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加九錫而不受(2 / 3)

不加九錫是對的,因為劉益守的玩法,是在手底下摸傢伙的活計,嘴上多喊些漂亮話,不掉一塊肉,但給人的觀感卻要好了太多!也不會落人口實!

加個九錫又有什麼意思呢,都是些華而不實的東西。難道真要學司馬昭一樣,弄得自己臭不可聞,非得把篡位兩個字寫臉上才行麼?

“明白了,在下這就去辦。”

王偉雙手攏袖對著劉益守深深一拜,轉身離去。

“都按捺不住了啊。”

劉益守忍不住感慨道。

提出加九錫是陳元康自作主張,但這個想法,恐怕不是他個人意志,而是有很多人都急不可耐了。要不然,陳元康怎麼就敢不跟他商量,然後直接玩這麼一出呢?

如今的情況是,改朝換代,就差臨門一腳。陳元康等人認為,奪取幷州,已經有了“滅國之功”,劉益守也是時候自己當皇帝,犯不著再頂著蕭氏的名頭了。

而劉益守卻覺得,先弄個“大漢國”的封國,把建康那邊的中樞機構架空,最後再不動聲色的篡位,遠比當權臣殺皇帝要來得瀟灑自在。

也就是說,先讓“大漢國”的國土無限大,再把梁國削到只剩下建康一地,將原有的中樞機構,全部搬遷到洛陽,在建康留一套應付差事的班子即可。

蕭氏的皇帝依舊是皇帝,只是政令不出建康,也沒有什麼朝臣為他服務。

等天下定下來以後,再找個地方將蕭氏皇族安置,設立“梁國”,依舊讓蕭歡的後人繼續當他的梁國皇帝,便可以了。又有誰規定了,國家不能是巴掌大那點地方呢?

當然了,如果蕭棟實在是受不了,選擇退位,那也由得他去了,劉益守是沒有什麼意見的。

正在這時,劉益守看到於謹也戴著斗笠,拎著個魚簍來垂釣,連忙招呼他過來坐。

“高歡很安靜啊。”

於謹坐定之後,忍不住唏噓感慨了一句。按照常理,梁軍都過黃河,在北岸佈防,還佔據了枋頭這個重要的支撐點。高歡沒理由完全不動彈的!

有種可能就是,高歸彥這個二五仔,背刺高歡那一刀,真的有點狠了。

魏軍屯紮在朝歌的軍糧,被梁軍一把火給燒了,魏軍的損失不是一般的大。因為那時候已經是冬天,剛剛秋收後才不久,新糧要等至少七八個月才能到位。

如果要奪回黃河北岸的眾多據點,高歡就必須低聲下氣找冀州等地的河北世家借糧。

以現在交戰雙方的力量對比看,又有多少人肯把軍糧借給高歡呢?沒有糧草,大軍就只能屯紮一地防守,能維持住陣線就很不錯了。

“大概是軍糧缺乏吧。”

劉益守嘆了口氣,高歸彥的反叛,是他沒想到的;高歡在河北局面的短暫崩盤,也是他沒有料到的。於謹抓住了戰機,這一波攻勢打得很好,這只是意外,並不是錯誤。

梁軍如果繼續北上,滅掉高歡也未可知。

當然,現在從滎陽出兵北上,對於平定河北,並不是一件好事。沒了高歡,高乾他們就會被河北世家推到前臺,也不會讓梁軍輕易接管河北腹地。這些河北世家要人才有人才,要地盤有地盤,要部曲有部曲,實力強橫河南不好相與。

更重要的是,這一波戰役,梁軍的補給線拉得很長,雖然已經平定了幷州,但士卒們都很疲敝,也都陸續在返回滎陽途中。建康那邊,楊愔已經使出吃奶的力氣,把能送來的糧草輜重都送來了,物資不可能憑空變出來,短期內,無力再支援前線。

如果還想再發力,那就必須要跟南朝的世家們媾和,找他們要糧秣要輜重,勢必會犧牲很多未來的政治利益。

劉益守寧可晚一年統一天下,也不願意開這個口子,弄得後面不好收拾。

出兵河北,只能等到今年冬天,甚至從潼關入關中也未可知,不一定要先拿高歡開刀。

“這次回來的時候,我去了一趟洛陽,唉,真是一言難盡。”

劉益守忽然提起了洛陽的事情。

“修新城遇到麻煩了?”

於謹疑惑問道,他好像沒聽說新城修建的時候遭遇什麼問題,很多建築材料都是取自舊城,節約了不少物料成本與運輸成本,怎麼還會遇到問題呢?

“新城還得一兩年來修,我是說舊城……已經被拆得只剩下洛陽宮了。”

劉益守語氣裡帶著遺憾。

他來這個世界的第一站就是洛陽,看到了雄偉異常的北魏洛陽城,震驚於生產力如此落後的條件下,鮮卑統治者居然可以把老舊洛陽城擴建成如此規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