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紅鸞星動1

臘月中旬,元龍和尚回到了久別的皇覺寺,見皇覺寺已煥然一新,心中很高興。又見到師父,師兄,師弟,更加喜悅,互致問候。

午飯後,元龍到師父房裡繳納信物。師父一見信物,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心中如放下千斤重擔地說道:“我幾十年來所做的一切,終於得到你師爺爺的肯定,我這一輩子也不枉此生了。”

元龍和尚似懂非懂地問道:“爹,你說的一切是指什麼呀?”

“這你還不明白嗎?就是培養你和你的師兄弟們成才所做的事。現在先開啟布袋和木盒,看一下是不是你師爺爺答應給我的東西。”

“哎。”元龍答應一聲,就把布袋的繩子鬆開,取出木盒,木盒上有一張封條,封條上有武當山紫霞宮幾個大字,旁邊有一行小字,寫著“洪法和尚親啟”六個字,元龍和尚忙把木盒遞給洪法大師道:“爹,這個封條要你親自啟開。”

大師道:“你啟開也是一樣的。”

“這不行,如果沒有這個封條,我就可以開啟了,有了封條,又是師爺寫的,我怎敢擅自作主。”元龍把木盒遞給大師,大師接盒在手,用指尖劃破封條問元龍道:“我猜裡面是什麼?”

“從重量看份量不輕可能是個立佛像,兒子猜不透。”元龍說道。

“那現在你自己開啟看吧!”大師又把木盒遞給元龍,元龍開啟木盒,只見木盒裡用紅布包著一件長長的東西,元龍去掉外邊的紅布,只見裡面是一把寶劍,元龍拿起寶劍,覺得有些眼熟,他忙從劍鞘裡抽出寶劍來,只見寶劍寒氣逼人,銀光閃閃,元龍和尚拿到眼前來,看了一會,用嘴對著劍刀吹了一口氣,只聽寶劍出粗壯的劍鳴聲,聲音拉得很長。元龍和尚喝彩地說:“好,又是一把好寶劍!削鐵如泥的好寶劍。”

洪法大師聽了,驚奇地問道:“你說什麼?‘又是’是什麼意思,難道你見過類似的寶劍?誰的?現在何處?快說說,這是怎麼回事?你詳細地說給我聽聽。乾脆,你從頭到尾把你外出的情況告訴我,越詳細越好。”

於是元龍坐下來把他這次外出雲遊的事從頭到尾地又講了一遍:從販梅子,吳莊大結義,六合比武,逆水行船上荊州,黃鶴樓贈劍,大鬧太平村,上武當拜師爺,大鬧孟家樓,皖西遇寇等詳細講了一遍,洪法大師聽了,十分高興地說:“好,看來我兒已長大成人,能應付社會上各種複雜局面了,社會學這本書你已讀了不少。這本書內容豐富是活到老,學到老。既然你師爺都肯定了你,我也沒有什麼話說。總之,今後的路全靠你自己走了。哎,你剛才說的張必先送給你那把寶劍,我懷疑是一對雌雄劍,劍現在何處?”

元龍詳細地看了一下劍柄說道:“現在我兄弟吳良處,我一個和尚怎麼能攜帶這東西,將來我要用時就可取回來。”

“要真是一對雌雄劍就好了,你師爺曾說過‘明月清風劍’是雌雄二劍,雙劍合璧時就天下太平,這一把是‘明月劍’,那一把可能是‘清風劍’,你將來一定要好好保護這一對劍,它們是兩教肯定你的信物,叫它們永不分離,永享天下太平。”

“我明白了,爹!”元龍回答道。

真是常言說得好:牆有縫,壁有耳。師徒二人的話被掃地的大師兄元哲聽了個正著,只見元哲眼珠一轉,輕蔑地一笑離開了。

皇覺寺經過翻修,已煥然一新。加之這兩年收成也好了些,香火也旺盛了些,前來參神拜佛的,問卦許願的人也多起來。

春節後,洪法大師想:應該把元龍上武當,師父考查合格的訊息告知周顛和尚,以求得佛道兩教的認可和支援,於是就決定重新寫封信,派人送到羅山縣靈山寺周顛和尚處。就決定再派元龍送去,正月十五就出。

