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嬴政回邯鄲(四)

秦國大軍南歸,進駐邯鄲,這座中原大地的繁華國都,再一次煥出了蓬蓬勃勃的人氣。

普通的邯鄲人,瞧見秦人鱗次櫛比的森嚴軍營,絡繹不絕行過街頭巷子的秦軍士兵,恍然接受了邯鄲徹底陷落的現實。

以前,邯鄲人見蒙恬兵少,心裡還存著些許的念想。現在,丞相投靠了秦國,末代國君趙遷又是那麼一副爛泥扶不上牆的樣子,大感失望之下,沒了受到蠱惑後蠢蠢欲動的心思。

“趙國沒了,日子還得繼續。雖然秦人的態度高傲了些,總算沒有隨意闖入民居,行那姦淫擄掠之事。”

私下裡,想起趙國曾經的風光榮耀,邯鄲人總會在自嘲中悄然嘆氣。

曾經的山東第一軍事強國,成為了先滅亡的戰國,那股強國的尊嚴感破滅的感覺,深深地刺痛了不少趙人的內心。

如果從來沒有得到過,等失去的時候,趙人不會覺得那麼痛苦。早在趙氏尚沒有獨立建國的時候,趙家一直躋身晉國卿位,權勢極重,向來習慣了對他國頤指氣使,高高在上。

春秋時期,魯、衛、鄭等不少小國的國使到了晉國,無不小心奉上禮物,殷勤走訪晉國六卿。趙家的宅邸裡,裝飾著來自各國的貴重禮物。

等到趙氏立國,正式成為諸侯,雖然一度位於魏國的影響下,但魏惠王的時代落幕後,趙國攻滅中山,成為山東六國中最強大的國家。

“只有咱趙人,才能打得西邊的虎狼之秦狼奔豕突。”

閼與戰後,面對山東來的各國商旅,趙人招待的時候,挺著身子,自豪的拍著胸脯,得意之色,溢於言表。

那個時候,趙人面上的高傲,就像現在邁步在邯鄲街頭的秦軍士兵。

想到曾經齊國人面上敢怒不敢言的尷尬神情,趙國人心裡的挫敗感,久久揮之不去。

恰在這個時候,一個訊息的流傳,在趙人的心中掀起了波瀾。

“你聽說了嗎?秦王正在前來邯鄲的路上?”

鉅鹿郡一處鄉下的村落,幾個趙人聚在茅草屋下,神神秘秘,壓低了嗓音。當中的一人,三十五六歲左右,寬臉大耳,雖著布衣,卻掩飾不住那人眉眼之間的富貴之氣。

“訊息是從邯鄲傳來的,確定沒錯,當年的小秦王,狼狽離開邯鄲,現在想要回來炫耀一番了。”

“說到這裡,據說曾經呂不韋府裡的歌女趙姬,這次也會回到邯鄲。”這人似乎曾經親眼見到過趙姬,說話的時候,眼裡閃過一抹隱晦的淫光。

“一個放蕩的女人罷了,數典忘祖,這樣的女人,趙國真是白生養了她。”另一人鼻子重重的哼了一口冷氣,話語裡帶著惋惜與憤怒“當年,公子嘉力促嬴政母子回國的時候,想的是趙姬身為趙人,去往秦國當了王后,心裡面會記著趙國的恩情······”

“恩情?可惜啊,當年邯鄲的民眾,受到平原君門客的鼓動,群情兇兇,殺了趙姬的全家。”

這時,居中而坐的陳餘嗤笑了一聲,悠悠開口“平原君養士三千,名滿天下,不過虛有其表,比起信陵君來,當真是相去甚遠。”

陳餘曾經在信陵君門下就食,偶爾聽信陵君談論兵法,講述治國之道,深深為之折服。那時,信陵君遭到魏安厘王猜忌,開始縱情聲色,麻醉自己。只是不經意間出的清醒之語,就徹底收復了陳餘的心。

若是信陵君尚在,趙國也不會這麼快就被滅掉。

暗中緬懷了信陵君一番,陳餘回過神來,決定繼承信陵君的遺志,繼續抗秦。

秦人嚴禁豪俠,秦國滅了趙國,陳餘作為趙國的豪俠,也不會有什麼前途。奪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上了秦人的通緝令,陳餘不得不離開經營許久的鉅鹿郡城,與秦軍打起了遊擊。

不過,趙地大勢已定,秦軍勇武善戰,騎兵來去如風。陳餘的人手損失不少,不得不暫時蟄伏起來,躲到了秦人力量薄弱的鄉野之間。

“今日,我召集諸君到這裡,可不是來大一番感慨,而是希望各位想想辦法,如何徹底打亂秦國攻打山東六國的步伐?”

陳餘的內心,終究堅強,零星遊擊的失敗,絲毫沒有打擊到他的信心。秦軍攻滅趙國後,絕不會就此滿足。魏國的張耳來信,字裡行間,表達了對魏國前途的深深憂慮。沒了趙國,陳餘還能得到魏國張耳的支援,若是連魏國也沒有了,就只能隱姓埋名,靜靜的等待秦國內部生變。

“這該怎麼辦?”

陳餘的話,在圍坐的門客中,引起了一陣苦苦思索。

以一幫豪俠的力量,去對付國勢日隆的虎狼之秦,想想都會讓人心中升起一股無力之感。若不是陳餘異常堅持,這些門客很可能會選擇過一段正常人的生活。

······

一眾門客,有的託著下巴,有的摸著鬍鬚,有的微眯著眼,做出認真沉思的樣子。

“有了!”

突然,最年輕的那位門客,猛地拍著腦袋,恍然有所悟“秦國能攻滅趙國,最關鍵的就在於秦王嬴政統合了秦國的力量。若是這個時候,秦王意外駕崩,內無儲君,秦國勢必陷入內亂,趙國就有了復國的機會。”

年輕門客越說越興奮,秦武王英年早逝的時候,秦國就有內亂的先例。

“陳俠,秦王到邯鄲來,只要將其刺殺,秦國兼併天下的步伐,當如豔陽下的晨霧,消解於無形之中。”

“毛,你能想到刺殺的法子,跟你曾經當過刺客,大有關係。”

陳餘眯著眼睛,皺了皺眉,面上卻沒有什麼高興的表情。能成為趙地的一代豪俠,陳餘不是沒有行刺的經歷。門客毛只不過殺了一個小小的縣吏,在他眼裡,不值一提。

“秦王身邊,郎衛裡三層,外三層,更別說四圍佈滿了忠心耿耿的關中士伍,我等連線近秦王的機會都沒有,又談何刺殺?”

春秋戰國時期,原始武風濃厚,刺客文化盛行,產生了不少流傳後世的刺客大名。前有要離、豫讓,後有聶政,知名的刺客,如雨後春筍,絡繹不絕。內心深處,對於刺殺之道,趙人心中沒有多少惡感,反倒心心向往。

自古燕趙多悲歌之士,說的就是這些刺客。

陳餘抽出手裡的青銅寶劍,感受著刀鋒處的冰涼,望著邯鄲的方向,目露狠厲之色“如果我要刺殺秦王,你等可有什麼妥善謀劃?”

喜歡大秦將魂歌請大家收藏大秦將魂歌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