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伐魏

小說:大秦將魂歌txt 作者:望望雪炳

光陰似箭,時光如梭,不知不覺,三年時間匆匆而過,到了莊襄王執政的第三個年頭。

“陛下,經過三年休養生息,府庫物資充盈,將士們摩拳擦掌,渴望立功,是時候攻打六國了。”朝堂之上,蒙驁又一次提議對外用兵。三年前,蒙驁準備攻打趙國,可趙國適時送還趙姬母子,秦國再去攻打,總覺得有些說不過去。邯鄲之戰,秦國損兵折將,現在趙國中樞,有廉頗坐鎮,又有李牧輔佐,硬骨頭不好啃。趙國北方攻打匈奴的那場戰役,蒙驁或多或少聽到了風聲,認為李牧不那麼好對付。內心深處,蒙驁不願意去攻打趙國。

莊襄王登基後,呂不韋主政,秦國對外攻伐的步伐明顯緩了下來,尚沒有生大的戰事。沒有戰爭,就沒有軍功,蒙驁代表著軍方,知曉戰士們內心的渴望。

“蒙老將軍的提議,丞相怎麼看?”莊襄王很聰明,把皮球踢給了呂不韋。作為君主,廣泛聽取臣子們的意見,輕易不作最終決定,這是朝堂廷議的慣例。

“昭襄王時期,秦國幾乎年年有戰事,雖說勝多敗少,可卻損耗了秦國的國力,打下的土地,很多都不能守住。長平之戰為爭上黨而起,但現在,上黨之地並沒有在秦國的版圖裡。”呂不韋臉色平靜,古井不波,心裡卻不願意蒙驁領兵出征。成為丞相後,呂不韋深知自己根基淺薄,一直在運營自己的勢力,數次向蒙驁示好,希望能獲得軍隊的支援,但蒙驁、麃公、王齕幾個老資歷的將軍,不為所動,暗中抵制呂不韋向軍隊的滲透。趙姬母子回國後,除了蒙恬偶爾進宮陪嬴政練劍玩耍,蒙驁、蒙武卻躲得遠遠的,不願意介入朝堂上的政治鬥爭。“長平、邯鄲之戰後,秦國已經引起了六國的警惕,無論攻打哪一國,勢必會導致山東六國新一輪的合縱。”

“丞相此言差矣!”麃公出生反駁道,“邯鄲之戰後,燕國趁機伐趙,反倒損兵折將,兩國仇怨頗深,不會輕易和解。自樂毅破齊之後,齊人心氣已失,坐看楚國蠶食魯國,故齊人不足慮。楚國地處南方,現楚王年邁,太子未定,春申君輕易不會離開郢都。缺了燕、齊、楚,三晉合縱,不足為慮。”

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一流的政治家中,有一流的軍事家,而一流的軍事家中,亦不乏一流的政治家。蒙驁、麃公、王齕征戰多年,經歷了宣太后、昭襄王、孝文王時代,多次廷議過後,眼界變得更加開闊。對各國局勢的把握,或許沒有職業縱橫家那麼準確,卻足夠制定一個妥善的軍事計劃。

蒙驁來自齊國,呂不韋來自衛國,兩人都是在秦國的客官,多少還給對方一些情面。麃公則為地地道道的老秦人,在秦國軍功體系中,一步步獲得今天的地位,心裡根本不懼呂不韋。

幾個老傢伙,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看你們還能折騰多久?呂不韋很有城府,麃公的話,讓他很難堪,面上卻沒有什麼表示。軍隊是老秦人的天下,朝堂卻是充斥著六國之士,明裡暗地,雙方或多或少的有些矛盾,只是秦國國勢蒸蒸日上,國君並不昏庸,雙方的合作才沒有齟齬。呂不韋心裡清楚,幾個將軍都決定出兵的話,沒有秦王的支援,他根本阻止不了,接下來,就看莊襄王如何決定了。

“蒙老將軍,這次我秦國出兵,當攻打三晉之中的哪一國?”丞相、將軍意見不一致,麃公甚至懟了呂不韋一番,莊襄王沒有絲毫的不高興,反而輕鬆不少。如果他的將軍們,在朝堂上附和呂不韋的意見,莊襄王可就無法安坐釣魚臺了。

