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圍堵(1 / 2)

小說:封侯大典 作者:高月

按照折可求最初的計劃,在西軍攻佔了陝州和澠池縣後,就要立刻重建新安縣,把新安縣修建成一座新城,但當時的偽齊國精力不在西面,而在全力攻打江淮,對摺可求提出的想法毫不支援,反而和西軍達成妥協,雙方以澠池縣和新安縣為緩衝,互不駐軍,互不改變現狀。

修建城池也屬於改變現狀的一種,折可求頂不住偽齊朝廷的壓力,也沒有財力修城,新安縣修城計劃也就不了了之。

直到發現了陳慶準備攻打中原的企圖後,折可求再想修新安縣,但已經來不及了。

可新安縣是洛陽的西大門,不能沒有人守門,否則西軍就會長驅直入,只是新安縣這座破舊縣城,又怎麼可能守得住?

折可求患得患失,最後在完顏兀朮的督促下,他還是派了一萬軍隊守新安縣,他的原則就是,守得住就守,守不住就立刻放棄新安縣撤回,保證軍隊不損。

可惜他遇到的是陳慶,陳慶制定的原則是,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務必全殲敵軍兵力。

新安縣的主將叫做王瓚,是折可求的心腹,他目前官任統制,統軍一萬人,從駐軍新安縣開始,王瓚就處於一種焦躁不安之中,對西軍的動向極度敏感,只要得到西軍主力出現在澠池縣的訊息,他就會立刻撤退。

次日天剛亮,幾名騎兵從遠處疾奔而來,高舉著西軍的黑龍赤旗,守軍頓時大為緊張,立刻關閉了城門,數百人手執弓弩,嚴陣以待。

為首西軍奔至城下,大喊道:“楊都統有信給貴軍主將!”

說完,西軍士兵將箭信射上了城頭,有士兵拾到箭信,立刻奔去軍營稟報。

此時,王瓚正在大帳內和三名統領商議對策,三名統領一個叫謝振生,此人是王瓚連襟,他們都是洛陽人,娶了洛陽豪門鄭廷的兩個女兒為妻。

另外兩名統領一個叫史大武,一個叫蘇潛,兩人都是汝州人,彼此家鄉在鄰縣。

“卑職覺得陝州的探子一點都不可靠,澠池縣的五千軍隊怎麼出現的,陝州那邊一點訊息都沒有,後來說陝州的軍隊沒有減少,那麼這五千軍隊過境他們怎麼沒有發現?”

蘇潛也道:“統制,史將軍說得對,陳慶軍隊不可能拖到五月份,黃花菜都涼了,他出兵從來都是神出鬼沒,等敵軍主力出現再走就來不及了,我們趕緊撤回洛陽吧!”

史、蘇二將當然不是無緣無故喊著撤軍,主要是他們在澠池縣的探子昨天發現了異常,原本駐紮澠池縣的五千西軍士兵都是步兵,但探子卻發現他們都變成了騎兵,這就很蹊蹺了。

戰馬從哪裡來的且不說,關鍵是,他們一直以為澠池駐軍是陝州的軍隊,但陝州駐軍不可能是騎兵,那就說明這五千駐軍是從關中過來,既然關中軍隊過來了,大戰恐怕很快就會到來。

王瓚嘆口氣道:“我派人去請示一下大帥吧!如果大帥允許我們撤軍,我們就立刻撤。”

就在這時,帳外親兵稟報道:“啟稟統制,宋軍射箭信上城!”

“呈進來!”

親兵走進來,將一封箭信遞給王瓚,王瓚連忙開啟信細看,他忽然騰地站起身,臉色大變。

三人面面相覷,謝振生問道:“統制,什麼訊息?”

“是楊再興寫來的。”王瓚臉色極為複雜。

三人也大吃一驚,怎麼會是楊再興,他應該在京兆才對。

史大武急問道:“他怎麼說?”

“他勸我們投降,說我們沒有作惡,可以得到赦免,他說……他已率大軍抵達澠池縣。”

“不可能!”

謝振生一口否認道:“他如果在澠池縣,我們怎麼會一點訊息都沒有。”

蘇潛冷笑一聲道:“剛才說的五千匹戰馬,我們不是一樣沒有訊息嗎?”

“馬和人不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難道五千匹戰馬還是貨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