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一日之隔的鬱悶

小說:唐朝的歷史 作者:貓怕涼

姬雲這麼一個一肚子學問的人,有些生活方面壓根就是個白痴

看著送到皇宮的複合弩,就在李世民那兩儀殿的龍書案上一直放著,前方戰報寫得清楚,確實是天下無雙的利器,設計的破甲箭頭,最頂級的明光鎧弄了兩套都扛不住被穿的命運。尉遲恭信中說威力還可以更大

姬雲牌複合弩不是完整版,李世民要保密這殺器,雖然平叛大軍已經使用,但是全部都在姬雲手下,除非姬雲那邊需要補充,否則不許再製作,而且大軍凱旋歸來後要全部收回,改良結束優先考慮組成專門的騎兵部隊

至於已經走漏風聲的問題,無所謂了,沒實物,敵對勢力只會疑神疑鬼而已

最多允許姬雲個人使用。大唐民間可以使用弓,進城要摘弦。但是弩不許用,更不許擁有

但是羅藝的人頭送來好幾天了,大軍到哪了?不能快點嗎?要不讓姬雲先加快度趕回來?

姬雲軍中傳來的信上說讓專賣羊毛布的布莊,販賣事宜由他的婢女王雲兒去打理,還有那個鳳飛飛。這麼大的事情讓女人去做,李世民怎麼想都覺著不靠譜

可是事實是效果卻出奇得好。經過什麼展示,宣傳,試用後,長安只賣給貴族少量的,大量的讓商人從絲路往外販賣。

尤其是分給五姓家的一部分羊毛布交易,這倆女人讓他們去草原北邊和高句麗那邊賣去,不同意就等姬雲回來再說

五姓家還同意了,扯淡的是主意是王雲兒出的,出面談的是鳳飛飛

商業在唐代取得巨大展,早在隋唐以前,城市商業往往都是掌握在“朝廷”手裡,幾乎所有產業都屬於“官營”。

而在唐代,私人經商被允許,私營商業快展,大量百姓得以轉移農業生產,變為經商謀生。

可唐代也還是處於“抑商”階段,仍以“小農經濟”為主的高度封建社會,並沒有後來的宋朝大力開放,鼓勵自主創業

唐朝沿襲以往的“坊市”以及“官府嚴控”作為城市商業的指導方針。沒門路門店都買不到

獨斷專行,可姬雲到底教了王雲兒什麼?羊毛布的布莊連賬房都沒有,一個丫頭加那個毛頭全搞定了。那鳳飛飛不應該是崔鶯鶯那頭的嗎?這姬雲到底對他們的女人做了什麼?李世民十分好奇

朔是農曆每個月的初一,中國的陰曆,以月亮的執行計算。月初為朔,十五為望,每月最後一天為晦

貞觀元年閏三月,癸丑朔,日有食之《資治通鑑》

閏:就是二。閏三月就是連續倆月都是三月

日食,古稱天狗食日。古人認為天子德行有虧,才會生天狗食日,這是上天對天子的警告

天有異象,大唐放假了

滿大街都是敲鑼打鼓放爆杆嚇唬那天狗,總算把那傢伙嚇跑了,李二也害怕,這可咋整?

李世民盼著姬雲回來,如同望穿秋水

結果忘穿秋褲,把日食這玩意兒給盼來了

李世民害怕,認為是自己德行有虧,日食是上天在警告他。轉天朝堂上下令:禮部,欽天監準備,要親自祭天乞雨

古時候的檔案傳輸靠的是驛站,一般每隔2o裡有一個驛站,傳遞緊急檔案時,郵差到每個驛站換快馬,每匹馬都死命跑

驛站是中國古代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組織傳遞資訊的國家之一,郵驛歷史長達3ooo多年。

比如歷史上天寶14年11月9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3ooo裡,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訊息,傳遞度就達到每天5oo裡。唐代一里比現在短,所以最緊急傳遞度也就是一天4oo多里

但是唐朝初期常年征戰,軍用的緊急傳信,最高的,是八百里加急紅翎傳信,換馬不換人,沿途驛站每站護送,不管遠近,日夜不停。而且任何人不得阻攔,路上躲避不及被馬撞死那就白死了

其次才是6oo里加急。但是隨著大唐的疆域越來越大,這弊端越來越明顯,信沒送到,信使已經死了。隨著之後長治久安,太過安逸,度大不如前

李二剛想祭天祈雨,轉天紅翎來了,拿信一看,鬱悶了,就不能早一天來嗎?

一個好訊息,外加一個壞訊息

總之,姬雲又搞事情了

關於吃的事情

餓著肚子或者營養不良計程車兵是無法披甲作戰的。

宋朝以前中國飲食吃稠菜粥最多,吃糠噎菜就是這麼來的

中國古代軍隊飲食總體來說是簡陋,粗糙,僅僅是果腹水平。八路軍-解放軍是小米加步槍,這是有歷史來源的

粟,通常稱為谷,谷去殼後稱為小米。中國古代軍隊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小米加刀矛的水平。秦朝富有,積粟如丘山,富天下1o倍。秦律才敢於記載秦國境內到處都有萬石一積的糧倉,甚至咸陽的糧倉儲存有1o萬石糧食。正在是這樣強大的後勤補給,秦軍才能以數十萬披甲南征北戰,統一天下。

小米做為軍糧從上古時代一直持續到唐朝。主要原因是,當時中國政治和軍事中心都在北方,特別是西北地區。其次是,小米非常容易儲存,唐朝文獻說,小米可儲存9年,而大米只能5年。

實際上小米可以儲存更長時間,隋朝滅亡2o年後,留在長安的存糧還可以食用

漫長的保質期,是軍糧所最看重的方面,口感是古代軍隊所最不重視。保質期長的食品,也非常適合古代交通非常落後的情況。古代運輸困難,為避免浪費,國家推出諸多政策。

例如隋朝規定,盜邊糧1升以上,斬,籍沒其家。士兵遺棄米粟者斬。軍隊需要在可能的戰場和行軍路線設立補給倉庫。可長期保持食品,就不需要經常擔心過期損壞,經常更新。

大餅饅頭這種食品是很晚才成為軍糧的。因為麵粉加工困難,而且那時人們不會酵技術,所做乾糧全部是死麵。從漢朝開始,中國人才開始吃麵,當時叫做湯餅。漢魏以後,煮麵糊糊,麵疙瘩成為最常用吃法。

無論湯餅,還是麵糊糊都不方便攜帶,只有乾糧才是最好的方便食品。正所謂,“夫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況深入敵境,飛挽不通...人持乾糧三鬥,可用數旬”。軍隊作戰攜帶乾糧才是最好的辦法。

胡餅,即燒餅,這種用麥面烘製的麵食是西北地區常見的主食,其量足便於攜帶的特點也讓它在軍中頗受歡迎。宋《太平廣記》中曾記載隋大業年間,豪俠虯髯客將全部家產贈於李靖夫婦以幫助李世民統一天下的傳說,其中就有虯髯客與李靖切羊肉就胡餅共啖的情節

行軍遠行還攜帶乾酪,方法:七月、八月中作之。日中炙酪,酪上皮成,掠取。更炙之,又掠。肥盡無皮,乃止。得一斗許,於鐺中炒少許時,即出於盤上,日曝。浥浥時作團,大如梨許。又曝使幹。得經數年不壞,以供遠行。《齊民要術》卷第六

唐朝還出現了“以糖和之”的冰酪

不過相較於“軍廚重羊酪,饗土舊風傳”的乾酪,冰酪主要見於達官顯貴之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