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圍困豳州,等待機會

小說:唐朝的歷史 作者:貓怕涼

李世民登基後為了減輕百姓負擔,開始推行精簡封王政策,精簡封王對百姓當然有好處

但對於羅藝這些濫封的郡王們來說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李藝是關中十二軍之一的天節軍領,李世民上位開始有意裁剪掉關中十二軍,動了李藝的軍權

玄武門之變,李建成被李世民殺死。李藝知道自己和李建成關係密切,擔心李世民會對自己打擊報復。

李世民為了安撫李藝,派使者向李藝表達了”天下和解”的意圖。李世民不但表示不會報復李藝,還加封李藝為開府儀同三司。

唐朝的時候,宰相一般是三品官。一品二品是榮譽職位,開府儀同三司是從一品榮譽職位,只比一品的三公小半級。開府儀同三司的職位,一般授予退休的宰相和功臣。尉遲敬德那麼厲害,也是在貞觀十七年退休的時候才獲得開府儀同三司的榮譽職位。

李世民剛剛登基稱帝,就給了李藝開府儀同三司的職位,和解的誠意不可謂不足

李世民給了李藝高官厚祿,還召李藝入朝。李藝卻認為這是鴻門宴,自己一旦奉詔入朝,就回不來了。李藝是有地盤有大軍的藩王,他不想進京赴鴻門宴,就只能起兵造反了

李藝起兵造反之後,李世民第一件事情,就是下詔剝奪了李藝的賜姓。李世民下了命令,指名道姓:伐逆賊羅藝

這,才是羅藝造反的真正理由,也可以說是李世民逼的

不過這些與姬雲無關,受這麼大罪都是羅藝這王八蛋引起的,王二毛帶來了自己殺人的武器,那就得幹他丫的

親愛的毛爺爺說過:槍桿子出政權。這話在大唐,依然是至理

和平的觀念在大唐只能對淳樸的大唐善良人,那些惡人,還是死掉拉倒

尤其是羅藝那個混蛋,連年征戰,百姓不是被殺死,就是活活餓死,好賴太平了,歇歇不行嗎?造反個錘子?姬雲顧不得可憐的屁股,一心想整死羅藝,從交戰開始,就老想上去幹架,陰死羅藝

但是不行,不許他上前線,得後邊待著去,老鬱悶了

其實這也不怪長孫無忌尉遲恭他們,姬雲被劫持到平叛大軍帶走,然後李世民很快就知道了,緊急派紅翎傳密信給他們,言明也很清楚:帶著姬雲去跑跑可以,但必須要保證其安全,以及絕對不能把人搞丟了。不然就別回來了

說白了,不能讓姬雲跑了,也不許有任何閃失,不然平叛有功也是無功,還會重責

豳州是被《詩經》所反覆吟唱過的古幽之地,位於今陝西咸陽北部。東接銅川耀州區,北依甘肅正寧,南傍淳化,西臨平涼。

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孫公劉在此開疆立國,是華夏文明祥地之一,唐改州。

歷史上地域包括新平(彬縣)、麻亭(永壽)、三水(旬邑)、宜祿(長武)。北魏皇興二年(468),在趙興郡為華州,州郡同治定安縣(今甘肅寧縣城)。

太和十年( 487 ),華州更名班州。太和十四年,更班州為邪州;太和二十年( 496 )更為豳州。

西魏廢帝二年( 553 ),改豳州為寧州。隋大業元年(6o5),改寧州為北地郡。次年,改北地郡為豳州。大業八年,又改圈州為北地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北地郡為寧州。武德六年從寧州析置豳州(治在今陝西省彬縣)

改來改去是覺著名字不好聽還是咋滴?

豳州與長安有官道連線,距離現在算大概是26o裡地,交給姬雲的那些文書,處理得很好,軍糧統計甚至精確到斤,老讓憋著也不好,現在羅藝被圍困於豳州,尉遲恭他們覺著攻城的時候讓他上前線邊緣看看也好

可攻城需要打造攻城器具,所以大軍只能等待時間

中國歷史上的唐朝是唯一沒有依靠修長城也能抵抗遊牧民族的朝代

唐軍在戰爭中都帶著很多工匠,根據地勢製造攻城器具。

唐朝的攻城器具主要有:轒轀車,飛雲梯,拋車,車弩,巢車,木幔,撞車

李靖在他的《衛公兵法》中,還記載了其他的攻城器具,如火箭,火杏,尖頭木驢等。

轒轀車是一種用來攻城的大型木製戰車。春秋時期就已經應用於戰場。轒轀車形狀像一個活動房子,有屋頂,生牛皮圍在四周,用來抵擋對方石矢的打擊。車的下面是空的,可容納十幾個人,士兵藏在車中推著前進。這種車一般情況下是用來運土,以填平敵人的壕溝。

飛雲梯,簡稱雲梯。其實應該算是車。

古代的雲梯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裝在車上,車有一定的坡度,底盤很穩,梯子也夠寬夠厚,梯子的頂部有鉤子,搭到城牆上後勾住城牆,因此,守城的將士不會輕易推倒雲梯。

唐朝對雲梯進行了大幅度改進:先是對主梯進行固定。主梯的底架做成一個六輪車,主梯固定在底盤上,起到了簡化架梯程式、縮短架梯時間的作用。

其次是增加一個可以活動的“副梯”,頂端裝上一對轆轤。登城時,雲梯可以自由地上下移動,既節省了人力,又增加了器具的靈活性。

攻城時,只要把車停靠在城下,在主梯上架梯,就可以順著梯子登城了。這種改進減少了敵前架梯的危險和艱難,又減少了雲梯被敵人過早破壞的機率。此外,副梯也有多種形式,如飛梯、竹飛梯、躡頭飛梯等。副梯的多樣性,使登城更簡便,更迅。

影視劇中經常有這樣的片段:攻城時,城外的部隊架起長長的梯子,讓士兵爬梯攻城。城牆上守城計程車兵拼盡全力想推倒梯子。別把中國古人當野人好吧~_~!這也太簡陋了!就當為了襯托慘烈好了,畢竟做這個極燒經費的。因為真正的雲梯很大

古人真正用於戰場的雲梯比我們常見的梯子要複雜的多。

拋車,利用槓桿和拋物線原理,製造出用於攻城的拋車。車有四個輪子,中間一根獨木,木頭一頭有窠臼用來盛石。攻城時,人用力壓木頭的另一頭,石頭就會丟擲去,且攻擊力非常強。《後漢書》記載,曹操在攻打袁紹時曾用了這種車。

兩唐書都記載了唐朝對高句麗的戰鬥中使用拋車。《舊唐書》記載,“高麗聞我有拋車,飛三百斤石於一裡之外,甚懼之,乃於城上積木為戰樓以拒飛石。績列車石以擊其城,所遇盡潰。”

《新唐書》記載,“積列拋車,飛大石過三百步,所當輒潰。”

車弩:弩是箭的一種,對射手的要求比射箭要求低,殺傷力比箭更大。車弩是把弩放在戰車上,多箭齊。強弩的射程可達6oo米,特大型車弩的射程可達千米。

有人據此做了一個理論上的假設:一個強弩可以射穿3-5個鐵騎,一輪齊射幾萬只,估計能殺傷1o萬人,一分鐘一輪,1o分鐘就能消滅1oo萬軍隊。這個假設雖然帶有玩笑意味,但車弩的殺傷力也可以窺一斑

李靖在《衛公兵法》中說“其牙一,諸箭齊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壘,無不摧隕,樓櫓亦顛墜。謂之車弩。”

頂著這玩意兒衝,就問他怕不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