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齊國不救援(1 / 2)

小說:大秦專屬歌曲 作者:望望雪炳

秦國商鞅變法後,國力迅增強。到惠文王繼位的後期,秦國的霸主之勢,逐漸顯露出來。

天下戰國,七雄並立,只有東邊的傳統大國齊國,才有與秦國並駕齊驅的態勢。

很多人以為,秦國擊敗魏國,奪回河西之地,純粹是因為變法的緣故。

其實魏國經過文侯五十多年的勵精圖治,魏武侯二十多年的開拓,即便變法之後的秦國,要想擊敗魏國,很可能會拼得兩敗俱傷。

秦國能擊敗魏國,更多的是佔了齊威王、齊宣王在位的時候,齊國兩次大敗魏國的光。

齊閔王在位,齊國積極向外開拓,東攻三晉,南攻楚國,滅亡宋國,好不風光。

正因為齊國有這樣的實力,秦昭襄王想要稱帝,才拉上齊閔王,一起尊奉帝號。

正可謂盛極而衰,齊閔王太過崇信力量,行為恣意妄為,不懂得外交聯合,平白樹立太多敵人,幾乎把六大戰國都給得罪了一遍。

燕昭王組織五國伐齊,齊國招架不住,差點亡國。

戰後,趙國奪取齊國大片土地。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一生的戰功,很大一部分,就是孜孜不倦的攻打齊國。

齊國向南攻取的淮泗之地,重新回到楚國的懷抱。倉惶逃亡的齊閔王,死在楚將淖齒之手,屍體掛在城門上示眾。

五國伐齊,齊國破敗,不僅極大的損耗齊國的國力,更是在齊人的心裡留下難以磨滅的恥辱。

每當想到,一國之君,遭受那樣赤條條的恥辱,齊人的心裡面,就很難平靜。

秦趙長平之戰的時候,趙國缺糧,國內連粟麥都收不上來。趙國派出使者,向齊國借糧,開出的條件不可謂不優厚。

齊國拒絕借糧給趙國,既有掌權的君王后缺乏戰略眼光的原因,更重要的,則是趙國參加五國伐齊,齊人痛恨趙國。

戰國後期,齊國奉行保守的國防政策,拒絕救援趙楚等國,恰恰反映了齊人的這種心理。

如果說,齊人痛恨趙國,那麼,對於楚國,齊人則是切齒之恨。

秦末,各地叛亂,其他五國舊地的諸侯,尚能堪堪團結,一同對付秦國。

只有齊國表現得非常奇葩,迎著腦袋,跟項梁對著幹。

明面上,田榮藉口項梁包庇田假,不願兵,內心深處,卻是田榮不願意接受出人的領導。

項羽此後伐齊,在齊地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後世的人,說項羽一貫殘暴。不過,蒙恬倒有些瞭解項羽的行為模式。

畢竟,齊楚兩國的人,相互看不習慣,由來已久。

“齊國人深恨楚人殺害齊閔王,更何況,當今齊王建,乃是齊閔王的孫子,在感情上,他不會援助曾經的仇敵楚國。”

仔細分析過齊國的情報後,蒙恬堅信,楚人找齊國借糧,多半會無功而返“頓弱現在擔任秦國使者,常駐齊國,結識了不少齊國大臣。有頓弱出面,楚國使者,不會是頓弱的對手。”

嬴政統一天下的領導班子中,頓弱的名聲不顯,在史書上幾乎只留下了一個名字,甚至沒有一篇傳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