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蛇紋石玉(1 / 2)

小說:相寶2:秘物 第728章 作者:炎宗

第839章 蛇紋石玉

銅爐這玩意,要麼禮佛,要麼祭祖,要麼焚香清心。

三者或善或孝或雅,寓意都很好。

因此,古董銅爐的拍賣行情,一直不錯,流拍的很少。

盧燦伸手探向那尊灑金香爐,正打算藉此問問休貴頭和古風的訊息。孰料,有人比他更著急,許胖子伸手將方形錦盒拿過來,嚷嚷道,“阿燦,你看看,這就是那塊玉。”

得,先看玉,盧燦收回手,轉而接住他遞來的錦盒。

盒子開啟,有一絲絲咖啡豆烤焦的那種淡淡甜香,盧燦眉頭挑了挑,還真是金香玉?

這是一塊棕褐色的玉玦。

所謂玉玦就是有缺口的環形玉飾,在商周高古時期,曾被廣泛用於耳飾,偶爾會用於頸飾,春秋戰國時期的玉玦,已經逐漸展到劍飾和衣飾,乃至於用作符節器——證明身份和地位的玉器。

這塊玉玦的尺寸在六公分左右,雙勾陰線蟠虺(音盤會)紋,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常用的蛇紋。在玉闕處,有一小塊黃豆大小的深褐瘢痕,那是血沁。

“需要戴手套嗎?”盧燦探手做勢欲拿,同時對許盛文笑笑。

玉器、銅器這類硬性物件,鑑定時通常不需要戴手套,戴手套反而容易滑手,但架不住有些人講究,故而盧燦問了一句。

許盛文在煮茶,抬手笑笑,“嗨!沒那麼多事,您直接上手!”

玉珏入手,表皮微涼,大拇指和食指交叉捻了捻,有明顯的拉手感,厚度在兩個,雙勾陰線很深。又對著窗戶方向的光線照了照,玉珏的透明度還不錯,表面有蠟光,內部有裂,成團的絮狀物很多,顆粒粗大。

正如丁老所鑑定,這枚玉珏是古玉。

準確說是宋仿春秋玉器,然後又被埋入墓中,大約在百十年前,被人挖出來,成為傳世玉。

至於品質嘛,著實一般。

盧燦又聞了聞,剛才自己手搓的地方,有著淡淡的咖啡豆香味。

“用鹿皮擦,香味更濃!”許胖子很喜歡這塊玉玦,遞過來一小塊拋光用的鹿皮。

其實不用再擦,盧燦已經知道這枚“金香玉”的底細。

不過,礙於許胖子的面子,他還是用鹿皮在玉玦表面擦拭起來,果然,香味要比剛才濃郁。

將鹿皮攤在桌上,又將玉玦擱在上面,又從桌上的紙盒中抽出一張衛生紙,擦了擦手指後,這才微笑道,“東西不錯。”

許盛文斟茶的手一抖,抬頭看向盧燦,在鑑定行當,這話可不是什麼好話!

許胖子同樣一愣,欠身往盧燦這邊靠,“看明白了?說說唄!”

許盛文趁機笑道,“說說,這東西我也是圖一稀奇,以前沒見過,盧老闆給我上上課。”

語氣雖然客氣,其實還是對盧燦剛才的話,微微有些不滿。

“上課不敢當,那……我就說說……”盧燦將衛生紙揉成一團,捏在手中,雙手架在茶桌上,給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先來了一句,“這是一塊宋仿春秋玉珏,這一點,沒疑議吧?”

原本盧燦以為這條觀點應該沒什麼爭議,可是,有人有疑議!

在玉器鑑定方面,盧燦可謂得天獨厚,既有兩輩子的學習,又有上一世地質大學的專業底子,還有家中的各類玉器經營,所以,他絕對是大家,甚至過丁歡丁老。

可是,這一在他看來很容易鑑定的結論,對於其他人而言,是個級難題。

許盛文眉頭一皺,盧燦的第一句話,就有些讓他不快——在他看來,這塊玉應該是春秋戰國玉。

挑了挑眉,許盛文笑問,“盧老闆給說說,為什麼說它是宋仿春秋?”

盧燦原本想要在這一問題上略過,看樣子還得說。

他伸出三根手指,“三個方面,玉材的處理,玉珏的陀線,還有血沁的沁入程度。”

“春秋戰國時期,制玉工藝已經比較成熟,但是,基於工具的鋒銳程度不足,想要處理玉材,往往先過一遍火,也就是燒玉。這樣一來,高古玉器的表面往往都有一種磨砂的感覺。”

他抬抬下巴示意那枚玉珏,“這枚玉器沒有。”

這一條理論不足以支撐完整的鑑定,他接著說道,“從高古時期的春秋戰國,到中古時期的宋朝,制玉的基本工藝沒怎麼變化,都是坨玉,但是,器材已經有很大的飛躍,這也出現了高古玉與宋代制玉的明顯差別,那就是宋玉的陀線很深,而高古玉的陀線相對較淺,這就是工藝上的區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