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紫府之爭(1 / 2)

《心煉劍經》,安都觀入室弟子基礎法決。

一般而言,根據修行流派劃分,幾乎所有的大宗門都有主脈與分脈之分。

而每一方道脈,多把弟子分為親傳、入室、記名三類。

記名弟子,很容易理解,並不被師傅認作正式徒弟,只是因為各種原因而出言指點一番。

比如,玄遠收下花季明作為記名弟子,就是因為三點原因一,惜才,不想讓他頗為初中的靈覺資質給埋沒;二,他對求道的執著于堅定;三,孫老漢的請求,

然而,雖然將花季明收為記名弟子的理由不少,但玄遠能夠做到的,卻也僅僅只是傳授他一些煉形道武。

若不出意外的話,日後玄遠或許還會傳授他一些呼吸吐納的法門,甚至一些普通術法——但也就僅僅止於此了。

而親傳弟子,顧名思義,就是指那些獲得了師傅親自指導的弟子。

作為宗門傳承的延續,親傳弟子往往能夠習得他所在道脈的真本事。其中最為出眾的人,便可被視為衣缽傳人。

至於入室弟子,則是指是經過完整的拜師程式,被宗門正式接收的弟子。

相比親傳弟子,他們與前者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沒有拜入宗門內某位前輩高人的門庭,不能獲得前輩的親自教導。

不過,沒有拜入師門,並不意味著入室弟子無法得到任何指點。

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宗門都會派人講道,專門為入室弟子解答修行中的疑惑。

這些人可能是宗門內某個流派的大弟子,也可能是某位修為深厚的閒散高人,甚至還可能是宗門內某一道脈的一脈之主。

作為宗門的基層,入室弟子往往是宗門的中堅力量。

當然,這些“主脈與分脈”、“親傳弟子、入室弟子與記名弟子”的名頭,也僅僅只是在一些諸如歸元觀、嵐山琴臺之類的大宗門內才能看到。

像清微觀這種小門小戶的子孫廟,基本都是一脈相承。目前來說,沒有那麼精細的講究。

眼前這本《心煉劍經》作為安都觀入室弟子的基礎法決,自然是有其獨特之處。

以心煉劍,以神御劍,透過獨特的法門,能夠在法劍上輕易地打下自己的心神烙印。

這樣的法門,不正好能緩解自己的尷尬局面嗎?

自己空有一把頂尖法器級別的霜降法劍,卻因為沒有對應法訣,屢次想要打下烙印,卻屢次被劍身上的獨特陣紋給拒之門外。

這也導致每次使用法劍時,自己都得耗費不少的法力——甚至即便耗費了大把法力,自己能引動的也只是法劍的部分陣紋!

就演算法劍威力不俗,可這樣事倍功半的事情,實在讓人鬱悶。

而如今,自己終於找到了一個可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玄遠迫不及待地繼續翻動書頁,隨之映入眼簾的,是一副觀想圖。

觀想圖的背景是一片如墨黑色,在如墨黑色的背景圖上,則是陳列著一柄純白道劍。

靜靜地注視著觀想圖,玄遠沉浸心神,半晌後,閉上了眼睛。瞬間,道劍從眼中消散,卻又立馬在腦海中浮現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