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毛料化妝(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第656章 毛料化妝

羅家找出來的各色瓷器,還挺多。

此行緬北沒帶鑑定師,盧燦只能自己上手,整理出八十來件盤、碗、碟、洗、盞、託、盅、箸等各色“趴器”,還有二十多尊壺、瓶、尊、罐等“立器”。

立器中,有不少驚喜,大多是定羅寺淘汰出來的早年瓷器。

這些瓷器都是信眾供奉給寺廟的香火,由於時日久遠,或殘破或老舊,都被羅家在給寺廟翻新時置換下來。而這些瓷器中,絕大多數都是東籲王朝之前的老緬官窯器,很有研究價值。

其中更有一件清嘉慶粉彩夔龍蓮花紋賁巴瓶,典型的中原佛供器。

賁巴瓶也稱“奔巴瓶”,名稱來源於藏語,奔巴就是藏語“瓶”的意思。

口部成折腹水盂狀倒扣在上,俗稱“磨盤口”;有二個漸漸向外擴張的斜面組成;長頸,上部細,漸漸收小,然後再漸漸擴大;圓腹,外撇高圈足;整體如塔狀,腹部飾“八吉祥”紋;底足內施白釉,書“大清嘉慶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書款。

據定羅寺文書所記,這件瓷器是嘉慶四年,定羅寺開殿之前,僧侶團前往京師求高僧大德南下弘法,清朝廷專門賞賜給定羅寺的“開殿禮”。

東西很珍貴,羅家人和定羅寺不是不知道。只是,這尊賁巴壺在以前摔過,磨盤口有著較大的磕碰損,圈足部位也有一道明顯的“衝”。這種殘缺的瓷器顯然不適合供奉在佛前,因此,羅家人將其置換下來,放進倉庫。供不了佛,入博物館沒問題,因而這件瓷器,最終流入盧燦手中。

一百多件老緬的馬都八窯瓷器,足夠虎園開一場小型特色專展。

經營一家博物館,最怕的就是新鮮期過去之後的“意識上的審美疲勞”。

很多人有一種誤區,那就是“那家博物館我去過,再去就沒意思”。

其實,去過一次又怎樣?大英博物館即便去十次,只怕連百分之一的藏品,都看不完!

但偏偏這種錯誤認知,又最為普及,也最為誤導人,業內稱之為“意識上的審美疲勞”!

虎園博物館開館整三年,現在也逐漸面臨“審美疲勞”之危。

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其一是增加海外遊客的吸納率,其二就是不停的開設一些特色專場,吸引更多的本地市民。所以,虎園博物館現在幾乎每週都有特展、專展,對外開放。

瓷器挑選完畢,王大柱和阿忠倆人帶領羅家傭人整理打包。盧燦回到座位,喝了口茶,忽然意識到溫碧玉那丫頭,一上午沒見人影,這是去哪兒玩了?

人不經唸叨,他剛想到溫碧玉,院子中就傳來丫頭和另一個女孩的聲音,聽起來很興奮。

這丫頭,適應性還真強,誰都能做朋友!

沒一會,溫碧玉在羅星河的女兒羅娜飛陪伴下,出現客廳。

丫頭已經換上一套明黃色的籠基裙,上身則是白色束腰短袖T恤,頭高高盤起斜插一根玉釵,塗著亮銀色指甲油的腳指頭,夾著一雙人字拖,這是典型的緬女風格。

“阿燦哥,剛才娜飛帶我去臥佛寺,那尊瑞達良臥佛好大的,一根腳趾都要比我的個頭還高……”一見盧燦,丫頭馬上眉開眼笑地絮叨起來。

盧燦聽說過瑞達良臥佛石雕,建造於公元十世紀末,中間為躲避戰火又被掩埋了上百年,1881年被重新挖掘出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臥佛雕像,經歷相當傳奇。

見盧燦有些意動,羅星河在一旁笑笑,“盧先生,距離午餐還有些時間,要不,我領著……?”

“謝謝,不用!”盧燦擺擺手,朝簡寨大師那邊點了點頭,笑道,“等羅老撿好場子後,我和簡老一起去看看,下午還有正事呢。”

“撿什麼場子?”溫丫頭不知道賭石的事,伸手搭在盧燦的胳膊上問道。

所謂撿場子,就是將下午賭石的倉庫,整理出來。原本應該是羅星河的事,可羅家峪似乎有些不放心,自己帶人去收拾倉庫。

盧燦拍拍她的手背,“下午我向簡老請教怎麼看毛料,你不是一直好奇賭石鑑定嗎,下午也可以跟簡老好好學學。”

“請教可不敢!你家盧生,眼力犀利,可不像我,老眼昏花。”簡老連連搖手。

對於盧燦今天的一番操作,簡寨老爺子其實也蠻有疑惑的。要知道,那可是兩片礦區,如果開採得當的話,十幾二十年妥妥的,上億的資產,楊家和盧家就這麼讓出去?

簡老是緬北人,在礦山待了很多年,很清楚這些本土礦商的嘴臉,楊盧兩家讓長龍珠寶參與決標,已經算是很給面子,甚至可以說是“示好”,可讓他們直接將礦山讓出去,那是肯定不可能!

可是,老爺子又想不明白盧燦有什麼後手……懵著呢。

羅家的午餐自然很豐盛,可大家都沒將心思放在上面,連主人羅家峪也只是簡略招待一下,匆匆領著大家前往庫房。

臨出門前,盧燦對溫碧玉嘀咕兩聲。丫頭滿臉茫然,從包中翻出一支常備的油性唇膏,還有一盒掌心粉底盒以及一支眉筆,遞給盧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