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荒唐皇子(2 / 2)

但如今,大燕土地貧瘠之地、山區丘陵之地的百姓,幾乎都被遷移出海,唯有少部分,留在佔地極少的土壤肥沃之地,種出來糧食供戍邊的軍區享用。

雖不敢說大燕已經全民富裕,但至少,只要肯勞作者,就一定有飯吃,還能吃飽!

這不是盛世,甚麼才是盛世呢?

偏天子雄才大略,萬古難有,堅決制止朝廷上下的官員提甚麼元武盛世,只道眼下還只是開始,萬里之程第一步,因為大燕絕大多數疆土還未開發,處於撂荒之下,天下豈有如此盛世?

因此,朝廷官員們只能說一句,盛世可期,卻也讓人充滿歡快。

以及,無盡的榮耀!

……

“元輔,據統計,元武十八年,因漢藩、宋藩採礦、築建新城、鋪設鐵路、修建公路以及開墾土地等一系列繁重差事,朝廷調動之藩民兼外省百姓,人數超三千萬!這還沒算上在藩土、外省成為朝廷佃戶,租賃公田的農夫,全部加起來,超過一億兩千之數還多。而死亡的人數,在五百萬上下!這其中,以採礦業為最多,其次,是自殺的人,近六十萬啊……”

軍機處內,文淵閣大學士趙霽苦笑道:“青史之上,卻不知會將我等寫成甚麼模樣。想來是青面獠牙,血盆大口之惡魔。”

這些觸目驚心的資料,早在多年前就被列為國朝特等機密,屬於永不解密之列,天下唯有少數幾人能知。

但越是如此,心中還有些良知在的儒家官員們,也就愈發不好受。

沉默片刻後,韓琮緩緩道:“至少,大燕未行屠戮之舉。和西夷們乾的那些事相比,大燕良善千百倍。再者,那些差事,總要有人去做,也給予了相應的報酬。藩民們不做,就要漢家百姓去做。”

張潮看向趙霽笑道:“你也是,每年這些資料統計承上,總少不得說些悲天憫人之言來。”

萬良在一旁笑呵呵嘲笑道:“人果然不能吃的太飽,不然就要成佛成聖了。”說罷問韓琮道:“邃庵公,太子出京半年多了罷?連過年都未回京。僕聽聞,太子親自扛著測繪器具,于山野之間奔波往返……雖說儲君當歷練,要吃些苦,可如此操勞,是不是有些過了?”

這話其實夾雜著些戲謔和調侃,因為韓家女常入東宮之傳聞,於去歲年末時傳的沸沸揚揚。

都道韓家想做大燕的第二個賈家,送盡家中女子入宮……

總之,名聲很難聽。

天家未傳出甚麼動靜來,好似全然不知此事。

倒是聽說韓琮聽聞此傳言後勃然大怒,自此韓家女就基本上不入東宮了。

再之後,太子在京畿左近的測繪完成後,就離京一路南下,極少回京了……

萬良當然不敢直言此事,且戲謔也是善意的,未想去挑釁這位四朝元老,只是近來日子過的實在順暢,因此夾雜了些私貨。

韓琮也只當未聽出甚麼來,淡淡道:“諸皇子在海外大展宏圖,拓土萬里,聽說彼地土壤肥沃,疆土之廣無邊無際,氣候卻比大燕還要溫和適宜,太子自然也要更加用心做事才好。”

聽聞韓琮這般說,萬良的心思果然不在這上面了,眼中不無熱切道:“聽說十八皇子請示過天子後,命名那裡為大秦,是為諸皇子席捲萬里之基。大秦比宋藩還要靠近大燕,按理說應該歸入大燕才是……”

一直未開口的於萬洲輕聲提醒道:“萬大人,便是眼下大燕之疆土,一百年內能開發完都難,何必再多想?再者,皇子封國內,必七成以上皆為漢民,又與漢土何異?皇上近來心情不好,還是莫要觸怒為好。”

萬良聞言面色一滯,隨即警醒過來,有些忌憚的看了眼韓琮後,不敢再孟浪,又感激的與於萬洲拱手道:“伯安所言甚是,近來天子因二十四皇子之事龍顏大怒,還是莫要生事的好。大秦之事當再議,再議……”

於萬洲微笑頷首,所謂再議,自然是就此擱置了……

卻又暗自思量,天子對那位天家逆子,會如何發落……

想來也是無奈,雖說龍生九子各有所好,可那位龍子之所好,也太荒唐了些……

這位二十四皇子做了甚麼呢?

以剛滿十六之身,兩個月內,在平康坊七十二青樓完成了百人斬!

並洋洋自得曰:威名遠超聖父!

蓋因,賈薔從未在青樓中揚名。

唉,誰家還沒個混賬兒子……

只是原本以為天家子弟皆英才,未想到底也有不堪之人……

於萬洲忽然警醒起來,只一皇子還無關緊要,若是後世太子如此,朝廷又該如何?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