元龍臨走時,師父吩咐他一定要把這封信親自交給周顛師叔,就算等一年也得等。元龍得令,決定再去河南羅山縣靈山寺去。

到了靈山寺,一打聽,周顛和尚還沒有回寺,他下書的目的無法達到。他就在寺內住下等了幾天,不見周顛回來,就有些不耐煩了。因為元龍和尚生性好動,這成天睡了吃,吃了睡的日子,這比什麼都難受,於是他決定外出雲遊一番。到什麼地方去呢?他聽人說現在在穎州,亳州,徐州一帶,因為朝廷見運漕河的黃泥沙淤積嚴重,直接影響到運河的通行,南方的糧食難以北運,朝廷決定徵集七十五萬人疏浚黃河,運漕水道,穎、亳二州雖然遠離運漕,但穎河、渦河也屬淤塞河流之一,也在疏浚之列。各處官員趁機趕走沿河一帶的住戶,以疏浚河為由,強行收稅和徵糧,從而激起人民的反抗。這七十五萬人,來自四面八方,都痛恨朝廷的腐敗和官吏的壓榨,反元情緒高漲,在這些人中神秘的明教組織廣泛流傳,於是元龍和尚決心趁現在天氣轉暖,北上親自去考察一番。他先給周顛留下一封信,讓他回寺後等待他來下書,於是他就出北上,途徑息縣、穎南到穎州,果見穎河淤堵嚴重。其中有四十里尤甚。元龍和尚還專門來到穎北白鹿莊化緣,認識了莊主劉福通和他的好友韓山童,劉福通是一個酷愛武術的俠士,以力大著稱,樂善好施,仗義疏才,年紀約三十五六,他粗通文墨,家中頗有資產。元龍和尚到他莊上化緣,談了幾句,他把元龍當作一般遊方和尚,因話不投機,出了二兩功德,就把元龍和尚打走了。

元龍繼續北上,到了渦陽,參觀了一下當地名勝范蠡墓,稽康墓後就沿渦河向西北的亳州出,渦河到亳州只有一百二十里路,一天就到了,他就住在華佗庵裡,他到處走了一遍,亳州也和穎州一樣,到處住滿挖河道的河工,其他什麼都沒有。元龍停了一天,第三天就向東北方向走去,他一邊走一邊化緣,越走河工越多,河工中化錢不容易,化吃的東西很容易,因為民工是吃的皇糧,大米白麵有的是。河工中廣泛流傳一種白蓮教的分支——明教,他們敬奉彌勒佛,說什麼“彌勒轉世,明主降生,天下太平。”凡是入明教的人,每人紅巾一隻。他們酷信:“明主降生,拯救萬民,風調雨順,蒼生樂耕。”這些人都是心地善良的老百姓,沒有什麼知識,他們只有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未來的明主身上,統治明教的是教主彭瑩玉,在徐州是芝麻李,在穎州是劉福通、韓山童。

元龍到了徐州,住了幾天,他特別去參觀了“子房祠”,子房祠是為了紀念“楚漢爭”時劉邦的軍師張子房,又名張良而修建的。是他幫助劉邦,打敗了強大的項羽,奠定了漢朝天下四百二十四年的基業的人。在劉邦奪取了政權以後,張良不辭而別,歸隱山林。只有在徐州的後人為他的豐功偉績留下了一個紀念祠。

元龍和尚沐浴更衣,買了些香蠟紙燭和供果來到紀念祠裡瞻仰和跪拜這位著名的漢初苐一謀士、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塑像,並祈禱保佑他事業有成,將來也能找到一位軍師,輔佐他成就大業,到時給他重修廟宇,再塑金身。禱畢三叩其。

元龍叩畢剛站起身,只聽一聲罄響,從後殿轉出一個白蒼蒼的老道士,說道:“無量壽福,貧道在此幾十年,見過不少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布衣秀才來此問卜求功名前程,還從來沒見過一年輕和尚來拜祭過這位大仙,難道你這位小和尚還有心事不成。”

