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嬴政回邯鄲(二)(1 / 2)

小說:大秦軍魂歌 作者:望望雪炳

三月初三,無數的青年男女,對這個日子翹以盼。

每年的這個日子,又稱為上巳節,流行於周代。這日,青年男女赴水邊清洗沐浴,互相對情歌,看中了眼,便能相約到路邊的小樹林去。

不會有人出來指責有傷風化。

《論語》說“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想來孔子與眾弟子到水邊飲宴,郊外遊春,哼著歌兒歸來的時候,心裡應當是極快樂的。

孔子去世後,儒家分為眾多流派。顏氏一脈,異常注重男女上的道德教化。齊魯之地的上巳節,隨著儒學的興盛,褪去了青年男女幽會的內容,成了單純的踏青春遊。

三晉之地,儒家學者不少。名滿天下的荀況,便是生於趙地。雖有不少人鼓吹嚴禁男女大防,只是趙國地處北地,吞併代地、中山國後,趙地的風俗,與嚴格的禮教並不相容。

趙人口誦詩書,可到了三月三,照樣梳妝打扮一番,尋帥哥靚女去了。

趙地的女子,穿著木屐,彈著琵琶,遊走於鉅富之家,名聲遠揚天下。

“將軍今日准許邯鄲人照常歡度上巳節,示民以樂,疏導趙人心中的疑慮,沒有一定的擔當,還真不敢做出這樣的決定。”

邯鄲城的北門外,郭開與蒙恬對坐在十里長亭下,望著三三兩兩奔向河邊的人群,摸著下巴常常的鬍鬚,拍了蒙恬一個不大不小的馬屁。

“想當年,武王分封天下諸侯,姜太公等人到了封國,不也因俗而治嘛。”

蒙恬抬頭瞧了瞧北邊的天空,遠方二十里開外,空氣裡似乎隱隱約約有些許煙塵的味道。

“再說了,今日王老將軍南下進駐邯鄲,黔們去了河邊,不來圍觀秦國的大軍,更少了許多麻煩。”

“因俗而治,將軍說得在理。天下這麼大,各地語言、風俗不同,定要整齊劃一,怕是不美。”

郭開拿起桌上的酒斛,抿了一口,意有所指。

咸陽傳來訊息,朝堂廷議之後,決定在趙國故地設立郡縣。曾經的趙國,將分化為上黨、邯鄲、鉅鹿、太原、恆山、代郡。

秦國希望,往後,趙國人漸漸淡忘趙國人的身份,形成上黨人、邯鄲人的自我認同。

“再怎麼不美,三晉之地,位居中原腹地,深受周文華的薰陶。贏氏立國後,繼承西周遺民,文化習俗上算得上一脈相承。就以上巳節為例,這個日子,秦國的年輕男女,也是高高興興的到水邊沐浴嬉戲呢。”

秦國統一天下後,郡縣與封建之辯,一直沒有停歇過。遠方的燕齊楚,尤其是原來的吳越故地,秦國朝廷鞭長莫及。在這些地方施行郡縣制,是否合理,蒙恬心裡並不清楚。

但靠近秦國的三晉之地,置於秦國的直接控制之下,卻是相當有必要。

“王老將軍的大軍,已經到了十里開外。”

郭開笑了笑,默然不語,正打算喝酒掩飾心中的尷尬。這時,軍中的信使來報,郭開順勢停住了剛剛開啟的話題。

蒙恬的話裡的意味,老狐狸的郭開,當然聽得明白。

秦國的蜀郡,華夏文化的影響漸深,郭開去了那裡,不會有濃烈的夷翟氣氛。

趙國故土,蒙恬不贊同分封功臣子弟,設立郡縣的國策,鐵定會在趙國的土地上推行。

郭開本來還想信靠蒙恬,保住趙氏的封號,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郡之地也行。不過從蒙恬的態度來看,郭開的這點心思,沒有一點實現的可能。

從亭子裡出來,站到蒙恬的身邊,郭開斜眼偷瞧著蒙恬挺立的身軀,心裡尋思著若行封建的話,王翦、蒙恬這些立下滅國之功的將領,豈不是會得到更大的利益?

郭開心裡怎麼想的,蒙恬不去關心。等離了趙國這片熟悉的土地,郭開心裡就算有什麼小九九,影響不了大局。

蒙恬記得,前世讀史的時候,秦朝堅決的推行了郡縣制。如果秦朝的郡縣制有不合理之處,蒙恬會想辦法去減輕改變傳統帶來的傷害,但卻不會傻傻的跟秦王嬴政對著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