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巴陵之戰(2)(2 / 3)

上位者一個態度,屬下之人便會揣摩他的態度,然後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執行命令。有道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上面的人想不到的事情,下面的人會幫他想。

上面的人不好意思做的事情,下面的人會幫他做。

主公好色,就必定有下屬四處蒐羅美人,這幾乎是不需要去懷疑的事情。

劉益守若是開了隨意殺從賊地方官員的口子,不需要說,將來無論是與蕭繹有關的官員,或者是被迫投靠陳霸先他們的官員,絕對都會人頭落地,一個也活不了。

甚至劉益守麾下那些親信,為了所謂的功績政績,會將這個口子越開越大。

可殺可不殺的,那就一起殺了吧,審問起來多麻煩。

看不順眼的,有私仇的,找個機會按上個罪名,一起割了吧,將來天知道會出現多少冤假錯案。

劉益守不能因為現在圖一時爽快,就放縱手下人亂來。一旦形成思維定勢和慣例,將來想改過來都很難了。

想當初,自己剛剛帶著手下人到淮南的時候,那是何等的快意恩仇,有什麼不爽的如果一刀不能解決,再多加幾刀便是了。

可如今已經奪得梁國大權,再這麼玩就不行了。劉益守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被無數人觀察,揣摩,放大了挑刺。

肆意妄為的後果,那要比想象中要嚴重多了。

正在這時,楊忠走過來稟告道:“主公,剛剛探馬回報,王僧辯在湘水與淥水的交界處,設立營寨,而且醴陵城也被他們放棄了,似乎是在收縮兵力,要跟我們決戰的意思。

主公覺得如何?”

城池處處設防,則處處不設防,這是一個沒讀過兵書的人,都能理解的事情。

王僧辯將大營設立在湘水與淥水交界的地方,這裡劉益守前世的時候還去垂釣過,記得似乎叫“淥口”來著,坐船沿著湘江北上就可以潤到洞庭湖。

換句話說,王僧辯很可能連臨湘城都不願意去守了。

贏了乘勝追擊,輸了潤到洞庭湖與蕭繹兵馬主力匯合,這個位置選得真是精妙。不得不說,王僧辯確實有幾把刷子,把敵我態勢分析得很明朗了。

以他手裡的那點兵馬,守臨湘城(長沙市)根本就是守不住的,周邊幾個小城更是守不住。

只有儲存實力,伺機而動,才能尋找致命一擊的機會。說白了,雖然朝廷大軍在兵力上有絕對優勢,但王僧辯顯然沒打算坐以待斃,在臨湘城裡等死。

“讓程靈洗為先鋒,你部為中軍,徐徐推進,擺開陣勢與王僧辯正面決戰,不得冒進。

若是有冒進者,無論是否立功,是否折損部曲,皆以亂軍之罪處置。

我帶江州兵馬墊後,與你在淥口匯合。”

劉益守沉聲說道。

王僧辯鬥巧,劉益守決定不跟對方玩什麼突襲,就以正對奇,大軍互為支援壓上去,欺負對方兵少就行了。

打仗不就是要以多打少麼?

“主公,淥口是哪裡呢?地圖上並無標識啊。”

楊忠一臉疑惑問道。作為專業將領,看地圖記地理,那都是基本功了。他不記得地圖上有個叫“淥口”的地方。

劉益守前世的時候,王僧辯大營所在位置是株洲市的一部分,可謂是大名鼎鼎。此刻這裡雖然水資源充沛,地理環境優越,乃是水路陸路交通要道,但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

“王僧辯營帳所在位置,就在淥水出口,故而簡稱淥口。在地圖上標識一下,回建康後,讓中樞出部分錢,在淥口建城。

嗯……淥口不太好聽,就叫株洲城好了。”

劉益守沒好氣的解釋了一番。

“得令,屬下這邊點齊兵馬準備出發。”

楊忠拱手行禮道,不知道哪裡得罪裡劉益守,感覺對方好像有點煩躁一樣。

……

淥水與湘水的交界處,正是王僧辯設下的湘東王軍大營。當得知劉益守親自領兵西進,打算攻取蕭繹老巢臨湘城的時候,王僧辯便集中所有軍隊,屯紮於此打算伺機而動。

如果朝廷大軍輕敵冒進,那麼他們便在沿路山嶺設伏,痛打悶棍。

如果朝廷大軍謹慎行動,找不到戰機,那麼他們便會直接水路撤到巴陵郡。

沒錯,就是撤到巴陵郡,而不是撤到臨湘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