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蔡家之事(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第8o1章 蔡家之事

環宇大廈辦公室,盧燦正在翻看資料,王永斌坐在對面,端著茶杯品著香茶。

眼前的檔案,是王永斌帶人從臺北收集來的有關蔡萬春家族產業資訊,以及十信案的相關資料。

不看不知道,盧燦捏著下巴,嘖嘖驚歎。

國人會藏富,著實不假!

此前,蔡家雖然在臺北頗有名氣,但在外界看來,也只是一般富豪,統稱為“有錢人”,至於怎麼有錢,有多少錢,外人就一無所知。即便是業內人,也只是知道蔡家投資的公司很多,但具體投資有多少公司,也不是很清楚。

這次“十信案”爆,蔡家亟需大華銀行資金,迫不得已,蔡辰洋將蔡家的家底全部翻出來,以便於取信王永斌,儘快拿到救命錢。

盧燦相信,眼前這份資料,應該還不是蔡家產業的全部。

即便如此,也讓他嚇一跳。

蔡家的核心家族企業以國泰集團為主,旗下分為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塑膠、國泰信託、國際海運集團、國泰利市、國信紡織、國信食品、國鼎塑膠、國鼎石油化學公司、來來飯店。

上述企業,均為蔡家直接控股的核心企業。

除此之外,蔡氏家族還將旭順食品、樹德工程、三井工程、國信電子、長洲工業、臺北鞋業、聯泰通運、理想工業、理想傢俱設計、龍鼎企業、國璽彩色印刷、來來百貨、國泰汽車工業及金閣設計傢俱等十多家公司透過股權收購等納入集團管理範圍,實現控股管理。

綜合累計,與蔡家相關的企業,足足125家,涉及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建築、廣告、塑膠、租賃、紡織、食品飲料、電器電子、工程等眾多行業。

屬於蔡家的企業固定總資產過5oo億新臺幣,企業市值過15oo億新臺幣。

盧燦又往後翻了幾頁,重點看向“十信案”資料。

蔡家起家的“第十信用社”,也就是“十信案”的爆原點,最初並非蔡家產業,而是屬於臺北市府的國有資產。從1957年蔡萬春擔任第十信用社總經理之後,這家金融機構就歸屬於蔡家管理,一直到十信案爆前夕。

將近三十年時間,這家銀行一直充當蔡家的“提款機”,為蔡家的家致富奠定基礎。蔡家在家族企業展的同時,又利用各種手段,將第十信用社私有化,進而擁有將近35%的股份。

盧燦看完資料之後,掩卷沉思許久,又感慨地搖搖頭,“老王,從這些資料來看,他蔡家不缺錢啊!怎麼在臺北連一百五十億新臺幣的貸款,都拿不到?不至於吧?”

說話的同時,他從抽屜中掏出香菸盒,自己抽出一根,又隨手將煙盒扔給王永斌,點燃之後,又將打火機遞給對方。最近一段時間壓力挺大,香菸抽得勤了點。

王永斌也沒客氣,徑自點燃香菸,吐著煙霧,“據我分析,三個原因。”

“其一,十信案的水很深,臺北的那些金融銀行,摸不透風向,不敢輕易出手。”

“水很深?不是說涉案的徐立德不是已經辭職了嗎?”盧燦對十信案也有所知,他口中的徐立德就是臺北所謂的經濟部負責人,此人存在包庇和瀆職雙重責任,已經被去職,現在聽王永斌這麼說,應該還有更深的隱情。

“現在有兩條線,往下查的話,都很可怕。一條是臺北央行的副總裁錢純,此人已經涉案,再往下查,可能會引窩案;另一條更可怕……國泰集團成立於六十年代,當時的嚴家幹,可是沒少給國泰幫忙,已經又民代要求徹查,這條線一旦查實,十信案就不是經濟案件……”

王永斌停頓了片刻,讓盧燦思考會。

嚴家幹?嘖嘖!難怪臺北金融機構不給蔡家放款,一旦成為政治事件,就不是填補窟窿的事情!

不過,就盧燦的回憶,十信案最終並沒有引強烈的政壇風暴,想來是頂層那位老了,最終把事情壓下來,也使得蔡家有了一線生機。

盧燦搖搖頭,抬手示意王永斌繼續。

“其二,臺北媒體和金融從業者,大多數對蔡家的還款能力表示不看好。”

盧燦眉頭皺了皺,輕嗯一聲,就記憶而言,蔡家後來翻身了,怎麼叫還款能力不看好?

“蔡萬春老爺子如果還康健的話,沒問題,可是,蔡老不僅癱瘓,還患有重度失憶症,也因此逃過這次十信案的審判。”

“另外,蔡萬霖和蔡萬才兩兄弟,在這次十信案中,竭力撇開責任。面對媒體和民眾的追問,蔡萬才更是曝出‘債務那麼大,還沒替他還以前,自己就先倒了,因此再是叔叔也沒辦法’的話。兩位至親叔叔都這麼說,你讓外界怎麼看好?”

“不僅如此,蔡家後人中,蔡辰男已經落跑到國內,蔡辰洲病重,只有蔡辰洋蔡辰威等三個小兄弟,可這三人在蔡家名聲不顯。所以……不能指望他們三兄弟償還蔡家的債務。”

如果按照王永斌的話,蔡家還真的沒什麼償還能力。

盧燦笑笑,再度搖頭。此時,誰能知道,蔡家小兄弟三人,個個精英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