元龍和尚上前一步打了個問訊禮說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大師此言差矣,據小僧所知,這位前輩在年輕時曾輔佐劉邦高皇帝建立了漢朝四百多年基業,曾多次出奇謀使劉邦轉危為安,化險為夷,為大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事業成功後,明哲保身,毅然地歸隱江湖,隨黃石公入山修道,後終成正果。像他這樣一位功蓋天地,名垂寰宇,修成正果的聖人,小僧從小就對這他崇敬有加,功成名就之時,激流勇退,歸隱山林,高風亮節,為人稱頌。這就是貧僧今日來祭奠他的原因。”

“小師父高見,請問小師落腳何處?”道長問。

“就在貴庵。”元龍和尚道。

“好。那我們還有機會深談。請問小師父怎樣稱呼?寶剎在何處?”老道士問道。

“貧僧法號元龍,在安徽濠州皇覺寺出家。”元龍恭敬地說。

“小師父莫非就是幾個月前上武當山,取走‘明月劍’的朱元璋麼?”

“正是小僧。敢問師父如何得知?”元龍驚奇地問。

“這是我們道佛兩教共議的大事,我們道教已通知了全國各大道教派系都得到相應的通知,今後條件成熟,小師父自己該幹什麼就放手去幹,記住,全國各大名門正教派系都會在你背後支援你。貧道名叫七清,算來你應該稱貧為道師叔。”七清絮絮叨叨地說。

元龍聽了,忙行了一個手禮說道:“原來是七清師叔,小侄剛才言語不周,多有得罪。”

“我們都是自己人,就不用說這些客氣話,賢侄,這個地方不是說話的地方,請隨我到後堂敘話。”

元龍和尚隨著七清長老來到後堂坐下,道童獻茶畢,七清道人問道:“賢侄,你這次單身一人來徐州不知有何要事?不知有沒有需要我們幫忙的?”

元龍和尚聽了,說道:“七師叔,這次我是一人抽空來到穎州、亳州、徐州等地,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明教在這一帶活動的情況,想拜見一下這裡的各路英雄豪傑。瞭解一些民情。”

七清聽了,搖了搖頭,說道:“賢侄,你這趟如果是抱著這個目的,恐怕你是白來了。因為明教,這只是在河工中流傳的一種教派而已,他們只是宣傳:‘彌勒轉世,明主降生,天下太平’的口號,是一幫鳥合之眾,沒有什麼遠見卓識,就連那個教主芝麻李也不過是滿臉雀斑的黑大漢,舉止粗俗,行為粗魯的莽漢,武藝中等。貪財好色,他,不是成大業的人,成天宣傳梁山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那一套。他志大才疏,不可能有所成就。至於穎州劉福通要略好一些,但也只是些斗筲之箕,不可大用。這二人的野心都很大,爭做明主。但二人都膽大妄為,不出兩年,保證會鬧事。對於這些人只能利用,七十五萬人,一旦鬧起事來,那將如洪水猛獸,沖垮和動搖元朝統治,還有蘄州徐壽輝,陳友諒也是個不可忽視的力量,泰州張士誠,這些人活動能力也不小。對於這些人不可希望太大,只能看將來形勢的展,再決定自己的方向,圖謀大事。”

元龍聽了,拱了拱手道:“師叔肺腑之言,小侄領教了。至於劉福通,韓山童二人在來的路上小侄已見過一面,正如師叔所斷定的是斗筲之箕,螢火之光而已,其他小侄也就沒有見的必要。過幾日我就返回羅山下書去。”

離開子房庵,元龍去向七清道人辭行,七清道人對元龍和尚道:“賢侄,我們叔侄能相聚也算有緣,臨別時我也沒有什麼東西相贈,我送你一本書,叫作‘一統山河志’,這是一本地理方面的書,這本書對你現在和將來都有用的,有它在手,可以行走天下。”

元龍接過來開啟一看,原來當時的一本全國分省地圖,內容豐富,繪圖精巧,雖是蠅頭小字,卻很清楚。圖上不但有州縣鎮,還有鄉、村。元龍見了,十分高興,就把書裝進包裡。七清道長還送了他五兩銀子作盤纏。元龍就恭恭敬敬地拜別七清道長而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