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青年李信

趙姬母子回國,表面平靜的秦國朝廷,一度波光粼粼,莊襄王的生母夏太后,百般不喜歡這個趙國舞姬,再聽說趙姬曾與呂不韋廝混過,心裡是萬般不願意趙姬入住咸陽宮,更別說成為秦國的王后。

秦人風俗,帶有不少戎族的痕跡,男女大防,遠沒有後世存天理、滅人慾的道理,遠的不說,宣太后豢養男寵魏醜夫,秦國哪個不知道,可也沒有人在這方面指責過宣太后。趙姬有沒有跟呂不韋好過,夏太后心裡不在乎,也不在乎趙姬不是秦國人,可她見了嬴政,兩眼一比對,頓時不樂意了。趙姬成了王后,這孩子豈不是成了王太子,到底是不是我贏氏的子孫呢?這個年代,可沒有後世的親子鑑定技術,自然千方百計的要確認,叫自己阿父的孩子,必須是自己的種,要不然,頭頂一片青青草原,偌大的家業,給了別人家的孩子,找誰說理去。這樣看來,娶老婆要娶處女,要求女人保持貞潔,少與別的男人眉來眼去,符合了大多數男人的利益。

夏太后不喜歡趙姬,秉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華陽太后主動拉攏趙姬。趙姬的母家死亡殆盡,舉目無親,除了傍大腿,別無選擇。有呂不韋牽線搭橋,趙姬很快拜到了華陽太后門下。

兩個太后水火不容,莊襄王經歷著水火兩重天,好不苦惱。莊襄王資質不差,只是性格上多少有些軟弱,登基時日尚短,除了在趙國做人質的經歷,並沒有什麼大的功勞,他能夠成為秦王,有呂不韋的謀劃,更重要的是華陽太后的支援。要知道,華陽太后不僅僅是一名女人,背後更有龐大的家族勢力。那就是宣太后遺留下來的楚系勢力,秦昭襄王驅逐四貴、剝奪宣太后參政的權力,但很聰明的沒有進一步清算,否則,以楚系勢力的能量,秦國很有可能陷入新一輪的政局動盪。

經呂不韋提醒,莊襄王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的王座,現在還離不開華陽太后的繼續支援。望著呂不韋不辨忠奸的臉龐,莊襄王終於同意了呂不韋的建議,立趙姬為王后、嬴政為王太子。最落魄的時候,呂不韋傾其所有,孤注一擲,輔佐莊襄王向著秦國王座起決死衝鋒,變不可能為可能,內心深處,對這位經商、理政都很有才幹的丞相,莊襄王心裡多多少少有一份感激之情。哪怕呂不韋看過摸過趙姬身上的每一寸肌膚,莊襄王心裡也沒有多少芥蒂。登上秦國王位後,他每天都可以享用比趙姬還要漂亮的女人。

“只要嬴政是寡人的兒子,趙姬以前跟了誰,其實無關緊要。”莊襄王在冊立嬴政為王太子的詔書上蓋上秦國大印,心裡十分確信,夏太后的影射,根本就是無稽之談。王族公子,就算再不怎麼討人喜歡,從小的貴族教育深入骨髓,肚子再怎麼飢餓,吃飯的時候也要保持風度,單身的時日再久,娶妻的時候,三個月後才能同房的貴族禮制,莊襄王確確實實遵守了。

莊襄王怎麼想的,蒙恬心裡不清楚,可他卻得到了嬴政成為王太子的訊息。這算是好訊息呢?還是壞訊息呢?蒙恬一直在琢磨。

嬴政雄才偉略,意志堅定,禮賢下士,有他的領導,秦國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六國,實現了中國的真正統一。可縱觀中國歷史,大分裂之後的大統一,第一個實現統一的王朝,命運都不長久。秦朝僅僅只有十五年,隋朝也只有三十幾年而已。或許,只是偶然碰上了少年君主、權臣,或是好大喜功的君主,但遺民數量眾多,心心念念不忘恢復故國。真可以說是,英雄拔劍起,天下蒼生劫。秦國滅亡六國,六國之間的仇恨頓時消失,秦國卻成為了六國豪傑仇視的目標。錢穆曾說,秦國的政治背後,實有一個高遠的目標,可陳勝搖旗蠱惑,六國豪傑趁機作亂,普羅大眾看不清背後的利害關係,跟著鼓譟,一通亂砍濫殺,秦國統一戰爭時沒有殺的六國王族,幾乎全被起義軍殺光了。天下苦秦久矣,六國豪傑批判的秦國法律,劉邦全盤沿用了。等華夏人的血流乾了,豪傑幾乎死光了,人們心裡才覺得,寧為太平狗,不為亂世人,還是統一安定的好,比起動亂死亡一千萬人,和平時期修個城牆、戍個邊,貌似要幸福不少······

“蒙恬,看劍!”蒙恬想著原本歷史上的秦末起義,心神不由得有些恍惚,等他反應過來,一柄木劍早已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原來,他跟在傳旨的宦官後面,不知不覺的進入了嬴政居住的太子東宮。

“末將參見太子殿下!”蒙恬回過神來,連忙行禮,卻現嬴政的背後,挺立著一位二十歲左右的青年,英氣逼人,站得筆直,給蒙恬一股熟悉的感覺。“這人身上瀰漫著職業軍人的氣質,如果我的感覺沒錯的話,見過血。”

“哈哈,我的蒙將軍,像你這樣走神,可不行呢!”嬴政揮手趕走宦官,偌大的練武場裡,就只剩下了他們三人。蒙恬左右打量,現這裡跟後世電影裡的日本道場差不多。日本人學習中國,學到了骨髓裡,這句話,說得果然不差。秦國人尚武,貴族家裡,幾乎都佈置有這樣的練武道場,蒙恬家裡,也有一個,方便天氣惡劣的時候,練武找不到場地。

“經過大荔縣城的那件事,我覺得,以防萬一,武藝可不能落下。”嬴政很聰明,猜到了刺殺事件的蹊蹺,很明顯不適合傳揚出去。“我向父王請求後,父王很高興,說贏氏子弟,應該自幼尚武,我現在開始學習,已經算是晚了。這段日子,我一直在向李信學劍,可卻沒有人陪我練習,這不,我就想到你了,你可是我在秦國結識的第一個朋友。”

李信,這就是李信?!蒙恬心裡一驚,不由得又瞧了李信幾眼,怪不得他剛剛一直在打量我。隴西李家,沒有蒙家、王家的赫赫聲名,但蒙恬知道,這個家族也是秦國有名的戰爭家族,長期在隴西與胡人交戰,李家的人,個個善騎射,更加上這個家族世代從軍,勢力並不小。嬴政想要學劍,為何就安排了李信,蒙恬不相信僅僅只是因為李信的劍術,像他們這樣的將門子弟,幾乎都要經歷在太子、秦王身邊為郎的歲月,等真正從軍的時候,就會跨越從小兵開始升級的階段,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

對秦國的這項制度,蒙恬心裡並不反感,他是受益者不提,而是這個年代,知識獲取不易,將門承擔了培養軍官的職責,以秦國人認真務實的性格,向秦軍輸送了大量優秀的將才。如果蒙恬學習了武藝兵法,完成了軍官素質教育,讓他像小兵一樣廝殺,一不小心領了便當,不說蒙恬心裡不樂意,只怕秦軍高層也不會允許軍官後備人才跟大字不識的人去爭搶人頭。

原本的歷史上,嬴政力挺李信伐楚,會不會因為有跟李信私交的關係呢?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