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緬北格局(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第639章 緬北格局

中午,孟家的午宴非常盛大。

孟家山莊長老會的十三名長老,除了外出公幹的四位,剩餘九人全部出席作陪。

畢竟曾統治過一片土地,祖上闊過,孟族的飲食很系統,也很有特色。孟家山莊作為孟族在緬北地區最大的聚居地,自然也繼承下來部分孟族鼎盛時期的餐飲文化。

孟族汀江飯,算是盧燦最為欣賞的主食。用蜂蠟、白檀香粉等佐料,蒸熟後的米飯,拌上乾魚、辣椒絲、酸辣小菜,拌勻之後,酸辣中帶有一絲甜鮮,絕對入味。

溫碧玉卻覺得有點辣,小勺子在碗中挑著,很猶豫會不會長痘痘。

盧燦原本已經吃完飯,見她這副模樣,很自然的將她的瓷碗換過來,三兩口扒乾淨,再放下碗筷,對巴登頂父子壓壓手,笑笑道,“非常有特色,我吃撐了,各位慢慢吃。”

巴莫其實也已經吃完,出於禮節沒放筷子而已,見狀笑道,“比不上香江那種大都市,家常便飯,盧先生喜歡就好。”

“誒~~各有各的味道,我很喜歡汀江飯的酸甜……”

剛寒暄兩句,梅生走過來俯身說道,“剛才潘雲耕隊長來電話,說是……克欽的布朗森,給他打電話,想要和您見一面。”

盧燦眉心蹙了蹙。

自己走訪緬北各大家族的訊息,傳得還真是快,早晨自己動身,中午布朗森就收到訊息!

布朗森是誰?為什麼會讓盧燦猶豫?

此人自封克欽邦主席,事實上他只是克欽邦境內十多支武裝勢力中的一支,克欽軍的領,他的職位並沒有獲得老緬政府的認可,甚至連克欽地區內的其他勢力,也不認可。

如果只是這樣,見一面就見一面,沒什麼大問題。

但是,如果將克欽地區的複雜性,綜合考慮進去,是否會面,就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

此時的克欽地區,真可謂“外部勢力縱橫,內部山頭林立”!

先說外部勢力——

克欽族,源自於蒙古高原西南部陝甘川地區的“氐羌族”,約莫在七世紀,氐羌南遷,先後分化成多個西南族群,譬如中國的景頗族,又譬如克欽族。

現在的克欽邦,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屬於中原王朝的羈縻地區,明朝設木邦安撫司,萬曆十二年更是升級為宣撫司,清朝蕭規曹隨。

因此,中原王朝對克欽地區的影響力,具有天然性,基層親中思想,可謂根深蒂固。

十九世紀,英國殖民者先後動三次侵緬戰爭,更有意識地把一些軍政要職逐步讓給克耶族、克倫族、克欽族和佤族等少數民族,並挑撥各少數民族與緬族的關係,誘老緬民族分離主義的抬頭。

也因此,英國勢力在克欽等地區的上層,有著很大影響力。

十九世紀末,美國傳教士到來,走入如今的克欽山區,傳教士幫助克欽人用英文字母創造克欽族文字,建立教堂,傳播“福音”,接觸現代文明的克欽人有了民族意識。

二戰時期,美國還以克欽人為基礎組建了一支突擊隊1o1突擊隊——作戰人員基本都是克欽人,美國人擔任軍官。這隻突擊隊悍不畏死,三年時間中,消滅了將近一萬五千日軍。

1958年,克欽族依據《滾弄協議》和1947年的聯邦憲法,自決脫離聯邦。

老緬政府自然不會同意,雙方開始激烈的武裝衝突。

在最初的克欽軍中,有很多就是1o1突擊隊的老兵,這也讓美國同克欽的關係更加親密。

第四股比較強勢的外部勢力,那就是緬共背後所矗立的蘇盟。

要知道,克欽地區一直是緬共所統率部隊的活躍範圍,不多說。

此外還有多個層次低一些的外部勢力,也在時時刻刻影響著克欽地區。

譬如正在走下坡路的,建國後躲到緬北地區的kTm潰兵部隊。

五十年代有資料統計,緬北地區大約有將近兩萬潰兵。三十年過去,這些人逐漸融入當地,可畢竟還有一部分人與臺北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絡,因此,臺北在當地的地方勢力中,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力。

又譬如印度。

印度從尼赫魯時期就開始做著大國夢,常年不醒的那種。近些年來,印度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滲透,一直在加劇,緬北地區自然也不會放過。

還有老緬的鄰居泰國等等……

多股外部勢力交錯,註定克欽地區很難平靜。

如果盧燦只是一位純粹的商人,他可以不去考慮這些外部因素,但是別忘了,龍肯軍寨及龍肯翡翠礦區、邁歪金礦,這三個地方,駐紮著一支向心力較強的武裝衛隊。

這支衛隊的整理實力,在老緬,已經可以排進前五或第六的位置。

盧燦對這支武裝衛隊,有著很大影響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