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逆取順守(2 / 3)

這條鐵律,讓你在做一件事之前,不得不顧忌事情發生的後果。《易經》等學說中提到的“順取順守”和“無咎”,便是在說類似的東西。

處於順境的時候,就要“順取順守”,遵守規則辦事,利用規則謀取利益,維護對自己有利的規則,不要去故意破壞已有的規則,通俗點說就是順其自然。

而無目的的標新立異有時候只是自取滅亡的另類說法。

但當你沒有實力的時候,在處於不利於自己的規則下,就不得不行事百無禁忌,努力改變規則,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然後開始重新制定對自己有利的規則,並讓其他人遵守你制定的規則。

這便是所謂:逆取順守。

逆取是會導致災禍的,是在特殊環境下不得不去做的那些離經叛道之事。常常有極大副作用。

這一類的事情,並不需要一直做下去。

比如說你要給自耕農均田,就不能對同一個人一直均下去,政策制定了就要穩固下來,不能朝令夕改!

為了重回正軌,就必須要“無咎”!無咎便是對自己做錯的事情承擔責任,無怨無悔,並且不再錯下去。

於分田來說,就是會得罪權貴,遭到權貴們的反噬,承擔反噬的後果,做好善後工作。概括說就是革命不怕流血犧牲。

沒有必要性,就不要繼續逆取,佔據了優勢後,就要制定規則,讓所有人都順從規則。

否則,持續的“逆取”,最終就會自取滅亡。

歷史上無數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無不是因為持續逆取而不知道順應規則,重新制定新規則而自取滅亡的。葛榮的覆滅,根本原因便是他一直在“逆取”,卻不懂得“無咎”與“順守”之道。

劉益守之所以不願意親自動手殺蕭氏族人,就是擔憂將來蕭玉姈的孩子對著自己舉起屠刀。

父親能辦的事情,沒理由兒子不能辦。

如果那樣的事情實在是無法避免,劉益守覺得起碼不應該在他有能力避免的時候就開這個壞頭。

如果是蕭氏族人是被別人殺的,那便是他們自取滅亡,與他劉某人無關了。

劉益守已經過了“逆取順守”的劣勢階段,當初在洛陽的時候,他便是處於“逆取”階段,行事無所顧忌,哪怕給爾朱榮當狗頭軍師也無所謂。

如今已經處於“順取順守”的優勢階段,就沒必要去做那些影響不好的事情了。這跟高歡當年在洛陽銀辱胡太后,如今在鄴城卻開始愛惜羽毛是一個道理,異曲同工。

劉益守是分得清好歹的。

“那主公的意思是……要懲戒蕭堅等人,以儆效尤麼?”

陽休之皺眉問道。這麼搞雖然是樹立了大義,但好像對將來勸降敵對勢力相當不利啊!

“不要那麼死板嘛。”

劉益守擺了擺手說道。

“就跟餘孝頃和黃法氍說,蕭堅詐降,圖謀不軌。請他們稍微處理一下吧。無功不授祿,他們寸功未立,我怎麼好向朝廷給他們求官呢?”

劉益守嘿嘿一笑,陽休之心領神會,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江州本地豪酋實在是看不過蕭堅等人殺父求榮,想要為蕭綸討回公道。

這可跟那位一直悉心守護著梁國的頂樑柱沒有一點關係的!

眾怒難犯,不是劉益守不想救蕭堅等人,而是目前情況不明,那些江州本地豪酋動手又太快了,為之奈何?

嘖嘖嘖,陽休之一陣感慨。

蕭堅在書信裡推脫責任說一切都是蕭綸的錯。

劉益守同樣的是推脫責任說不想殺蕭堅等人。

同樣的目的,手段雲泥之別,這便是蠢材與梟雄的區別麼?

“屬下這便去傳令。”陽休之行禮之後就要走。

劉益守連忙叫住他說道:“嗯,不過稍微注意一下,讓餘孝頃去打豫章城,讓黃法氍去打鄱陽縣,順序不要弄錯了。”

“這還有順序問題麼?”

陽休之完全搞不懂劉益守到底在想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