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滅韓論的盲點

“自戰國開啟,中山、宋、魯等國相繼消亡,可戰國七雄,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被消滅。可以預見,韓國滅亡,勢必會在六國中造成極大的震動,唇亡齒寒之下,六國就會緊緊抱團,守望互助。猛虎架不住群狼,即使秦國軍力強大,也會顧此失彼。

剛好,韓國位於大河與淮水之間,韓國一失,楚國就失去了門戶,連壽春也會受到威脅。楚國肯定會坐立不安,不會坐視秦國攻打他國。北面的趙國,現已經從長平之戰中恢復了不少元氣,新的一代已經長成,又從胡人中招募了不少兵員,主力尚在,秦軍的側翼受到威脅。長期下來,只怕會陷入拉鋸戰,但韓地距離關中,路途遙遠,想必秦軍的補給壓力會非常巨大。”

紙上談兵,似乎每個人都會。逛足球論壇的時候,似乎每個人都是資深教練,戰術引援經營,說得一套一套的。

蒙恬實地考察之後,一方面感嘆這個時代地圖的粗糙,另一方面,也是真正體會到了腓特烈大帝的軍事名言要永遠保證你的側翼。

如果秦國現在攻打韓國,過於突出,秦楚兩國南北夾擊,側翼不保的話,身在韓國的軍隊,就會面臨長平之戰中趙軍的命運了。

秦國相對於六國,取得了國力上的優勢。可要想攻滅六國,統一六國,也不會那麼容易。嬴政果真頂著拴狗冠的名聲的話,也不會被後世譽為千古一帝。

“蒙將軍說得這些,只是可能,而不是代表著必然。”見蒙恬道出了滅韓的不利,李斯心裡有些不高興。如果不爭取一下,豈不是顯得他的策略欠缺考慮。“秦國攻滅韓國的同時,遊說諸侯,採取連橫之策,破壞合縱之議,蒙將軍口裡說的滅韓不利的後果,就會消散於無形之中。”

李斯說得並不算錯,滅韓的策略,也有成功的可能性,而六國也可能不會採取干涉行動。

“李長史說得有理,末將自從帶兵之後,每次打仗之前,總要考慮到最壞的局面,即使生了難以意料的情況,也不會手忙腳亂。”

李斯的未來,官運亨通,蒙恬表明了滅韓論的缺陷,便不想與李斯生太多的衝突。有時候,人與人之間,只是爭論用筷子吃飯,還是勺子吃飯,很可能就會成為兩人矛盾的開始。

李斯太過激進,蒙恬與李斯,很可能不是一路人,但也沒有必要過早為自己樹敵。

蒙恬閉口不言,李斯沒了一展辯才的豪情,只能靜靜的坐立著,等待陷入思索的嬴政回過神來。

“李斯,寡人撥了十萬金,讓你收買六國大臣的事,你辦理得怎麼樣?”

嬴政沒有繼續追問滅韓的事,反而問起了李斯管理的糖衣炮彈工廠。

“臣正在努力籌劃,暗中招募了人員,只是要鋪開到六國,尚需要時間。不過,臣定會盡心盡力,不負大王所託!”

李斯這個時候,可真是誠惶誠恐。

記得兩年前,李斯偶遇秦王的時候,除了推銷急並天下的策略,還提出了收買六國大臣的計劃。能收買則收買,如果不能收買,則派人刺殺。

嬴政聽了之後,特別欣賞,當即提拔李斯為長史,負責籌辦此事。

可李斯真正著手之後,才現做實事,可比耍嘴皮子要困難多了。

收買六國大臣,可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有的人,即使你有錢,也沒有門道送出去。這個時代沒有大張闊斧的反腐,六國又沒有像秦國那樣奉行“制吏甚於制民”的政策,總的說來,六國的官員,特別是朝堂上的大臣,日子還是過得相當滋潤。

李斯現,他手裡拿著大把的金錢,要真按他說的,去收買這些生活無憂的大臣,只怕不用多久,就要折騰光了。這些人收起錢來,無底洞一般,可還不一定給你辦事。

人家楚國的朝堂,大權掌握在大族手裡,有自己的封地,還有軍隊,收了錢之後,可不會講究什麼契約精神。

不能收買,派人刺殺吧?那也不行。

秦國不興養士,可六國的豪族,卻有養士的傳統。秦國派人去殺了人家的衣食父母,這些門客報復起來,秦國也招架不住。山東六國的門客,雞鳴狗盜之徒不少,刺客屠夫也不缺。

想到秦國各地官吏遭到刺殺之後的情景,李斯身後冒出了冷汗,果斷打消了自己提出的刺殺策略。秦國人遵紀守法,出行需要備好驗、傳,相當於這個時代的身份證。

可六國人偽造起來,連秦國人自己都分辨不出來,尚沒有特別好的防偽手段。如果不是秦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守法精神,還有朝陽大媽那樣的愛國精神,拿著假的驗、傳,幾乎可以走遍整個秦國。

箇中的心酸,只有李斯自己最懂。現在嬴政突然問起來,李斯心裡擔驚受怕不已。

“那如果秦國攻滅韓國,愛卿能否收買六國的大臣,讓他們保證勸說六國國君,任由秦國打下韓國呢?”

嬴政沒有繼續深究,收買六國大臣的事,確實急不得,只能耐心等待成效。

“臣竭盡全力,只是,六國國君最終會做何決定,臣不敢保證。”

春秋戰國,不少時候,國君與大臣的意志,並不完全一致。閼與之戰的時候,廉頗、樂毅等趙國將領,都反對救援閼與,可趙惠文王,卻一力主張救援。要不然,堂堂趙王,也不會轉來轉去,選了一個稅吏領兵。不過,他多少有些識人之明,趙奢也沒有讓他失望。

李斯心想,要是賄賂了大臣,可國君自己有主見,不聽大臣的勸諫,他李斯也沒有辦法啊!邯鄲之戰的時候,魏王不想救援趙國,可哪裡知道,還生了信陵君竊符救趙的變故呢!

嬴政皺了皺眉,似乎不滿意李斯的回答,可轉念一想,也就釋懷了。如果有人來勸他不要攻打六國,即使他的大臣都來勸他,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主意。

六國的國君,以嬴政獲得的情報,或許比不上他,可也沒有十足的蠢貨,還真不能將成功寄託在對手的愚蠢身上。

這樣想著,嬴政就覺得,還是得進一步提升秦國的實力。只要秦國實力足夠強大,才會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