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南陽

小說:大秦軍魂歌 作者:望望雪炳

“蒙恬,你是說,我軍可以順勢奪取南陽之地?”

洛邑的秦軍大營,王翦聽完蒙恬的構想,不由得大吃一驚。

此次秦軍出兵的目標是攻滅東周國,沒有攻打韓國的計劃。與其他秦國的將軍不一樣,王翦性格謹慎,不會輕啟戰端,無端擴大戰事。

“將軍,你看,南陽剛好處在三川郡和南郡之間,阻斷了兩地之間的交通,只要拿下南陽之地,三川郡、南郡連成一片,不僅能更好的防範楚國,還能為以後伐楚建立穩固的後方保障基地。”

會打仗的將軍,並不一定是卓越的戰略家。王翦的才華,更多的是在於戰術方面。確立一個戰略目標後,王翦可以完成得相當漂亮。至於戰略的構建,其實並不是王翦所長。

蒙恬小時候得了蒙驁的教導,長期呆在秦國中樞,接觸的資訊多了,會從戰略上考慮問題並不奇怪。可以說,這個時候的秦國戰爭,謀劃於廟堂,根本沒有前線將軍們置喙的餘地。只有確定征伐的目標後,才會詢問將軍們需要多少兵馬。

王翦這個時候功績不顯,朝堂之上尚沒有他的位置,也就沒有考慮那麼深遠。

“樊於期叛亂消耗了不少物資,打下東周國後,清點過後,獲得的物資不能彌補軍用。”王翦搖了搖頭,顯然不願意自作主張,“這個時候攻打南陽,只怕後勤接濟不上。韓國雖國小敏弱,但城池堅固,器械先進,至少需要二十萬人馬才可能成功打下南陽之地。”

秦國數次征伐,佔有了少部分南陽之地,知道攻打堅城的困難。南陽之地的宛城,韓國的第二大城市,守兵不少,內有大量屯糧,短時間之內輕易攻克不得。

“或許,我軍不需要真正去攻打,孫子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蒙恬記得,歷史上,秦軍攻打南陽之地,沒有花費多少力氣,屬於典型的軍事訛詐。“我軍攻佔洛邑後,對韓國的新政形成了威脅,趙國平原君新喪,魏國新君即位,楚國剛剛打敗,正與我秦國議和,韓國沒有援軍。我軍只要作出攻打新鄭的態勢,再派遣一說客,遊說韓王,沒準兒韓王會把南陽之地割讓出來。”

有這麼容易?內心深處,王翦不相信憑著一張嘴就能獲得南陽之地。這也是為什麼秦人討厭縱橫之士的原因,花言巧語,獲得的功績掩蓋了將軍們的榮耀。

“將軍,不試一試怎麼知道呢?”見王翦有些不信,蒙恬繼續說道,“如果不行,我們就撤軍,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端和,那監軍回去了嗎?”沉吟了半晌,王翦突然問道。

“打下洛邑後,他挑了幾個宮女,帶著人回咸陽去了。”楊端和回答道。

軍中規矩多,嫪毐呆不習慣。東周國甫一攻下,嫪毐便急不可耐的迴轉咸陽。反正他往軍營走一遭,軍功少不了,趙姬要封他為長信侯,也就能堵住秦人的嘴巴。

好好的一場仗打下來,王翦盡心謀劃,功勞卻被嫪毐分去不少,想想心裡都有些氣悶。如果真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南陽之地,王翦的功勞就再也沒有人來搶奪。這麼多年來,王翦是被冷落怕了,想想年紀不小了,再不能得到大王重用,以後只怕就沒有機會了。蒙恬年紀輕輕,迅成長,將來還是年輕人的天下啊!

如果蒙恬知道王翦在擔心什麼,只會啞然失笑。嬴政青睞法家思想,很認同軍功爵制度,趙姬橫插一腳,封了嫪毐為長信侯,嬴政心裡卻會覺得有些對不起領軍的主將。等王翦回到咸陽,嬴政少不得會親自安慰一番。一席長談下來,王翦身上的塵泥隨風而散,露出耀眼的金光,從此擔起掃滅六國的重任。

“蒙恬,你既然向本將提議,那麼,出使韓國的人選,你心裡應該有底吧?”王翦終於下定了決心。

“回稟將軍,我打算帶帳下的甘羅與我同去。”

“甘羅,他才十四歲吧?”

