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拜見韓非(二)

小說:大秦將魂歌txt 作者:望望雪炳

“我知道,秦國攻滅韓國,韓子心中耿耿於懷。入了學室,故意改變生活習慣,晚上活動,想要消耗秦國的燈油。只是,僅憑韓子一人,又能消耗多少,不過是秦宮中少點一盞銅燈罷了。”

韓非乃是法家集大成的人才,文筆一流,論證有力,著述頗多,非常高產。另一方面,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韓非的才氣,主要在於著述,口頭上的辯才和施政之才,就差得很遠。

可以說幾乎沒有。

“韓子心懷故國,可又主張天下歸一。韓子捫心自問,要想實現天下歸一,韓國長存,那韓國可有變法圖強,北攻燕趙,南伐楚國,東滅魏齊,西吞秦國的能力?”

“當今天下,七大戰國,除了秦國,還有誰有能力兼併天下?”

韓非晚上正常活動,白天本來是補覺的時間。蒙恬前來,沒有等他休息好再進來。這個時候,韓非睡眼惺忪,頭腦昏昏沉沉。蒙恬的話,似乎帶著某種異樣的魔力,不住地向他腦海裡鑽去。

“你說的出錯,韓國確實沒有實現兼併天下的可能。”

韓非師從荀子,學成歸國後,滿腔雄心壯志,意氣風,一心實現李悝、吳起、商鞅的功業。

那時,韓王安聽了韓非的變法主張,口裡稱好。韓非等來等去,韓王安卻沒有任何實質舉動。

現在想來,年輕時候的主張,實在過於理想。

一國變法成功,談何容易。不僅需要內部的變法意願,老練的變法家,耐心的國君,更需要安定的外部環境。

韓國地處天下通衢之地,列國必爭。秦國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韓國強大起來,脫離掌控,只要一場戰爭,韓國不管怎麼變法,成功終將付諸流水。

“《六韜》中有言,天下,非一國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天下七大戰國,韓國為一,何其小也。韓子不心懷天下,而心心念念不忘存韓,格局不可謂不謂小。”

前世的時候,蒙恬最討厭別人拿格局來說事。面對歷史上的一代大家,說他格局太小,蒙恬似乎有些明白,口口聲聲說格局,可是成功者的專利。一個混得忒不如意的人,如果對著別人說他格局小,誰會聽他的。

蒙恬身為秦國大將,領兵伐韓攻趙,攻滅楚國,足跡遍佈大半個中國,胸中懷有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說韓非格局小,一點也不為過。

中國大歷史的趨向,自秦國掃滅六合後,乃是對統一的孜孜追求。

“如今天下歸一,秦國國號未變,但秦國不會是以前的秦國,而是一個全新的家。新的國家,需要新的尊號,新的治理制度,韓子胸中自有溝壑,難道不想投身進來,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留下自己的印記?”

中國的說法,早在西周初年,便已產生。周武王率領八百諸侯,趁著商軍主力攻打淮夷,朝歌空虛,攻滅商朝。勝利過後,周人慶功,冶煉大批的青銅器,上刻銘文,記載此事。

銘文寫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

《尚書》中,同樣記載周成王追述往事的話“皇天既會中國民越厥疆於先王”。

先秦時期的古人,腦海裡已經深深的刻上中國的觀念。蒙恬的內心,“中國”二字更是具有特殊的意義,從他口裡說出來,鏗鏘有力,帶著強烈的感染力。

“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韓非的目光中,閃動著異樣的神采,口裡不住的呢喃。

是啊,戰國以來,法家之士,奔波於天下,遊說國君,變法圖強,不就是為了徹底結束中國戰亂的局面嗎?

李悝身為魏人,趕上一代明君魏文侯,得到重用,成功變法。

吳起出自衛國商賈之家,存著“不為卿相,誓不還家”的心志。晚年遠走楚國,主持變法,何其壯哉悲哉。

商鞅乃是衛國庶公子餘脈,早年投身魏國相府。不忠於魏,只為實現心中變法之志。

上天對韓非,有些不公,讓他出生於韓國王室之家,給了他愛國情懷的羈絆,不能如先輩法家之士,輕裝上路,投奔他國。

太陽漸漸的偏轉向南,登上天空的高處。陽光順著開啟的大門,照射進有些昏暗的房間,驅散裡面的涼意。

韓非偏轉過頭,望著耀眼的陽光,心中驀然升起一陣暖意。

秦國攻滅韓國,並沒有在韓地製造太多殺戮。韓國的宗室公子,只要不與秦國為敵,做一普通富家翁,綽綽有餘。

亡其國,存其身,這樣的結果,已經算是相當不錯。

韓國當年攻滅鄭國,數次大戰,流血不可謂不多。

“蒙將軍,我倒覺得,你不去研習縱橫之術,當真浪費了你的這張口。”

韓非喝了一口水,稍稍打起精神“你今日前來學室,不知所謂何事?”

見韓非不再一副找死的模樣,蒙恬沉吟著,仔細斟酌語言,向韓非介紹朝會上議帝號的情況。

“泰皇?古有泰皇,那也是曾經有過的,不好。”

聽到秦國群臣認為“泰皇”最貴,韓非連連搖頭。

“那群儒生,讓他們吵架還行,議事,能議出個什麼東西來。”

韓非毫不掩飾對儒家的鄙視。在他的著述《五蠹》中,更是明確寫道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儒生言必稱古,議事則從堯舜禹說起,比較則以湯武之道。大王徵召他們為博士,以後可有好受的。”

“以韓子看來,大王需要進位什麼尊號為好?”

蒙恬趕緊阻止韓非繼續說下去。俗話說,文人相輕,法儒兩家,互相看不對眼,真損起來,得等到太陽下山。

蒙恬打定主意,韓非這樣的人,可為智庫,不能為幹才。

思想太過偏激,口頭不留情。

“古有三皇五帝,三皇的傳說,太過虛無縹緲。五帝的功業,多為後人穿鑿附會。世道時刻變化,古未必如今,今則易勝古。以吾觀之,莫如取‘德過三皇,功過五帝”之意,並而取之,稱為‘皇帝’······”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