“魏國。”蒙驁略一沉吟,迎著莊襄王探尋的目光,道出了秦軍攻伐的目標。

“魏國?為何不是實力最弱的韓國?”武將行列的末尾,張唐現呂不韋的目光飄過來,不得不出聲詢問。張唐資歷尚淺,本來不想言,但既然投靠了呂不韋,卻要有所表示。就算不能阻止蒙恬伐魏,也要上點眼藥。秦國朝廷,早在惠文王時期,就有攻滅韓國的聲音,張儀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秦國的不斷攻伐下,韓國國勢日衰,早已成為了戰國七雄中最為弱小的一個,秦國國內滅韓的議論塵囂日上。

“對呀,柿子都撿軟的捏,為何不選擇進攻韓國,甚至滅掉韓國?”

“戰國七雄並存的局面實在太長,韓國的國土僅剩一隅,當不起七雄之一的名聲,是時候攻滅韓國了。”

“以韓國的實力,我秦國可一戰而下。”

······

張唐一開口,朝廷中的滅韓派,紛紛站出來,列出各種理由,要求先滅掉韓國,吹響秦國統一天下的號角。這個局面,呂不韋沒有想到,丞相府呆了三年,他心裡十分清楚,秦國這個時候表面看起來強大,內裡卻有些虛弱,只是山東六國被打怕了,沒有現秦國的國力大不如前。主張滅韓的人,屬於秦國的激進派,希望秦國早日總動員,加快統一天下的步伐。呂不韋深知戰爭打的是國力,主張穩紮穩打,靜等秦國恢復實力,再大規模的動統一戰爭。

“我倒要看看,蒙驁、麃公、王齕這幾個老頭子,會怎麼應對?!”呂不韋不贊同立即滅韓,但他卻神神在在,形似假寐,任由激進派勾畫美好藍圖。

“好啦,大家都別吵!”朝堂上議論紛紛,人聲鼎沸,成何體統,莊襄王制止了大臣們的爭吵,轉向蒙驁,問道,“蒙老將軍,你給大家說說?”攻滅韓國的提議,莊襄王心裡多少有些心動,自己在位三年,就能夠攻滅韓國,那攻滅魏國還會遠嗎?要知道,自惠文王滅巴蜀之後,秦國再沒有滅國之舉。昭襄王時代,徹底征服了義渠,但義渠只是鬆散的遊牧民族,與攻滅中原諸國比起來,沒有什麼榮譽感。

“諸位說得不錯,山東六國中,韓國的實力最弱,正因為韓國的實力最弱,才不能滅掉韓國,最好是不斷的削弱它,等時機成熟的時候,韓國就會像熟透的桃子一樣,自然而然的落到我秦國的手裡。”蒙驁環視著朝堂上的同僚,目光炯炯,聲音洪亮,擲地有聲。“現在攻滅韓國,只會起到打草驚蛇的效果。山東六國,唇亡齒寒,韓國滅亡教訓在前,六國就會一心合縱。況且,韓國背靠趙國、魏國,貿然滅韓,趙國、魏國兵相救,秦軍的側翼得不到保障,很可能會重演邯鄲之戰的結果。”

“那老將軍為何主張伐魏,而不是伐趙呢?”

“趙國有名將廉頗主持軍事,李牧用心輔佐,平原君居中協調,信陵君出謀劃策,趙人的單兵戰鬥能力,不遜於秦國,貿然伐趙,很難取得戰果。可魏國不一樣,魏王昏庸,沒有會打仗的名將,唯一有帥才的信陵君,卻受到魏王猜忌,甚至不敢回國。所以魏國才是最適合攻伐的物件。”

“這次伐魏,如果能打通與陶邑的通路,就能讓陶邑和秦國本土連成一片。”蒙驁說完後,王齕補充道。

五國伐齊的時候,秦國獲得了陶邑,後來作為穰侯魏冉的封地。陶邑四通八達,商業興旺,人民富裕,可惜卻是一塊飛地,秦人想要充分利用陶邑的財富,勢必要打通通往陶邑的通路,而魏國正好擋在了秦國和陶邑中間。

“既然如此,這次出兵,就攻打魏國吧!”莊襄王按捺住滅韓的誘惑,同意了攻打魏國的軍事計劃。或許,短時間之內,不能收穫滅國之功,可只要蒙驁的計劃能夠成功,韓魏兩國,遲早會落到秦國的手中。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