“是的,雖然他才十四歲,不過卻是熟讀《鬼谷子》。”

鬼谷子是誰?眾說紛紜,不過王翦也聽說過縱橫家的故事。鑽研鬼谷子的人,十個裡面,九個都是舌燦蓮花的人物。惠文王時代,張儀在秦國為相,憑著一張嘴,把楚國給害慘了。

“另派五百騎兵與你們一同前往。”王翦心裡很好奇兩個年輕人能取得什麼樣的成績。“記住,不可激怒韓王,本將可不想你出什麼意外!”

“諾!”

******

韓國新鄭的王宮,韓王蟣蝨坐在王座上,六神無主。

“各位愛卿,秦軍大舉來攻,新鄭即將不保,該怎麼辦哪?”蟣蝨的目光望向武將的行列,多希望有將軍出來為國君分憂。或許是感受到韓王的殷切期盼,武將們一個個低著頭,用眼睛數著地上的螞蟻,不敢看韓王的眼睛。

沒有辦法,韓國的將領早已被秦國打沒了血氣。伊闕之戰,韓魏聯軍幾乎全軍覆沒,準確的說是韓國全軍覆沒。華陽之戰,韓國被打得哭爹喊娘,向秦國求救,秦國等到韓國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援軍才開到戰場。

精銳兵力喪失殆盡,往後韓國每次打仗,幾乎都在給秦人送級。時間一長,秦人聽說要攻打韓國,個個爭先恐後,生怕去晚了沒有功勞。而韓國人就不一樣了,聽說秦軍來攻,個個不是嗓子疼,就是脖子疼,死賴著不願意上前線。韓國的將軍們,去一個殺一個。到得後來,是個韓國人都知道,在韓國當將軍是高危職業。

整個戰國時代,韓國就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將軍。司馬遷留下的史記裡,通篇都是韓國喪權辱國直至滅亡的悲慘歷史啊!

“丞相,你有什麼好辦法?”

武將們被打怕了,不想與秦國打仗。蟣蝨的希望,全落在了丞相張平身上。

韓國的張氏家族,本是韓國宗室一脈,後來改姓張,三代為相,說起來真是韓國的政壇不倒翁。戰國時期,韓魏趙三國有任命宗室之人為相的傳統,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魏齊,都是在歷史上留下了名字的人物。

張平快五十歲的人了,知道韓國實力弱小,只能在夾縫中求存,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讓韓國的實力邁到強國的行列,頗有些無奈。雄心壯志消磨完之後,他只想努力保住張氏一族的榮華富貴。那個年輕的公子韓非整天上書要變法圖強,張平毫不猶豫的打壓了這樣的愣頭青。

韓國土地就這麼點,人口就這麼點,要變法,只會死得更快。

“大王,秦軍虎狼也,韓國兵弱,不是秦軍的對手,為今之計,只有一方面派出使者同秦國議和,另一方面派出使者向他國求援。”張平的話,說得無比熟練。這麼多年以來,議和、求援已經成為了韓國的固定套路。

“是啊,丞相說得有理,大王還是趕快派人議和吧!”

“魏國新君即位,只怕不會派出援兵?”

“齊人恨我們當年參與伐齊之戰,只怕也不會輕易救援吧?”

“救不救是他們的事,求不求援是我們的事,盡人事,聽天命吧!”

······

“報,秦軍使者到了新鄭北門外!”韓國君臣還在議論求援的事,突然傳來了秦軍使者的訊息。

“等等,你確信是秦軍使者,而不是秦軍?”韓王蟣蝨連忙問道。

“那人自稱蒙恬,奉秦軍主將之命,前來面見大王!”傳信的郎中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快請!快請!”蟣蝨大喜過望,秦軍有使者前來,議和的前景泛起了點點曙光。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