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潮水退去,誰在裸泳一目瞭然(2 / 3)

他們並沒有像夏侯氏那樣盤根錯節的世家勢力,沒有在老家橫行無忌,隻手遮天的實力,退一步,那就是萬劫不復,根本無法東山再起!

在這樣的情況下,蕭衍怎麼能指望麾下親信不尋找新靠山呢?

那麼蘭欽今日來的目的已經很明確了,他在跟劉益守商量,或者叫諮詢,也可以說是規勸。

梁國下一個“靠山”會是誰?目測能保家族二十年平安的那個“新主”,究竟會是誰!是和已故太子一母同胞的三皇子蕭綱,還是嫡長孫蕭歡?

歷史上明初某位開國皇帝也遇到了這個問題,他的選擇是嫡長孫!結果他的叔叔最後造反,奪了皇位。

這足以見得蘭欽今日來此,絕不是胡思亂想!

“我才來梁國不久,要不是聽蘭將軍你說,我都不知道嫡長孫叫什麼名字。你問我這個問題,是不是有些唐突了呢?在下其實不過階下囚而已。”

劉益守微微一笑,並沒有回答蘭欽的問題。

“而且在下馬上就要當駙馬,蘭將軍說的這件事,我實在是不便參與。當然,此事我也會守口如瓶,不會對外透露半點風聲,這個蘭將軍可以放心。”

他這麼打馬虎眼,顯然不是蘭欽想要的。

“劉都督,貴部在淮南橫衝直撞,梁國並非不能騰出手來應對。貴部再強,也比不得當年魏軍南侵。梁國傷得起,輸得起,可貴部卻輸不起。

現在只不過是朝廷對此投鼠忌器,心存念想,認為你娶了公主之後就是自己人,現在不過是你的部下脫離掌控譁變,到時候你孤身入營就能平息戰事,他們不想徒耗錢糧罷了。這樣的事情,不說是梁國,就說前朝的宋、齊乃至(東)晉,也是數不勝數,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劉都督如果願意交蘭某這個朋友,那蘭某也願意在天子面前為都督說幾句話,比如說都督仁愛義信,並無對梁國不利之心。

只要都督能回到大營,自然就能讓叛軍歸順。這樣就避免了一場兵災,劉都督沒有損失,中樞面子上也好看,不是麼?”

蘭欽綿裡藏針的說道。

“嫡長孫是理所應當繼位的那個人,蘭將軍支援他,絕對是站得住道理。”

劉益守慢悠悠的說道。

蘭欽面露微笑,等著對方說“但是”。

果然,劉益守接著說道:“但是呢,年輕人經歷的磨難太少,不知人心深淺,嫡長孫說不定就認為,蘭將軍支援他是理所應當的,你不忠於他,才是心存叛逆。”

這話說完,蘭欽臉上勃然變色,深吸一口氣才將怒色壓下。很顯然,他今天來這裡並不是空穴來風。

“難怪劉都督年紀輕輕就能創下一片基業,蘭某今日總算是明白了什麼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蘭欽將太子府裡派人來聯絡自己的事情說了一遍,大概意思也很簡單,希望他能支援嫡長孫接任太子之位!來人語氣甚為生冷,不像是請求倒很像是命令。

太子府著急是應該的,因為蘭欽都感覺到了現在朝廷的風向,很明顯的偏向三皇子。畢竟,在正統禮法裡面,太子身亡後,下一任太子是嫡孫還是嫡出的其他皇子,一直都是個“模糊地帶”。

很多朝代都出現過類似的問題,各種叛亂層出不窮,都有這部分因素在裡頭。

換句話說,現在支援蕭綱的大臣,絕不是“大逆不道”,立嫡子蕭綱為太子,絕對合乎禮法。當然,如果蕭綱不是嫡出,那支援他就很有問題了,朝廷的輿論風向不會支援立非嫡出的皇子為太子。

總體說來,禮法上說,嫡長孫蕭歡比三皇子蕭綱要稍微有那麼一點點優勢,不過不明顯。但從個人勢力上說,蕭綱比蕭歡要強出一個數量級來!

“其實有一招可以平息爭論。”

劉益守平靜說道。

蘭欽知道重頭戲要來了,他不由自主坐直了身體,沉聲道:“都督但講無妨。”

“天子出家,一心禮佛。將皇位傳給下一位,無論給誰,都能迅速平息爭論。”

劉益守不動聲色說道。

蕭衍這個人很奇怪,你說他戀棧權勢吧,他偏偏要出家當和尚,不務正業。你說他一心向佛吧,他偏偏又不退位,非得霸佔著皇帝的位置不撒手!

慧能大師說蕭衍“心邪”,“不得正法”,確實是沒說錯。哪個真心向佛的人還能霸佔皇帝的位置不鬆手的?

劉益守能把佛理說得頭頭是道,但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七情六慾啥也不能捨的花和尚,向個鬼的佛!

“你說的這些我都懂,可是……天子是不可能退位的,至少現在不行。”

蕭衍是個內心極為自負的人,在他眼裡,梁國沒有任何人比自己更適合當皇帝。他當皇帝,是造福萬民,也就是在“修功德”。所以他不退位並非是戀棧權位,這樣他的佛心就能理順,自圓其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