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skip beat(2 / 3)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想法是不同的,這都是個人思想的不同導致。我剛剛說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就是這個意思。”

其他人或許還沒回過味來,只有陽休之感覺到,劉益守所說的東西,大有深意。

這絕不是那些庸碌之輩,只懂得殺伐的莽夫能說出來的道理,更別說想出來了。

“主公,那後兩句的意思呢,在下覺得主公可以在建康建一座寺廟,開宗立派了。”

陽休之不動聲色的吹捧道。劉益守擺擺手,示意他不要打岔。

“能夠正確的地區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就是良知。有的人同樣可以區分善惡,但是他用的標準卻是扭曲的,不被世人廣泛認同的。

比如說魚弘這樣的,他認為治下鄉民們把妻女送給他褻玩就是善,把財貨送給他享用就是善,跟他對著幹就是惡,朝廷對他掣肘就是惡。

他的所謂良知就是扭曲的良知,最後結果怎麼樣你們也看到了。”

劉益守攤開手,似乎在為魚弘惋惜一樣。

眾人再次看向斛律羨,誰都知道魚弘是他聽劉益守的命令,將對方一箭射死的!哦,是兩箭射死!別人說這話還好,劉益守說這話貌似有點諷刺啊!

不過這不妨礙他們去思考劉益守說的這些道理。

前面三句都好理解,看來這四句最關鍵的,就在最後一句話了。

“針對良知的標準,我們就要用格物致知這四個字,來去惡存善了。”

格物致知是《大學》裡的話,這本書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語錄集,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

在場除了陽休之認真讀過外,楊忠也有略有涉獵,其他人就完全不明白了。

“格物致知四個字太難懂,我總結一下,就叫實踐出真知吧。比如說某地習俗,客人進門後與主人握手,乃是大敬。

但另外一地,客人與主人家身體接觸,乃是大不敬。此地彼地習俗不同,善惡的標準亦是不同。透過實地調查,我們知道兩地的差別後,分別按當地的習俗拜訪主人家,兩全其美,這就叫實踐出真知。

所以握手不是善,不握手亦不是善,是不是善,需要看當地是怎樣一種禮節,這就是去惡存善。當然,善惡只是一種說法,你們認為是去偽存真,亦是無妨。

心中的善惡也是與這世間的真理一樣,隨著環境的不同,也會跟著不同。

譬如說我一口漂亮話,但私下裡不幹人事,這就叫表裡不一,這不是去惡存善的態度。

而格物致知,則是要求知行合一,我心裡如何想,就會反映到我要如何做。反過來說,我如何做了,又會回過頭來影響我的看法。

我要揚心中之善,就要將其付諸實踐,不要總是空口白話,說一套做一套。同時透過我實踐反饋,來修正自身對善惡的看法。如此一來,你們就能逐漸明白世間善惡的道理,不會輕易被人蠱惑,墮入歧途。”

這是一位真正的大師!

眾人心中都湧起這樣一個荒謬的念頭。感覺劉益守似乎比蕭衍更適合在同泰寺講經!也比他更適合去當梁國的皇帝。

這位腦子比蕭衍明白多了!

“主公非常人能及……在下心服口服。”

楊忠感慨的拱手行禮說道。其他人亦是用崇拜的目光看著劉益守,哪怕他們對這個所謂的知行合一還不是太理解。

劉益守擺了擺手,笑道:“這次我們收拾了魚弘,又讓那些罪民們不必遭受屠戮。你看他們對我們感恩戴德,就知道這件事沒有做錯。

將來再遇到這種事情,我們就知道要怎麼做,甚至還能做得更好,這不就是知行合一麼?最開始那個問題,老虎該不該殺,用知行合一的辦法可以找到答案。

好了,天色不早,都去歇著吧。”

劉益守擺了擺手,眾人拜謝告辭,只有羊姜一人留了下來。看到對方似乎是有話想說,劉益守帶她到了一處僻靜棧橋邊上。

“阿郎,你說這些的話,我看就陽休之似乎能懂點,其他人……你看那個厙狄昌,雖然滿臉崇拜,卻是一副完全不理解的模樣。

你剛剛像是教書先生一樣,說了不等於是白說麼?”

羊姜有些自信,她覺得自己聽不懂的,那些只會帶兵打仗的武夫應該也聽不懂。

“所以,我就應該把他們當工具一樣對麼?就像是手裡拿的刀劍,田裡耕地的牛馬,一個道理麼?”

劉益守輕嘆一聲問道。

羊姜沒說話,基本上等於是預設了。

“所謂有教無類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指不分貴賤賢愚,無論是中國還是蠻夷之人,都可以進行教育;

第二種是指形形色色的人原本是有類的,比如有的聰明、有的愚笨、有的孝順、有的不孝,但是你可以透過教育,消除這些差別。

無論是哪一條,今天我說的那些,都是有意義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