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秦王問對(二)(1 / 2)

小說:大秦將魂系統 作者:望望雪炳

“上策,內修政治,完善制度,穩紮穩打,蠶食天下。”

“穩紮穩打,那需要多少時間?”

“六十年為最佳,平均下來,每十年攻滅一國。”

聽了魏繚的上策,蒙恬注意到,嬴政的眼裡閃過一絲失望。

“呵呵,你這是要攻滅六國,還是存六國呢?”李斯不以為然,出言反駁。他一向主張急並六國,魏繚提出蠶食天下的方略,跟他主張,走向了兩個極端。

俗話說,時不我待,得抓住機會,建功立業,魏繚的上策,與常理不合。

“先生不是有上中下三策嗎,那先生的中策呢?”蒙恬正在疑惑的時候,嬴政的話語傳了過來。

蒙恬與嬴政接觸得比較多,他聽得出來,嬴政心裡的熱情火焰,似乎沒有那麼旺盛了。

“吞滅北方各國,緩圖南方。”

所謂南方,魏繚指的是楚國。就著桌上的地圖,魏繚沿著楚國的國界,畫了一條線。

“這是為何?”嬴政心裡疑惑不已,“先生是擔心秦國滅不了楚國嗎?”

說完,嬴政還別有深意的看了李斯一眼。李斯來自楚國上蔡,清楚楚國的國情。勸說嬴政的時候,李斯可是說過,楚國封君多如狗,國家一盤散沙,人雖眾,但力氣卻不能往一處使。

身為楚人,卻極力主張攻滅六國,包括自己的祖國。正因為如此,李斯逐漸贏得了嬴政的信任。

“北方各國,繼承中原文化,同出一脈。但楚人不一樣,楚人雖然學習中原文化,但骨子裡卻疏遠中原。楚人性子散漫而暴烈,現今楚國廟堂沒有進取之心,宛如一頭酣睡的老虎,破滅楚國,只怕會喚醒楚人的力量······”

“哈哈,還酣睡的老虎?”李斯毫不客氣的打斷了魏繚的話,出言反駁道,“楚國崇尚分封,貴族專權,國君昏聵,當趁此機會,急攻滅之。否則,等楚國誕生雄主,整合楚國力量,雄踞南方,穩定江南,夫差、智伯之患生矣!”

急攻,或者徐徐圖之?

這是個難題。

李斯的主張有他的道理,魏繚的主張,似乎很保守,但蒙恬卻十分佩服魏繚的遠見。按照本來的歷史,毀滅秦朝的掘墓人,正是奮起復仇的楚人。

若按魏繚的戰略,先圖北方,等整合北方後,蠶食楚國,打下一地,消化一地。楚國破滅的時候,即使有心復仇,也不能動員起整個六國的力量。

“先生繼續說出下策吧?”

魏繚的上策、中策,均不符合嬴政的胃口。人生太短,只爭朝夕,嬴政早已立下心志,有生之年,統一六國。

“臣的下策,便是急並六國。”

魏繚嘆了一口氣,緩緩說出了自己心中的下策。

“急並六國為下策?”

李斯不樂意了,他一向主張的急並天下的策略,落在魏繚的口裡,竟然成了下策。

嬴政沒有阻止李斯向魏繚難,得到嬴政的默許,李斯行了一禮,面若寒霜,說道“還望先生道個所以然?”

“魏武侯曾向李克請教吳國滅亡的原因,李克回答說,是因為驟戰而驟勝。武侯說,驟戰而驟勝,是國家的福氣。李克說,驟戰則民疲,驟勝則主驕。國君驕傲,黔疲敝,則國家危矣。”

魏繚的語氣平平淡淡,卻道出了吳國短暫的輝煌,如彗星一般,劃過天際,十分美麗,卻又十分令人惋惜。

春秋晚期的時候,吳國有伍子胥、孫武等人才,突然崛起,一度爭霸中原,可又突然亡國,給了各國極大的震撼。

魏國的魏武侯,也算得上一代明君,李克則為一代名相,師從於子夏。他的一番教導,委婉勸誡魏武侯不要窮兵黷武,更不要過度使用民力。

魏武侯時期,經過魏文侯改革,魏國成為七雄中的霸主,國力強大。近兩百年過去了,魏國從霸主之位跌落凡塵,秦國獲得了對六國的優勢。

秦國可以短期內動員全國力量,攻滅六國,驟戰而驟勝,但勢必會極大地損耗秦國本土的力量。

魏武侯有李克勸諫,歷史上,有沒有人這樣勸誡過嬴政呢。

魏繚只是提出上中下三策,並沒有勸諫嬴政的意思,就看嬴政會如何選擇了。

不出意外的話,嬴政仍然會選擇急並天下的戰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