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分封之議(二)

小說:大秦專屬歌曲 作者:望望雪炳

秦國朝堂上的郡縣與分封之爭,在史書上只有寥寥幾筆,頗為平淡,但內裡的波瀾,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

郡縣制,分封制,反反覆覆,直到唐代以後,中國人才普遍接受,郡縣制優於分封制。即便如此,明代朱元璋建國後,仍然分封九個兒子為藩王。

千年的爭論,匯聚於秦國朝堂,爭論何其激烈。

“昔者武王伐商,分封諸子宗親為諸侯,拱衛周室。今者陛下諸子,年紀漸長,外鎮燕、齊、楚偏遠之地,為陛下分憂,何其幸哉!”

左丞相馮去疾沉吟良久,開口附議王綰的奏議。

秦國兼併六國後,除了學習周武王,分封諸子為王,尚沒有其他可以借鑑的經驗。順著前人的路走,總不會錯。

“臣附議。”

御史大夫馮劫、郎中令常頞、內史麴騰、奉常孟建、太僕何射虎、衛尉呂恢、少府陳馳等諸多大臣,齊聲出言,支援王綰的奏議。

“陛下,燕人自傲,齊人狡詐,楚人剽悍,守尉恐不能制。唯有置王,大軍坐鎮,方能震懾當地人心,使之不能逆反之心。”

宗正樗裡矜強忍著內心的激動,斟酌著言辭,向嬴政請奏。

分封諸子為王,以樗裡矜為的秦國宗室,舉雙手雙腳贊成這樣的提議。

嬴政的子女不多,兒子女兒總共才二十人,公子只有八人,剩下的全是公主。按諸夏傳統,尚沒有女子封為諸侯。山東六國故地這麼大,封邦建國,除開嬴政的公子,秦國的宗室公子王孫,或許有封王的機會。

大殿內坐著的秦國宗室,一個個內心狂跳,飽含熱切的目光,不約而同的瞥向嬴政,期待他說出一個“可”字來。

“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天下初定,人心不齊,心不向秦,陛下誠能封諸子為王,外鎮遠藩,內懾強臣,社稷定能長存也。”

淳于越抬起頭來,目標悄悄的打量著秦國宗室,心裡尋思著,這裡誰會得封齊王呢。

“臣附議。”

這一次,博士們難得的保持了一致。

秦國兼併天下,列國消亡,諸侯不存,習慣了周遊列國計程車人,感到非常不習慣。秦國徵召天下博士,奉養在咸陽,又能有多少人。

可一旦天下分封諸侯,情況就不一樣了。

在秦國過得不如意,士人可以投靠諸侯王。得到諸侯王的賞識,日子同樣能過得滋滋潤潤。

以春秋戰國的歷史來看,山東的文風較盛,秦國的公子王孫,到了封地,必定因襲當地風俗。想著能成為諸侯王的座上賓,獲得子夏、段幹木那樣的榮耀,博士們的心裡面很激動。

杜陵、胡鰓等人,雙手撐在大腿上,努力的穩住身形,盼望著王綰的奏議能得到嬴政的認可。

分封諸子為王,不僅僅是公子王孫受益,秦國關中所有的有爵者,或許能擺脫有爵無職的尷尬局面。在座的爵二代們,或多或少都與秦國的公子們相識,不少人還與公子們存在聯姻。

公子就國,諸侯國內,一應職位,對應咸陽,一個不少。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丞相、御史大夫、郎中令······

這麼多的官職,需要有人去就任。秦國的有爵者,近在關中,人在咸陽,近水樓臺先得月,不能成為秦國的重臣,位列諸侯王的朝堂,也是不錯的選擇。

競爭不過匯聚到咸陽的賢人,難不成,還不能得到諸侯王的賞識?

蒙恬轉動著眼珠子,眾人的激動,他放在眼裡,心內著實驚歎。

若是按照後世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封王可是符合大部分的心願。現在進行舉手投票的話,嬴政絕對會成為少數派的代表。

武將行列,楊端和、辛勝頜下的鬍鬚,微微有些顫抖,掩不住內心的激烈波動。

秦軍攻伐天下,楊端和、辛勝效力於王翦麾下,沒有獨當一面,立下攻滅戰國的功勞。論功,他們不及老資格的王翦,也不及後起的王賁、蒙恬。論功行賞,能得封倫侯,已經心滿意足。

不過,諸公子如果能夠封王,楊端和、辛勝暗自尋思,他們或許能夠封為徹侯。

周武王分封八百諸侯,除了周室宗親,還有呂公望這樣的外姓功臣。秦軍將領,論資歷功勞,王氏、蒙氏兩家,都不算小。

王氏、蒙氏三代為將,為秦國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很有可能封王。他們封王后,徹侯的空位留下來,就能輪到楊端和、辛勝等將軍。

蒙恬微微偏轉腦袋,悄悄打量著王翦。

王翦傴僂著身子,眼睛半睜半閉,全然沒有理會大殿中的爭論,似乎快要睡著了一般。

軍方第一人沒有言,大殿上的秦國將軍們,自然不敢放肆。軍隊之中,最重尊卑等級。

王翦如同一座高山,他靜靜的坐在那裡,就能鎮住身後的楊端和、辛勝等人。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吸取了白起的教訓,王翦這一輩子,會打仗,更會明哲保身。嬴政的意思沒有明確之前,王翦斷不會表露自己的想法。

王翦不動,蒙恬心裡更加安然,他也穩坐釣魚臺,靜靜的欣賞廷上的爭論。

眾臣之中,只有廷尉李斯、典客姚賈、行人頓弱,老老實實的跪坐在一旁,不一言。

頓弱剛從齊地回來不久,年歲大了,正準備乞骸骨歸,不願意摻和朝中之事。

姚賈出身低下,父親為魏國監門,年輕時落魄到犯下盜竊的案底。投奔秦國後,他得到嬴政賞識,扮演陳平這樣的角色,行賄諸侯,收買敵國降臣。他的榮華富貴,來自於嬴政。這一生,恐怕不會到諸侯王的朝廷。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李斯明面上不動聲色,內裡卻是心念急轉陛下的心意,到底為何?

自夏禹傳位於啟以來,國君之位,父死子繼,已為常態。做父親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又富又貴。

嬴政貴為皇帝之尊,封公子為諸侯王,散枝天下,不過舉手之勞,何其易也。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