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2 / 2)

小說:晨昏遊戲小說 作者:若花辭樹

她說罷,又問:“怎麼了?怎麼突然提起他?”

明蘇站在夜色中,淑妃看不見她的神色,只聽得她快速道:“隨口一提罷了。外頭冷,母妃快入殿吧。”

淑妃也沒在意,只道:“你也快去歇了吧。”

明蘇點了下,便走了。她走得極快,快得身後侍奉的幾名宮人都跟得氣喘吁吁。回到垂拱殿,她便在偏殿歇下了。

可閉了眼,卻怎麼也睡不著。明蘇輾轉半宿,想,若是阿宓在就好了,即便仍是睡不著,但至少能抱一下她。

如此到了天明,明蘇難免頭疼,中書令辦事極快,連夜寫了奏表上來,當著群臣的面,呈上奏表,跪在大殿中,高聲道:“太傅一案疑點重重,當年不是無人質疑,今臣得首告盧元康供狀一份,盧元康親口供認,太傅一案乃是誣告,連首告都是假的,此案自然有莫大內情,臣請殿下下令重審此案。”

此言一出,本就安靜的大殿更是靜得一絲聲響都無,大臣們皆手持笏板,或訝異地看著中書令,或忐忑地望向上首的信國殿下。

明蘇沒有急著開口,她在等。

幾位老臣站了出來,稟笏而跪:“臣附議!”

接著又有幾位大臣站了出來:“臣等附議!”

再接著所有的大臣都跪下了:“臣等奏請殿下重審太傅謀逆之案!”

明蘇看著他們,他們中有一些是當真以為太傅冤屈,且時時記掛此時,期盼著這一日的,也有一些是事不關己,順勢而為的,還有一些是這些年靠著黨爭與媚上爬上來,揣摩她的心思,附議以討好的。

但無妨,將來這朝堂會換一副氣象,換成她想要的氣象。

明蘇站起來,望著他們,道:“此案乃陛下所定,是否重審當由陛下裁斷。眾卿既有此請,便隨孤一同拜見父皇,懇請聖裁吧。”

她說罷便走下玉階,朝外走去。大臣們紛紛起身,跟在她身後。

明蘇走在前頭,身後是滿朝的大臣,浩浩蕩蕩地朝著紫宸殿去。

鄭宓已在紫宸殿中了,她站在皇帝身邊,皇帝一早見她來,還驚訝她今日如何有此閒心來陪他閒坐著,趁著殿中只有明蘇派來看守他的兩名內侍,便半是試探半是嘲諷的說了兩句:“你是自何處聽聞鄭宓之事的?竟然說自己便是鄭宓,如此荒誕之事,你當朕傻了,會信借屍還魂這等離奇事?”

鄭宓自然未曾理會,只是不由自主地想,借屍還魂的確離奇,可明蘇信了,且堅信不疑。

不多時,外頭便來稟報,信國殿下率文武百官拜見陛下。

皇帝心下一喜,昨日幾位重臣來遊說他退位時,他提出要求,要明蘇孝順恭敬,以天下奉養。

今日她率百官前,自然是答應了。不然,難道是要當著百官的面忤逆他不成?

他正要說宣,身邊的皇后開了口:“陛下要明白,不論是這座宮禁還是這天下,都已不在您手中了。”

皇帝一怔,皇后高聲道:“宣……”

明蘇率領眾臣進來了,他們先行了禮,而後中書令呈上盧元康的供狀。

內侍接過,呈到皇帝面前。皇帝許久不曾過問朝政,見此,滿心狐疑,他接過供狀一看,瞬間就變了容色,他將供狀一把撕了,怒道:“太傅謀逆,是朕定下的鐵案,自朕起,朕之子,朕之孫,朕之子子孫孫,皆不許翻案!不許!否則便不是明氏子孫!”

他仍不知錯,仍不悔改,仍仗著皇帝的身份,以為再不濟也就退位,誰還能當真將他如何。

明蘇面無表情道:“供狀確實算不得什麼。兒臣自作主張,已命人去召盧元康入京了。讓罪人親口講。”

“你!”皇帝怒視著明蘇。

中書令跪地請道:“臣請自盧元康入手,重審此案!”

其餘大臣也都跪下,齊聲懇請。

文武百官,無一人站著。皇帝想到皇后所說,這天下已不在他手中了,這些大臣都是他的臣子,卻已無人聽從他的詔令。

他怒視著明蘇,他明白了,明蘇想重審,自己便能下令。

可她卻偏要他來下詔,這案子經不起查,她如此相逼,是要他承認錯了,是要他當著百官的面認錯。

皇帝當年熬到太傅亡故,遷怒他的家人,將鄭家夷滅全族,不留一人時,怎麼都想不到會有今日。天下不是他的,宮禁不是他的。

皇帝忽然道:“還有人奉行朕的詔令嗎?”

一直靜默在旁的皇后開了口:“仁德之詔,無人不從。”

這話旁人不知是何意,明蘇知道,皇帝也知道。皇帝會問,是他又想起了當年無人奉詔的情形,皇后是在告訴他,無人奉詔,是因詔令不仁,是他德行不端。

他扭頭看向皇后,又看向明蘇,再看這殿中跪了滿地的大臣,仰頭大笑,笑了半天,而後道:“擬詔,重審太傅謀逆一案。”

眾臣無一絲猶疑,立即齊聲道:“臣等遵詔。”

皇帝看著他們,眼中漸漸地像是淬了毒汁,他猛地望向明蘇,冷笑著道:“重審舊案的詔書下了,禪位的詔書吾兒何時要,朕也好做個準備。”

明蘇與他的目光對上,分毫不懼,與他的暴怒卻無能為力不同,她一開口卻是勝券在握的淡然:“準備不準備並無不同,兒臣要時,自然會來取。”

這話說得大逆不道,卻無一人敢指出來。

明蘇命一名翰林上前,當殿擬下重審舊案的詔書,而後當著皇帝的面加蓋玉璽。

有了這詔令,又有明蘇敦促,以中書令為主審官,尚書令、御史大夫為副主審,六部尚書旁聽,很快便開始著手蒐集證據證人,翻出當年的記檔,從提審當年的主審開始審理。

但眾人皆知,不論是什麼結果,不論這案子怎麼翻,鄭家都已一人不存了,鄭氏一門已然絕了後。

明蘇沒有等鄭宓來給她送晚膳,她自己去了仁明殿,她想阿宓今日怕是沒心思為她下廚,親自烹飪晚膳了。她得去陪著她。

可她一到了仁明殿,便得宮人與她稟道:“娘娘正在膳房中。”

明蘇意外,又覺安心,還十分高興,她走了過去,到了仁明殿的那座小膳房,鄭宓正在灶前忙碌,她正將菜餚自鍋中盛出,仔細地裝點,使菜餚瞧起來美味可口。

明蘇站在門邊看著,她想喚一聲阿宓,可四下全是宮人,正遲疑著,鄭宓似是察覺她在,回過頭,看到她,喚了聲:“明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