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悟了?沒悟?不知道(1 / 2)

小說:唐朝的歷史 作者:貓怕涼

李綱不認同姬雲的話

“武力只是工具,政治,筆桿子說的才算”

姬雲承認李綱看得很透徹,武力是為政治服務。但是封建時代的通病,就是開國時期強大,治國時武力衰敗下滑。當筆桿子雄起一段時間後,王朝正好走向死亡

“現在是貞觀”

李綱明白姬雲的意思,他更知道,其實沒有姬雲,大唐,大漢,南朝,北朝。其實也就那樣“是哇。日不落沒人走過。一如始皇帝,那也是第一次統治那麼大的土地,那麼多人。他其實什麼也不懂”

文武爭鬥永不停息。跳進這個漩渦,就別想出來

可這裡是貞觀,龐大的戰爭需要無數將士去拼殺,這是武。但這背後需要筆桿子提供更為龐大的後勤作為基礎

看來一切想太簡單了。治大國如烹小鮮。這鍋,太大了。

“我需要想想”

“你慢慢想,慢慢悟。你改變了大唐。大唐也改變了你。你的路,註定是孤獨的。為師能幫你的,只有經驗了”

摸著石頭過河。兩眼一抹黑。大唐立國,定道教為第一,其次儒家第二,佛門第三。李綱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表明了態度

“有點迷糊”

“你盯緊陛下就好”

“什麼意思”

“多看,多聽,多想。陛下怎麼做,為什麼那麼做。你要學他的為君之道”

“啊?我又不是。我學那個幹什麼?”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你以為為師只會提筆嗎?皇帝同意的事情,百官不同意。官員認可的人,陛下不認可。懂了嗎?”

“敵?”

“非也非也!即是與虎謀皮,也是志同道合”

“不明白”

“大唐以孝治國,其實是以儒治國”

“以儒治國,仁治天下?”

以儒治國,就是實行儒家主張的政治制度,權力集中在中央,但並不是單純地以法治天下,而是施行“仁政”,剛柔並濟,統治天下。就是實行且要實現“華夷一統”,就必須要直面現實,施行仁政。

“然,儒者從人需聲,儒家不是反對戰爭,而是反對不義的戰爭”

現在儒是這樣的,姬雲得問問清楚“那何為不義?何又為不仁?”

“與人交友反還之,不義,視人命如兒戲,肆意殘害生靈者,不仁.沒有博愛之心為不仁

沒有民族大義為不義.對自己的國家的背叛,則不仁不義”

李綱此話斬釘截鐵。但是姬雲面帶鄙夷“這豈不是禮法大於律法的理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