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你需要法律援助麼?(2 / 2)

坐在劉益守對面的陳元康笑道:“主公這裡堆積如山的公務,倒是把家中小娘都給嚇到了。”

“都是些破爛事,招賢館要趕緊的蒐羅些管理政務的人才。”

劉益守長嘆一聲,最近的事情確實太多了。

“其實主公可以等奪得徐州之後再來處理這些。很多人現在都在觀望,不知我們的深淺。若是能奪取彭城,必定聲名大噪,到時候還怕沒有人才麼?”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但有時候又不完全是這個道理。

劉益守問道:“長猷(陳元康表字),你說偌大一個梁國,體制如此龐大而精細,為何處理不了州郡鄉民之間的矛盾呢?”

古代就有皇權不下鄉的說法,最多到縣城這一級別,其他的都是宗族來處理矛盾,並主張“民不舉官不究”。流水的皇權鐵打的宗族,無論誰當皇帝,只要不出現侯景、黃巢那樣的人,盤踞在鄉野的地頭蛇們,都會過得很滋潤。

“主公,你之前不是說要處理壽陽本地的各種訴訟麼,案牘現在就在你桌案上擺著。在很多人看來,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如果整天都處理這些,那真是神仙也忙不過來了。你看蕭衍像神仙麼?”

在建康混過一段時間的陳元康,對蕭衍和南梁中樞的人極為鄙視,認為這些人跟當初洛陽的那些官僚一個德行,沒被爾朱榮給幹了,那是因為沒遇到“梁國爾朱榮”。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很多事情,就是從最小的地方開始的。”

劉益守嘆了口氣,如果是羊姜這樣的妹子,他可以說一說糊弄下,但陳元康實在是太聰明瞭,很多事情劉益守沒辦法跟他講得太明白。

前世的時候,阿妹你看這個國家若是談起法律條文的精細,只怕冠絕各國,無人可比。若是這些規矩能夠用在阿富汗這樣的地方,他們何苦會如喪家之犬一般最後狼狽撤離?

當年侵華日軍戰敗的時候也比他們從容啊!

就算阿妹你看在阿富汗一件事也辦不好,也斷然沒有讓某個組織捲土重來的道理。別人行,而且是比你弱了幾個數量級的對手,但你卻不行,那麼問題一定不是出在實力上面。

實際上問題就是出在“法律援助”上面。

劉邦入關中,約法三章,就是最經典最有效最快速的“法律援助”。

他指出來了,什麼事情是犯法的,什麼事情是民不舉官不究的,那麼人們自覺遵從這個,統治的秩序自然就來了。

阿妹你看在阿富汗根本不去處理當地人的相關事宜,那麼他們永遠都是侵略者,無論他們幹什麼都一樣!更別說這些人在那裡壞事做絕了。

某個組織能捲土重來,同樣不是因為他們是愛的戰士用愛發電,而是因為他們深入基層,提供了最基本的秩序,處斷了基層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成為了裁判的角色。

無論這個處斷是不是合理的,但至少是提供了一個依據,而不是無序。

偷別家的雞要罰款,殺別家的狗要賠錢,無故罵人要道歉,這就是最小的“法律援助”,雖然小,你卻不能忽視。

不然沒有這種處斷,當事人雙方就只能靠拳頭大小來解決矛盾了。只是這樣一來,混亂在所難免,何來的統治秩序?

這些例子劉益守當然沒法跟陳元康解釋,想了半天,他才解釋道:“壽陽城內有個叫張三的,偷了李四家的雞,燉了吃了不認賬,李四要討回公道的話,要找誰呢?”

陳元康秒懂,若有所思的點頭道:“自然是得找我們,而不是找族老解決。要不然,誰能替他出頭,他將來肯定就聽誰的。以後族老要他們跟我們對著幹,他們也沒辦法違抗,對吧?”

果然跟聰明人說話就是輕鬆!

劉益守拍了拍巴掌說道:“正是如此,蕭衍不怕我們,那是因為他知道我們對付不了這樣的事情,只能一時逞兇,做不到長足發展。

如今我們在壽陽落戶,也要開設學校,更是要從本地甄選投靠我們的人,到異地去任職,將梁國的基層官吏逐步替換掉。如此一來,我們的地盤,就只知道有劉都督,而不知道蕭衍了。”

只是這樣一來,蕭衍眼睛又不瞎,難道會看著我們胡搞?

陳元康疑惑問道:“若是蕭衍派人圍剿我們怎麼辦?這是在挖梁國的根基啊!”

“我們本來就是圖著搞事情的,難道真就乖乖給蕭衍當忠臣孝子?他們不動手,我們還不好意思動手呢?等他們動手了,我們正好一鼓作氣擴大地盤。

蕭衍怎麼動作不管他,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陳元康仔細看了劉益守一會,這才感慨道:“你能這麼想太好了,我之前還擔心你會在梁國安逸一輩子。如今天下風雲變幻,我剛剛得到訊息,爾朱榮似乎有討伐高歡的打算,高歡也打算在鄴城迎戰爾朱榮。

一番龍爭虎鬥,天下大勢必然會因此而劇變。這壽陽待上幾年尚且無礙,要是指望能安穩一輩子,那可就太難了。”

像是想起什麼來,陳元康從懷裡摸出一封信,交給劉益守道:“你讓我掌管密諜,現在陳慶之的白袍軍中已經有人暗中向我們提供訊息,似乎是對他保皇的立場有所不滿。”

果然!

陳慶之是蕭衍的死忠,但白袍軍中很多將領對蕭衍是無感,甚至是很厭煩的。這也很好理解,畢竟當初北伐的時候,就他們七千人孤軍奮戰。要是蕭衍能派個幾萬人在其他方向助拳,最後北伐的結果會好看很多。

“陳慶之已經接到蕭衍命令,戍守石頭城,跟我們之前預料的差不多。”

陳慶之如果不在邊境,那麼戍守石頭城對於蕭衍來說是最優解。陳慶之大概也認為自己擋在石頭城,可以阻止蕭正德這樣的心懷不軌之輩。

“對了,接替的人叫什麼名字?”

劉益守好奇問道,計劃第一步已經完成,現在是要進行第二步了。

“叫成景俊,北豫州刺史,遠在荊襄,赴任只怕需要些時日。”

這件事不難打聽,畢竟朝廷的公文自有渠道獲知。

劉益守微微一笑道:“青黃不接,機會來了。”然而陳元康搖了搖頭道:“陳慶之留下來一個人,不是他的嫡系,但是此人有點不好對付。”

“是誰?”

陳慶之身邊那幾個馬大哈他都見過,打仗或許是把好手,但是守城可不僅僅是戰場廝殺那麼簡單了。

“胡僧祐!”陳元康說出一個令劉益守困惑的名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