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許陽 第58節(1 / 2)

這是正經的發呆。

等他慢慢回過神來,臉上多了一份惆悵,他微微嘆息了一聲。

許陽站起來去洗了一把臉,回來坐好,長長地吐出幾口氣,振奮了精神,才點開系統,使用自己的獎勵。

眼前畫面轉換,許陽又來到了那間熟悉的醫術練習室,上次他就是在這間練習室裡跟著承老學習針灸之術。

沒日沒夜,不知寒暑,練到精神都崩潰許多次,才終於將自己的針灸之術提升到了省級專家的水平。

現在他又回來了,這房間裡另外還站著兩個人,只不過這次承老就不在了。

那個面無表情的工具人還在。

而另外一個人……

“許陽同志你好,我叫梁秀清,接下來由我來教授你梁氏脈診法的基礎,你可以叫我梁老師。”

這一回,許陽就沒之前那麼驚訝了,不是說梁老的脈診不厲害,而是系統每次安排的都很高階。這次說要學習脈診之術,許陽就猜到八成是要學梁氏脈診法了。

梁老是真真正正掌握中醫脈診精華的人,他用的是他們家祖傳的梁氏脈診法。梁家是九代行醫,家學深厚。這種有家傳的中醫,都很厲害。

所以古代一直有句話叫做“醫不三世,不服其藥”。你家沒有三代行醫,患者都不放心吃你的藥。像這種九代行醫的就更厲害了,而梁家最負盛名的就是梁氏脈診法了。

梁老每次診斷病人的時候,他都是在本子上先畫好人體的五臟六腑簡略圖,一邊診脈,一邊在圖上簡單標註幾下。

他從來都是不許病人先說話的,他都是先診脈,診完之後,再問病人是不是這個症狀,從來沒有不準過。

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對自己脈診的自信,所以認識梁老的人都會說他有一雙透視眼,沒有什麼病能在他的面前藏匿起來。

梁老治癌症是很出名的,他憑藉這一手脈診,就能說出病人的腫瘤長在什麼部位,大概的大小尺寸,良性或者惡性。

一般這種診斷都是需要依靠西醫檢測的,透過ct等儀器觀察腫瘤的部位大小等,然後活體取樣檢測良性惡性。

而梁老僅憑几根手指就能做到,震驚了所有來診的患者。

不過,也有某(我不好意思說名字的)中醫名家曾評價梁老的用藥之術稱不上頂尖,但論及脈診之術,天下無人不服。

……

中醫有四診,望聞問切,前三種都是有可能出現虛假症狀的。

有時候,明明是寒證,但是人家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是熱證。甚至連舌象有些時候都不是那麼準確,唯一準確不騙人的就是脈診。

這就是黑夜中的一座燈塔,助你破開重重迷霧的一把利刃。

孫思邈曾雲:夫脈者,醫之大業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為醫哉?

《內經》也雲: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所以真正的臨床高手,都是以脈診為根本的,然後參考其他幾診的結論,相互印證,四診合參,辯證論治。

吳鞠通曾雲:“四診之法,唯脈最難,亦為脈最可憑也。”

脈診是最難掌握的,但也是中醫診斷之法裡面最核心的依據。

而梁老就是一個不用病家開口,就知病情根由的真中醫。

能學習大名鼎鼎的梁氏脈診法,儘管是基礎,但許陽的內心也還是很激動的。

梁老開始教授許陽診脈,他先讓許陽在工具人身上診治一番,一上手,梁老就忍不住搖頭:“你的基礎太差了。”

許陽露出了一絲尷尬之色,他脈診基礎是在學校裡打的,那能有啥基礎。後來在系統裡的那些年跟著錢老慢慢學習,脈診也漸漸掌握了。

到現在來說,治病勉強能用,四診合參之下,也極少會誤診,憑的不是自己指下功夫的高超,而是自己足夠謹慎和細心。

不過就他這兩下子,在不用病家開口,就知來龍去脈的梁老面前,就顯得很不夠瞧了。

梁老微微一笑,寬慰道:“不用著急,我們有的是時間,基礎可以慢慢打。梁氏脈診法,沒有別的秘密,唯一的秘密就是基礎。”

“你的基礎打的能有多牢,你將來脈診的成就就能有多高。這裡有最得天獨厚的環境,希望你能耐得住寂寞,能靜的下心來。”

“先從最基礎的開始吧,《難經》雲: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

“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

“要想學脈診,必須要從學沾豆子開始,指下的力度只要控制準確,診斷脈象的時候心中就有數了。”

“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

“一呼一吸之間,脈行六寸。只要你有足夠精準的指力,再學會判斷計算呼吸脈行之法,診一個周天下來,患者身上有何疾病,自然指下顯然,心中有數。所以診脈需要細緻,可不能像有些醫生那樣粗粗診完脈象就好了。粗粗診完,自然用時很短,可要細緻了,時間就長了。”

“說來簡單,做起來可相當不易。梁氏脈診法,是以《難經》脈診法為依據的。你記住,千萬不要輕視古中醫的四大經典,因為那才是中醫真正的根本。”

“這次教你的是基礎課程,我只會教你最基礎的東西,不教如何辨別脈證。教你有三,一是練習指力;二是判斷脈行之法;三是掌握四季平脈。”

“先從練習指力開始吧。”梁老話音落下,這桌子上便出現了一把顆粒勻稱的豆子,還有一個天平秤。

梁老放了三顆豆子在天平另外一端,示意許陽用手指壓另外一端,他笑了笑道:“現在這種儀器倒是便捷,我們以前可全是沾著豆子學的,可殊為不易。”

許陽吐出一口氣,這堂課他學的是基礎,想達到梁老那種斷脈如神的境界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基礎打得足夠牢靠,那他脈診的水平就會大幅提升。

以後在診治病人的時候,誤診的機率就會小太多了。須知,行醫者,最怕的就是誤診啊!

許陽平心靜氣,伸出手指輕輕按了上去,可卻極難達到真正的平衡。這一刻,許陽才發現對身體力道的精準掌控居然這麼難。

他問:“梁老師,冒昧問一句,您學沾豆子用了多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