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前往大梁(1 / 2)

小說:大秦將魂歌txt 作者:望望雪炳

春耕結束後,秦軍人力資源緊缺的局面,暫時得到些許改善。

秦軍之中,公認的擅長指揮騎兵部隊的兩名將領,分別奔赴了不同的戰場。

剛剛升爵為右更不久的李信,再次領兵,前往秦楚邊境的南郡。李信帶的兵馬不多,防守有餘,進攻的力量則不足。

感受到秦軍咄咄逼人的態勢,楚王負芻再也不能無動於衷。三晉滅亡之後,秦軍沒有後顧之憂,勢必會大舉對楚國用兵。

權衡再三,負芻決定派兵主動出擊,攻打秦國的南郡,分散秦軍的兵力。

只有魏國支撐得越久,才越能消耗更多的秦軍有生力量。

“王賁將軍鬧的是什麼鬼,將軍身為堂堂左更,卻要護送這個韓國人前往大梁?!”

函谷關外,通往中原之地的官道上,一隊秦軍正護送著一架結實的銅馬車,緩緩而行。當中的幾位騎士,騎著高頭大馬,精氣神十足。蒙豹驅動胯下的坐騎,緊緊的跟在蒙恬身邊,口裡著牢騷。

“兵家之勝,不可先傳。少上造用兵,豈能讓你輕易看出來。”

王氏、蒙氏帶兵多年,立功不少,私下裡,雙方兵馬頗有些互相爭競的味道。常在蒙恬手下從軍的蒙豹、蒙虎等人,對王翦沒有什麼可說的,可對王賁,卻非常不服氣。

蒙恬沒有理會蒙豹的無禮,而是轉頭打量著行軍隊伍中間的銅馬車,兩匹健碩的戰馬,並驅而行,穩穩當當。車壁兩邊的小窗戶,有布幔遮擋,看不清裡面乘客的表情。

車裡面的人,應該很重要。

許多士兵心裡這樣想著,只是裡面就是何人,他們卻並不清楚。

“王賁上書嬴政,指明要求鄭國前往大梁,難不成王賁真的要水攻大梁?”

得到護送鄭國前往魏地的旨意,蒙恬心裡一驚,頓時有了一股不好的預感。

鄭國是誰?

韓王派鄭國入秦,勸說秦王修建關中的水利工程,想要疲敝秦國的人力物力,拖延秦國對外用兵的步伐。嬴政廢止逐客令後,沒有追究鄭國間諜罪的罪行,而是任命鄭國為都水丞,繼續完成鄭國渠工程。

說起來,這裡面還有蒙恬的功勞。蒙恬審問鄭國的時候,特的考察了鄭國設計動工的工程。鄭國堅守了一個職業工程師的良心,沒有故意給秦國設計一個根本完成不了的工程。

修建完成鄭國渠後,關中良田四萬畝,年年豐收,無水寒災害,這些好處看得見,摸得著。

秦國君臣上下,對鄭國的水利知識,佩服得五體投地。

燕國戰事結束後,王賁領軍圍攻大梁,久攻不下,這個時候要求呼叫鄭國,意圖可謂是相當明確了。

大梁城經營百年,城池高大堅深,儲備充足,乃是山東六國數得著的大都城。很難想象水攻這樣的大都市,工程該多麼浩大。

王賁能想到水攻大梁的辦法,絲毫沒有什麼奇怪的。

回過頭來,蒙恬望著東邊大梁城的方向,心中尋思著,如何攻取大梁城,信陵君不是早已給後來者指出了一條明路嗎?

大梁若下,必以水戰。

信陵君活著的時候,曾經上書魏安厘王,不可過分迷信大梁城高大的城牆,便利的補給系統。

魏惠王營建大梁城的時候,不可謂不用心。大梁城不但城大牆高深,周圍還有縱橫交錯的水網,既是補給大動脈,也可以有效阻擋敵人的攻勢,是以數百年來這動靜平衡,剛柔相濟的防禦體系很讓每一支攻打過大梁的軍隊頭疼。

時過境遷,秦國百年來不斷攻打魏國,魏國失去了大部分國土。死守大梁,沒有外部援軍,大梁的脖子上如同掛了絞索,嚥氣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信陵君精通軍事,洞察到秦軍兵臨城下後大梁城的危險局面,才不斷的提醒魏安厘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