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燒尾宴(1 / 2)

小說:唐朝的歷史 作者:貓怕涼

李世民憋紅了臉,肺都起泡泡了,有點要炸

“行!你等著,朕看你怎麼死”

一口一個死,太不吉利了。長孫無忌看這倆又缸上了,趕緊轉移話題“處理再好也沒用啊”

杜如梅適時接話“怎麼沒用?”

“就開頭那會兒,後來,那倆前邊跑,我後面追,這個慘喲”

回京敘職,平叛羅藝的經過都知道。很順利呀!這慘從何來?杜如梅很納悶“誰慘?”

那邊慘的是羅藝。但是這邊慘的是長孫無忌“正是我”

姬雲上坐著一穿淺黃袍的人,一直不說話。這會兒開口了“無忌,你回來敘功,賞賜不少。怎麼就慘呢?”

“王爺有所不知哇,當時臣一路尾隨著他們,路上都是屍體,臣是又挖坑,又是埋,還得一路處理收留支援羅藝之處的政務交接”

“無忌辛苦了”

“唉!這還好,一路到了幽州。他們倆天天好吃好喝的。就臣一路吃風了。好不容易消停幾天。他們倆丟下臣回家了。臣那些時日,越加凌亂了。唉!”

一番話引得滿堂大笑

長孫無忌故意賣慘,就是告訴所有人,自己與姬雲親近。

不過從幽州分髒的事情,長孫無忌是不會說的。畢竟他去收復涇州,也拿了好處沒分給別人

李世民堵長孫無忌的嘴,把自己的菜賞了兩份給他“給你,多吃點補補”

“謝陛下,是得補補”長孫無忌接了菜,小口吃兩口就放下了。

因為外頭,兩名太監抬著小桌子,四名太監抬著大木盤,木盤上臥著一隻羊,油汪汪,亮閃閃的一隻熟透的羊。羊脖上戴著紅花襯托出別樣的美感

美得都冒著煙呢

漂亮的烤全羊擺放在合餐桌的正中間,羊頭對著李世民

“來,今日燒尾”

從魏晉時代開始,每逢官吏升遷之時,都要舉辦高水平的喜慶家宴,接待前來慶賀的客人。唐代同樣繼承了這個傳統,不僅要設宴款待前來祝賀的同僚,還要向天子獻食。唐代對這種宴席還有個奇妙的稱謂,叫做“燒尾宴”,或直簡單稱為“燒尾”。這比起前代的同類宴席,更為華麗,也更為奢侈。

封演所著《封氏聞見錄》裡專論“燒尾”一節看來還有其他的意義。封演說道:“士子初登、榮進及遷除,朋僚慰賀,必盛置酒饌音樂,以展歡宴,謂之‘燒尾’。說者謂虎變為人,惟尾不化,須為焚除,乃得為成人。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為人,本尾猶在,氣體既合,方為焚之,故云‘燒尾’。一雲:新羊人群,乃為諸羊所觸,不相親附,火燒其尾則定。”可見,封演又記載了兩種說法:一是說老虎變人,其尾猶在,燒點其尾,才能完成蛻變。二是說新羊入群,群羊欺生,只有將新羊的尾巴燒斷,新羊才能安寧的生活。這樣,燒尾就有了燒魚尾、虎尾、羊尾三說

唐代的燒尾宴奢侈至極,除了一般的喜慶家宴,還有專給皇帝獻的燒尾食。在眾多燒尾宴中,最為著名的一次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關於這次燒尾宴,宋代陶谷所撰《清異錄》中有詳細的記載。書中說,唐中宗時,韋巨源官拜尚書令,照例要上燒尾食,他上奉中宗的宴席清單完整地儲存在傳家的舊書中,這就是著名的《燒尾宴食單》。食單所列名目繁多,《清異錄》僅摘錄丁其中的一些“奇異者”,多達58款。

姬雲眼巴巴瞅著那金黃色的烤全羊。哈喇子差點就流出來了

燒尾宴作為中國五大宴席之一,實在是隻聞其名,不得其實,因為它沒了

唐代除了拜得高官者要給皇上燒尾,一些沒有機會做官的皇室公主們,也仿效燒尾的模式,尋找機會給皇上獻食,以求取恩寵。

“水6珍饈數千盤,一盤費中人十家之產”,燒尾宴極其奢華浪費,在當時的官場已經形成了風氣,唐代計程車子登科或官位升遷都向皇上進獻燒尾宴。

拒獻燒尾宴的蘇瑰燒尾宴的風習是從唐中宗景龍(7o7-7o9)時期開始的,唐玄宗開元年間停止,僅僅流行2o年。

以至於後人一說起國宴級,只知滿漢全席而不知更加奢華的燒尾宴

這烤全羊是要切了分的。李世民起身拿著刀子問姬雲“要吃哪裡?朕分給你”

“額?這個,,呃”姬雲一聽,這得好好琢磨琢磨

因為中國人飯桌上是很講究的。分羊跟分魚是差不多的,比如吃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