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趙佶出汴京(1 / 14)

小說:易松春 作者:醉裡挑燈看劍客

第299章 趙佶出汴京

“北邊的情況,算是穩定了。”

“穩住了?現在真武部是我們最重要的外援。他助我們,收復燕雲十六州就不是問題,要是不助我們,光憑那些蝦兵蟹將,難說。

宣和三年,奸佞胡亂獻計,要河東出兵,助遼搶奪雲州大同。真武部的阿克達賚汗,斷然拒絕了燕王封號,撕毀與我們的盟約。

去年國公自河東出兵,助其攻打西邊的粘八葛部,這才遣使來,願意受燕王號,與大宋結盟。正是因此,官家才敢御駕親征,揮師北伐。

所以真武部非常重要,他到底是怎麼個情況?”

張擇端鄭重地問道。

宇文玄中看了一眼劉國璋,眼神似笑非笑,嘴角意味深長,但是沒有出聲。

“粘八葛部在扎不罕河被打殘了,殘部退出金山,逃入西域。大部分部眾被收編為八旗衛。期間,有偏師北上,擊敗了轄嘎斯和斡郎改部,收編了大部分部眾。真武部無後顧之憂。”

“無後顧之憂?怎麼聽說他的東北也出了大亂子。”

張擇端和宇文玄中聯袂離開。

“東北確實出了亂子。以前的金山、黑水、寧江、渤海四萬戶,現在只剩下金山、黑水和寧江四萬戶,已無大礙。他們還佔了遼人上京,在潢河、通州一線與遼人對峙。

只是此前粘八葛部聯軍威脅西邊,真武部就故意作,藉著河東出兵助遼一事,與我們翻臉,然後與遼人暫時坐下來和談。

突然間,張擇端腦海裡靈光一閃,從宇文玄中的話裡品出了玄機。

“我不擔心?怎麼會不擔心?阿克達賚汗有控弦之士二十萬,麾下良將如雲。又心思深沉,頗多計謀,萬一他算計我們,等到我們與遼人鬥得筋疲力盡,再趁虛而入,我們就給他人做了嫁衣。”

張擇端著急地說道。

“他得利就是國公得利!”

宇文玄中看了劉國璋一眼,說道:“正道不用擔心!”

“正道,確實不用擔心!真武煥與國公,生死之交,兩者一體。他得利就是國公得利!”

這叫我怎麼回答?

“是的!”

什麼意思?

商量一個時辰,把若干大事都商議妥當,這才告辭。

“沒錯!”

張擇端笑了,看著劉國璋服氣地搖了搖頭。

聽完劉國璋的話,張擇端忍不住感嘆道:“真武部的阿克達賚汗,真乃梟雄!國公,我擔心我們跟遼人是鷸蚌相爭,他是漁翁得利。”

藍天白雲,飛鳥飄絮,張擇端抬頭看了一眼,悠然道:“或許,這是天賜良機!”

劉審言在旁邊看著,卻是一點都沒聽明白。

張擇端急了,“叔通,你糊塗了!你怎麼知道真武煥的心思?人心隔肚”

“生死之交,兩者一體?”

這位夫子,可是陪著國公去過一趟漠北草原,據說親眼見過阿克達賚汗,真武煥。

穩住了南線,他們去年抽調主力,再加上我率兵相助,在扎不罕河打垮了粘八葛部主力。現在再無後顧之憂,他們又可以調兵向南,與我們配合,攻打遼人。”

宇文玄中嘆道:“時也,運也,命也!”

春四月初二,趙佶下詔,命太子趙桓監國,處分軍國事;加晉國公主趙福金為晉國長公主.

任命燕國公劉國璋為太原府留守,任命真定知府劉韐為河北運轉使,同籤樞密院事蔡攸為河北安撫使

任命劉延慶、姚古為左右都統制,辛叔獻、王永祥為左右副都統制,劉光世、辛叔獻、辛興宗、辛企宗、辛永宗、王永祥、馬馳、商保田等將為統制。

正式宣佈御駕親征,同時把太宰王黼、少宰白時中、三皇子鄆王、五皇子肅王、六皇子景王、七皇子濟王、八皇子益王、九皇子康王全部帶在身邊。

留少宰吳敏在汴京協助太子處理政事。

與此同時,王貴妃、崔貴妃、王賢妃以及貴儀、淑儀、婉儀二十餘人伴駕。還有翰林院士、道士、太醫數百人。

五月初六,西軍三萬兵馬在姚古、辛叔獻等將的率領下,趕到黎陽待命,京畿、京東、京西抽調的六萬禁軍,只有三萬人,慢悠悠地在滑州集結。

其餘的還在扯皮——空額太多了!

而此前可以靈活替補的禁軍子弟,這些年早就紅纓黨吸收殆盡。

或為軍,補充到西軍、河東、東南諸軍;或從商,在捷順、悅來、裕豐行、四海商會等商社,充當骨幹。

高俅又不敢把京畿禁軍抽調一空,這麼多倉庫,這麼多官府,這麼多高府大院,都要人手把守。真要是出點事,不用等北伐,他先得倒臺。

無可奈何的他,只能罵罵咧咧的,叫手下瘋狂地招人抓人。

汴京、南京、洛陽等城街面上的潑皮無賴,京畿京東京西各縣牢房的盜賊小偷,只要手腳齊全的,全部換成三衙軍籍名冊上的人。

套一件號衣,塞一把鏽刀,扣一頂范陽帽,你就是光榮的三衙禁軍了!

沒兩天,有傳聞說此次北上,燕雲十六州唾手可得,屆時王師只需接收就是。

接收啊,房子、女子、金銀珠寶,看上什麼只管拿就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