

這個無知的傢伙!盧燦翻了翻白眼。

其實,港中大雖然有中文歷史教育,可都是淺嘗輒止,成玄英不見於道史記載,在香江更不出名,許胖子能從袁天罡李淳風推導到成玄英,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還是與他從事古董古玩行業及香江風水興盛有關,普通人更不可能知道。

“這人可不簡單,可不是你說的風水相師那麼簡單。”盧燦低聲笑道,“成玄英的‘重玄之道’,可謂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包含本體論、存在論、方法論、修養論、心性論、意義論的完整哲學體系。他實現了相當於先秦兩漢老莊學與魏晉玄學的老莊學的第三期展。在道教偏離道家幾百年之後,他幾乎靠一己之力,在一個更高的基礎上讓道家迴歸。”

“這麼牛氣?!重玄之道又是什麼?”許胖子張張嘴沒出聲音,估計是被驚到,說話的是盧燦另一邊的關羅莎,她瞪著大眼睛,滿是驚訝。

要是許胖子問,盧燦肯定不會說,太麻煩,可美女問嘛,自然不同。更何況旁邊還有洛麗塔,以及風韻猶存的費裡瑪珂菲,青春正旺的許雪元,都將目光關注這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