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2)

等那被氣暈的御史被抬下去,好一會兒沒人說得出話來,久到苗婉感覺腳後跟都有點疼。

那些在甘露殿想要懟苗婉卻沒來得及開口的命婦,心中不免多了一絲清醒,這位喬夫人也太兇悍了,得虧她們沒來得及說話,否則被扇巴掌撓臉抓頭花的……不就是她們?

連王氏都忍不住在心裡吸了口氣,跟景陽伯對視一眼,兩口子心裡都多了幾分膽寒。

若不是苗婉就站在真龍天子面前,他們絕不敢信,這是苗婉,這分明就像是佔了苗婉身子的惡鬼。

王氏如此想著,眼神閃了閃,手中帕子捏得死緊,卻不再急著開口了。

苗婉也沒急著繼續懟人。

她可以高調,不可以囂張跋扈。

現在她站在制高點,在場那麼多能噴人的御史和大臣權貴,之所以沒說話,不是噴不過她,而是擔不起不如婦人和千古罪人的罵名,才一時間沉默下來。

一旦她成為跋扈的那一方,道理就不站在她這邊了,這群人均好幾十的老狐狸能分分鐘吞了她。

而且高調不意味著挑釁。

從入宮到現在,她沒規矩的地方不少了,但這絕不包括在聖人面前也能沒規矩。

不能關顧眼前不顧以後,有本事高調,也得有本事守規矩才行,否則年羹堯的例子在那兒擺著呢。

苗婉只垂著眸子看了眼自己的護甲套,上面有血絲,著實礙眼。

她隨手從廣袖內抽出一條帕子,慢條斯理擦掉上頭的血,扔……暫時沒地方扔,她用餘光掃了眼喬白勞,偷偷塞進了喬瑞臣手心裡。

自打知道要進宮,她準備了許多東西,都藏在了身上,兩個內侍派婢子檢視過,沒有危險的東西,也就由著她了。

苗婉好多次慶幸如今的宮袍是廣袖,可以讓她都能帶進宮來。

擦手這事兒,一來是她真的很哈《春意濃》中齊望舒擦手嚇唬人那一段,感覺這行為非常裝逼,苗世仁也值得擁有。

二來,她確實有點緊張,她不大在人前這麼高調,一下子跟這麼多人幹上,還都是大嶽的肱骨,她緊張得快飄起來了,擦手也算是緩解緊張。

喬瑞臣哭笑不得看了眼媳婦,苗婉剛才那番激昂的話,說得自己小臉都紅撲撲的,垂著長長的睫毛,微微顫抖著覆蓋在白皙面容上,讓她有種熊得特別慫的感覺。

他知道媳婦心裡估計有點怕,才會忽略,如今大殿注意力都在他們這裡,再小的動作也會讓人發現,不需要這樣偷偷來。

但喬瑞臣也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坦然將帕子塞進袖口,握住了苗婉的小手,在苗婉看過來的時候,給了她鼓勵的眼神。

‘你做得很好!’喬瑞臣用眼神告訴苗婉。

苗婉略有些亂的心跳慢慢穩定下來,眼神亮晶晶看著喬瑞臣,手輕輕晃了下,勇氣又回來了。

‘你眼光也很好。’她笑眯眯給了喬白勞一個讚賞的眼神,在他掌心的手指悄悄動了下。

齊望舒唇角抽了抽,從小到大都溫和沉默到幾近木訥的表哥,竟然也有這麼肉麻的時候,太叫人不適應了。

聖人一邊偷偷想著要學起來,一邊再心裡腹誹,這啥地兒啊,你倆就牽上了,還嫌御史罵得不夠狠?

這時候,還真有御史緩過神來,一臉正氣凜然開口——

“臣不怕千古罵名!自古以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為何?只要戰事起,我大嶽的兒郎和邊關百姓都要受戰亂之苦,明明只需要防守和震懾便可,為何要透過百姓的性命來彰顯我大嶽的氣度?百姓為重君為輕啊陛下!”

他一臉豁出命去的跪在地上,“若是區區罵名便能國泰民安,讓百姓們安居樂業,是非功績由得後人去說便是。

陛下若為仁君,怎可輕易掀起戰亂來,一旦邊疆戰事範圍擴大,大嶽國祚不穩,陛下該如何跟列祖列宗交代啊陛下!”

其他人也反應過來,噗通噗通跟下餃子似的跪下了,“還請陛下三思啊!!”

苗婉想上前反駁,握住她手的喬瑞臣捏了捏她的小手,示意讓他來。

夫妻一體,媳婦一席話振聾發聵,他身為夫君,當然不能讓其他人往媳婦身上潑髒水,他也想與她攜手並肩。

苗婉乖乖往後站了一步,她剛才撕得很過癮了,相公願意表現,她當然願意替他保駕護航。

喬瑞臣聲音不高不低,確如玉石相擊,冷冽又清晰,“敢問各位大人,你們是憑什麼代替邊關的黎民百姓來張目?你們真的知道邊關百姓過得是什麼日子嗎?”

御史想也不想就反駁他,“剛才喬夫人說了,如今邊關百姓已算得上是安居樂業,若是戰事真起,豈不是破壞這份安寧?”

喬瑞臣點頭,“是,百姓們現在的日子是過得不錯,那你們在張嘴閉嘴就怕戰亂會民不聊生之前,可瞭解先前十幾年沒有戰亂,他們又過的是什麼日子?”

不等其他人說話,喬瑞臣讓人呈上幾幅畫,都是徐易青著人送來的,畫並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多年間心有不忍的人斷斷續續畫下來的。

畫裡面的人形銷骨立,畫面內容之殘酷,讓心腸軟的婦人都忍不住紅了眼眶。

“他們冬春兩季幾乎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提心吊膽的過活,西蕃人屢犯我大嶽邊境,北蒙和西域雖不曾與其勾結,卻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過他們便利。”

“十年前西蕃人衝進西平郡大肆燒殺搶掠,無數百姓死傷,那個時候,你們怎麼不替百姓張目?”

那御史說不出話來,攝政王淡淡嘆了口氣,“喬將軍所言也有道理,只是如今西蕃人已經不敢再來進犯,若打起來,百姓們又要經歷那些痛苦,冤冤相報何時了,你可曾問過,他們是否願意再次經歷流離失所的苦楚?”

他身邊的大臣立馬跟上,一個比一個能替百姓說話,連宗親都有點被說服了。

他們不在乎邊關百姓的死活,只支援更有道理的那個就行了,是戰爭就會死人,先前死了許多人,如今打起來又要死許多人。

若是西北守不住,過了關隘,大嶽其他地方也未必安寧,又何必呢。

自大嶽最大的封地河東道長寧府而來的禹王,開口支援攝政王,“能不打還是不要打起來的好,即便我們兵強馬壯,西蕃人也都是驍勇善戰之輩,真惹急了眼,他們魚死網破,豈不是給北蒙和西域等虎視眈眈的外族可乘之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