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三請軍師1(2 / 2)

劉伯溫還是把二人迎進客廳,茶畢,孫炎獻上朱元璋書信,聘書和聘禮,劉伯溫看信畢,孫炎說明來意,並說:“……先生身懷濟世之才,豈可終老林下,大丈夫在世就是要大展宏圖,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以慰生平。現在吳國公思賢如渴,天下學習,志士盡歸心。國公久仰先生大名,特令在下前來邀請先生北上,赴金陵共商國事,望先生休要推辭。”

劉伯溫聽了對孫炎道:“對於吳國公的美意我劉基深感謝意。但我的情況你們二位是知道的,我母親剛去世,有熱孝在身,不能遠行。歷朝至今丁憂在身,三年不仕,以盡人子之道。草民聽說,吳國公在金陵曾提倡‘以孝治天下’,我母親新逝,劉基只知盡孝,其他諸事一律不問,這一點料想吳國公也能體諒。現在草民俗務繁忙,恕不奉陪。”

這是明顯的逐客令,二人沒法,只好告辭而出。孫炎忽然想起,這是自己失禮了,自己不遠千里來到劉家,正逢母逝,自己不曾弔唁,卻開口就是下聘什麼的,這簡直太不近人情了,孫炎對胡大海說道:“我們倆辦事能力太差,太不近人情,我們實在太失禮了,被趕出來是自作自受,是應該的,我們應先弔孝,後下聘。”

胡大海也說道:“對,我們應該先弔孝,後相機下聘。人家正在悲痛之際,我們這完全是不顧人家的感受。我們失禮事大,現在趕快回處州去,備齊禮品,明天來弔孝。禮缺後補嘛,明天隆重地來弔孝,是挽回失禮的最好方法,這是給悲痛的人的最好安慰。”

二人帶上人馬急趕回處州,連夜叫耿再成準備了四份不同的祭禮,應天府吳國公朱元璋,應天府總制孫炎,金華總兵胡大海,處州總兵耿再成,一路大隊人馬來到南田進行弔孝。這一下鬨動了青田縣和文成縣,連這兩個縣的縣令和社會名流都紛紛來到南田劉府來弔孝,整個弔孝過程風風光光,熱鬧非凡。連劉伯溫也覺得他們會辦事。孫炎離開時對自己失禮再三向劉伯溫表示歉意,同時留下黃金百兩作吊禮,劉伯溫堅持不收,孫炎道:“這是吳國公送給老夫人修墓用的,與聘禮毫不相干,劉先生沒有理由拒絕的。”

“禮太重了。”劉伯溫為難說道。

“那是你和吳國公之間的事。你以後當面謝他好了。”孫炎說道。

孫、胡、耿三人告別劉伯溫,帶著隨從離開南田。孫炎星夜趕回應天向朱元璋覆命。朱元璋未能聘請到劉伯溫未免有些失望,當孫炎談到自己代表吳國公送百兩黃金作祭禮之事時,朱元璋誇獎道:“好,這件事你做對了,給第三次我親自出馬留下了伏筆。可是,丁憂要等三年,三年以後才能聘他出山,這時間太長了!”

孫炎說道:“那倒用不著三年。孟子說過:‘親喪故所致敬也。生,侍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按浙東風俗,七七四十九天,斷七之後,即可遠行。所以,只有等四十九天以後再提此事也不遲。不過依卑職之見,這次最好主公親自去一趟為好。”

“看來只有這樣辦了。”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算著日子過了一個半月,李善長對朱元璋道:“主公,昔日劉皇叔三顧茅廬,最後是齋戒三日才請來諸葛亮,既然是劉伯溫有經天緯地之才,主公也應該齋戒三日,表示愛才的決心。”

朱元璋點著頭說道:“你說得對,我也齋戒三日吧!”

朱元璋正準備去南田,忽下人來報:“有一僧一道要面見吳國公。”

朱元璋一聽知道是老熟人周顛和尚和鐵冠道人張中來了,忙出堂相迎。

朱元璋見了二位高僧和道人,忙拱手道:“二位師叔,好幾年沒有見了,今天是哪陣風把二位仙人給吹來了?裡面請坐。”

周顛和尚邊走邊說:“肯定是東南風把我們吹來的。怎麼樣,牛鼻子老道,我說嘛,佛要金裝,人要衣裝,你看我們的朱元璋,幾年不見,變化不小呵,我都快認不出來了,人也長白了,也精神了不少。”

張中道人說道:“人家正是春風得意,蒸蒸日上之時,當然精神舒暢。”

朱元璋招呼二人坐下,下人端來茶,周顛接過茶品了一口說道:“嗯,好茶。正宗龍井茶,不錯。但比起我們雁蕩山茶葉來,香味就不濃。”

朱元璋也喝了一口茶,說道:“請問二位師叔,這次到應天來所為何事?是常住還是路過?”

周顛和尚放下茶杯道:“我們這次來,主要有點債務要徹底解決一下,然後我們兩個趁著春光明媚,到泰山、嵩山去一下。”

朱元璋羨慕地說:“兩位師叔好雅興,真是閒雲野鶴,無憂無慮,過著神仙般的日子,可惜,我沒有福氣過這樣的日子了。”

“你是富貴場中人,你的富貴日子還沒有真正開始呢!”張中道人道。

朱元璋不解地問道:“你們兩位師叔也有凡事債務相累?”

周顛和尚說道:“有,債主就是你朱元璋。”

朱元璋吃驚地問道:“我?我怎麼不記得你們欠我什麼?即使有,那也就免了。”

周顛和尚說道:“我也不轉彎抹角了,那就開啟天窗說亮話吧。當年你在固州聖水寺給我送來的信,在信上你師父託我今後在事業上給與支援,在你即將走上正軌時給你物色一個幫手、軍師,我們今天給你明說,你現在是水到渠成了。”

朱元璋高興地說:“我也找到了一個軍師,已經去請了兩次,可是沒有請到,他就是當年你常說的劉伯溫。”

周顛和尚叱朱元璋道:“去,去,去!你這也算尊重人才?派一員武將去,這算什麼?還算好,胡大海總算不像張飛一樣火爆:‘用一條麻繩縛來’,你們差點把事情辦砸。人家母親剛去世,你們不去弔孝,反而去下聘書,這不是豈有此理嗎?還算好,你們的補救措施還算得體,注意:今後辦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在情理之中。”

朱元璋說道:“那都是下人沒有見識乾的事。”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每次都是他親自去請,這邊第三次你必須親自去,再不能出差錯了,請不請得來,就看你朱元璋的心誠不誠。不管你能不能請來,你給我們的報酬我是不能退還你的。白紙上已寫成黑字,是不能反悔的。”周顛和尚認真地說。

“什麼報酬?”朱元璋反問道。

周顛和尚說道:“就是當年你答應給我們的南北雁蕩山。怎麼啦?忘啦?真是貴人多忘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