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下)(2 / 3)

高洋雖然還年幼,心思卻很深沉,看著城外的火光居然一言不發。

“二公子,另外一處屯糧點也失火了,不過這裡看不到,要去東面的城牆上看。”

一個親兵急急忙忙的跑過來小聲說道。高洋擺了擺手,示意身邊的閒雜人等都退下,只剩下趙彥深一人。

這波敵人就是衝著城外三個糧倉來的,根本就不派一兵一卒攻城,顯然超乎了一般的常理。

“彥深啊,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問你,你能回答我麼?”

高洋抱起雙臂,眺望遠方熊熊燃燒的火光,似乎已經接受了屈辱又莫名其妙的慘敗。

“二公子請講。”

趙彥深彎腰一拜說道。

“三個屯糧點,分別位於三個間隔很遠的位置。無論對方主將是誰,恐怕也無法在匆忙之中找到三處位置並精準放火吧?

是枋頭軍中出了奸細麼?為何我感覺敵軍就像是在自家地盤放火一樣呢?”

枋頭城外的糧倉疏於防範是有原因的,一直在屯糧,所以不能設太多阻攔河道的障礙物是一方面,認為劉益守不會這麼快突襲枋頭則是另一方面。

這裡地形複雜,沒來過的人怎麼可能把三個屯兵點都一網打盡呢?顯然是有人私通梁軍,以為引導啊!

其中李元忠的嫌疑很大!

“二公子是說……”

趙彥深眉頭緊皺,其實高洋想說又沒說出來的話,已經很明白了。

封隆之部在黃河南岸全軍覆沒,李元忠卻可以把他的殘部帶回河北,這裡面會不會並不光是因為李元忠“用兵如神”呢?

會不會是他跟劉益守在打默契仗呢?

河南之地淪陷得那麼快,會不會是李元忠把封隆之給坑了呢?

怎麼李元忠一退到枋頭沒兩天,城外三個糧倉就都被焚燒了呢?

高洋真不覺得是自己多心,而是事情太巧合了!

“二公子先不要聲張,待回到鄴城見到高王后,再向高王單獨稟告此事。”

趙彥深不動聲色的說道。

老實說,他雖然不認為李元忠會這麼蠢,但對方確實洗脫不掉嫌疑。很多事情都太巧了,甚至不排除這次枋頭被襲擊,是李元忠在做內應!

“嗯,等天亮再說吧。”高洋微微點頭,對趙彥深的建議不置可否。

……

夜色當中遠遠的看到枋頭城外的幾個地方燃起熊熊大火,領兵的段韶整個人都不好了!

緊趕慢趕的,還是來晚了一步!

黃河以南的戰局糜爛得太快,高歡的計劃趕不上變化。此番急行軍趕往枋頭,都是段韶向高歡苦苦哀求對方才勉強答應的。

高歡為什麼不肯出兵?

不是因為他很蠢,或者是不會打仗,而是現在正是春耕的時節!若是河北的兵馬都動員起來南下渡河,那河北大量的田地誰來耕種?

今年河南與青徐都指望不上了,到秋天後,大軍的糧草怎麼辦?

高歡的兵馬陸陸續續回到鄴城其實也沒多長時間,而高歡卻一直沒有進行大規模動員。其實他也跟孫騰等人商議過,也認真分析了當前的局面。

眾人一致認為,這波不過是陳慶之北伐的翻版,簡直換湯不換藥。現在劉益守要做的,就是在洛陽打砸搶一波,然後控制河南之地撈一筆。

再怎麼浪,也不過是“劃江而治”罷了。

梁軍要攻打河北,所面臨的困難是空前的!而且梁軍的兵力也不足以支撐戰鬥。

高歡認為將士們出征河東已久,思鄉心切,那是務必要在鄴城好好修養一段時間的。既然梁軍過不了黃河,枋頭本身就有不少軍隊,還有李元忠也退到了枋頭,怎麼說都是萬無一失啊!

而段韶提議他帶兵屯紮枋頭,認為枋頭原守軍都是郡兵,不適合野戰。李元忠部雖是精兵,卻因為新敗不堪大用。這個組合並不足以應對當前的複雜局面。

所以必須要有一支精騎鎮守枋頭,可以巡視枋頭周邊方圓百里的範圍。以此枕戈待旦,監視南面的戰局方為上策。

被段韶吵得沒辦法了,高歡調撥三千步卒和一千精騎給段韶,讓他去枋頭鎮守,統領各軍。李元忠則是退回鄴城修整,回京述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