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霍邱鐵礦有訊息

第289章霍邱鐵礦有訊息

為何要展新儒學,而不是徹底摧毀儒學,然後再找其它統治哲學替代呢?

先一點,儒學毀滅不掉,至少在封建時代不可能毀滅儒學。

其次不論承不承認,儒學都是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毀掉儒學就是在毀掉自身的思想基礎。

一個沒有思想的人是迷茫的,一個沒有思想的團體是可悲的,一個沒有思想的民族則是看不到未來的。

封建時代,儒學不僅僅是統治階級精英的普遍共識思想,更是浸透到整個民族血肉靈魂中的那部分東西。

要把它們分離出來壓根不是一代人能夠完成的壯舉,需要數代甚至數百年的思想啟蒙。

朱子明要做的也僅僅是留下一枚或數枚種子,讓它自然的生根芽,產生出符合時代精神的東西,而不是把後世的那一套全部生搬硬套拿過來用。

他覺得自己更應該像一位導師,給人以啟迪,主導東方世界的文藝復興,延續東方文明的璀璨和輝煌。

最後儒學也有它積極向上的一面,導人向善,強調仁義禮智信,規範大眾日常生活行為習慣等,方方面面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看待儒學絕不能僅僅看到它不好的一面,也該看到它積極向上的一面,對社會展有利的一面,辯證的看待問題才不會導致思想有失偏頗。

……

送走了李善長,看了一眼窗外,明月西懸,這天也不早了,都後半夜了吧!

又是忙碌的一天,從早到晚到深夜都不得休息的一天,說實話是真的累,比後世九九六零零七都累。

但他也沒有任何辦法,處在展的關鍵階段,一點也馬虎不得,稍微一馬虎十有八九都會出大事。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吶!

唉!

累就累吧,肇業之初苦點累點都是應該的,不累反而不正常。

想想人家朱元璋多勤快,幹掉宰相過後自己上,據載一天批覆兩百多件公文,處理四百多件政事。

這是什麼概念,哪怕一份公文只看三分鐘,然後大概給個處理意見,那一天最少也是十個小時。

如果遇到啥疑難雜症或者大問題,那就不是三分鐘能夠解決的了,可能三十分鐘三個小時也未必能拿出方案,需得耗費大量的心思和精力去處理去解決。

這樣一想朱元璋絕對的工作狂人,每天最少工作十個小時,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長年累月的不休息,簡直就是鐵打的漢子!

單單這一點,你就不得不佩服人家老朱的毅力,也正是這份堅韌才造就了老朱的成功。

……

躺在床上,不知何時睡了過去,第二天一早起來,朱子明就收到了一個天大的好訊息。

去往霍邱的虞家探礦隊找到了鐵礦,不止一座而是好幾座,預計一年最少能產三百萬斤鐵礦石!

果然,專業的事還是得交給專業的人去做,當初讓李勇在霍邱找鐵礦,找了幾個月都沒訊息,現在虞家的探礦隊一出馬,大半個月就有了訊息,度是真滴快!

鐵礦石找到了,虞家探礦隊還特意依照朱子明的吩咐帶了不少礦石樣品回來。

朱子明也看了樣品,確實是他所需要的鐵礦石,黑色的磁鐵礦礦石!

這樣的礦石經過精選過後,出鐵率在四成左右,按照估計一年三百萬斤的礦石開採量,生鐵產量將不低於百萬斤,相當於後世五百噸的產量!

別看不起五百噸的產量,覺得區區五百噸算跟毛線,都還不夠後世一些小型鍊鐵廠的小高爐煉一爐。

但要考慮到這是古代,社會生產力擺在那裡,二者之間壓根就不存在可比性。

前宋時生產力倒是不錯,可自從蒙元入主中原之後,社會生產力大開歷史倒車,據《元史》記載的元廷每年鐵課都不足百萬斤。

當然,百萬斤鐵課收的是鐵礦開採冶煉的稅,而實際產的生鐵肯定不止一百萬斤。

可即便按照十五稅一,整個社會也才一千五百萬斤的產量。但以元廷橫徵暴斂的習慣來看,怎麼可能會收十五稅一那麼低的稅,因此實際產量必然是低於一千五百萬斤的,估摸著全社會生鐵產量大概五千噸,也就一千萬斤的產量。

而朱子明這邊自己建個鍊鐵廠,一年的產量最低就有五百噸,鍊鐵廠所得全部歸徵南軍所有,也不比元廷一年所收的鐵課少,你說是吧?

何況這只是虞家探礦隊給出的產量估計,按照朱子明估量,採用爆破開採法代替純人工開採鐵礦石,鐵礦石的產量至少翻個三四翻。

鐵礦石產量翻了三四翻,生鐵產量自然也會相應的增加,操作得好的話,每年說不定還能煉出幾十噸的鋼來。

比起生鐵,鋼才是真正的好東西,用來打造鋼刀,鋒利無比;用來打造盔甲,防禦力大增;用來打造槍管、炮管,不僅在用料更少,還能承受更高的膛壓,從而射更重更遠的彈丸,給敵人造成更為強大的殺傷!

有了鋼鐵距離擁有一隻鋼鐵雄獅就不遠矣。

為了鍊鐵鍊鋼,朱子明已經準備了許久,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也!

鍊鐵的爐子都建好了的,就在壽春城東倚靠淝河一處封閉工地內。

工地佔地有將近二十畝,被高高的圍牆圍著,周圍還有一個千戶營守著。

任何人在沒有得到朱子明指令的前提下,都不準靠近這處工地方圓一里之內,不然被抓進大牢羈押或者當場格殺,徵南軍都不需要負任何責任。

而在工地內,工曹的鍊鐵工匠早早搭建好了八個三米將近四米多高、底座內徑一米多、外徑三米的土高爐。

這樣的爐子一個一次鍊鐵四到五天的時間生產一噸左右的鐵水,八個滿負荷就是八噸,平均每天生產一點六噸!

後續有需要還能大量擴建,畢竟八個爐子也只是先期試建,只要保證鐵礦石和焦炭的供應,大規模擴建也就朱子明一聲令下的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未完待續)

喜歡元末之爭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元末之爭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