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所謂漢室忠臣(1 / 2)

董昭曾經問過袁熙一個問題。

漢帝登基時,朝廷之上堪稱大漢忠臣的是誰。

在董昭的心中,袁熙肯定要把袁紹放在第一位的。

雖然董卓進京事件中,袁紹表現出了很大的私心,但說到底,其還是站在漢室立場上考慮問題,所作所為,目標還是為了平復漢室之亂而已。

袁紹當時的目標,可能只是做個權臣,而非現在的一方諸侯。

只是奈何最後機關算盡,被人摘了桃子而已。

及至到了冀州,袁紹也是擁護劉虞這正宗的劉家宗室之後,只是在其被公孫瓚殺死後,才開始有了其他想法。

然而袁熙說出來的話,把董昭雷的不輕。

袁熙認為的彼時漢室忠臣,排名前三的竟然是。

董卓。

呂布。

曹操。

袁紹還得往後稍稍。

董昭當場目瞪口呆。

他不解道:“董卓禍亂綱常,塗炭朝野,呂布家奴噬主,狼子野心,曹操閹宦之後,妄殺士族,何來忠臣之說?”

袁熙聽了,悠悠道:“可是他們三個做的事情,都是在幫漢帝啊。”

董昭猛然呆住,他回想起這幾年生的事情,現袁熙說的,還真有那麼點道理!

當初漢靈帝遺命,是讓如今的皇帝劉協繼位,卻被何太后合謀何進,殺了將劉協養大的董太后,扶持劉辯繼位。

此時袁紹對著何進一番忽悠操作,何進召董卓帶兵進京,卻在董卓進京之前被內宦殺死。

這下沒人管得了董卓了,他進京後數日之內便廢了劉辯,扶劉協繼位,這難道不是暗合靈帝遺命?

至於之後董卓坐大,呂布又將其誅殺,不也一樣奉的是漢帝之命?

曹操當日刺殺董卓,也是一樣道理,曹操又不是傻子,沒有上面的暗示,怎麼可能平白無故做下這九死一生的事情來?

董昭越想越覺得袁熙的想法,極有可能是真相,冷汗涔涔而下。

袁熙最後對董昭道:“漢帝看著好像身不由己,但能選中這三個人,眼光實在是很不簡單。”

“我也很希望將來有機會見見他,還望先生助我。”

董昭魂不守舍地答應了。

袁熙心中一笑,雖然這個猜測很貼近事實,但畢竟也只是猜測而已,但會在董昭心中埋下了伴君如伴虎的種子,董昭如果想有條後路,必然會和袁熙報團取暖。

這就是袁熙的計劃,儘可能讓董昭在漢帝身邊,為自己吹風。

當日董昭投靠曹操,建言迎立獻帝,是因為他沒有其他選擇。

如果董昭選擇另外一條路呢?

而且真如袁熙所料的話,漢帝能讓董卓冒著被天下唾棄的風險,殺掉提拔自己形同恩師的袁隗,絕非表面上那樣任人擺佈。

皇帝在坐上龍椅那一刻,便擁有了權力,尤其是漢朝,許多大臣身在曹營心在漢,導致想要自立的諸侯被反噬。

自古以來成功的權臣,也只有伊尹霍光寥寥數人而已。

當然袁熙的想法,董昭卻不知道,他看著眼前昔日老師的女兒,感慨萬千。

當代大儒蔡邕之女,蔡昭姬,如今卻化名為吳昭。

十年過去,物是人非,但董昭作為蔡邕的門徒,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自然是要保其女周全。

董昭對蔡昭姬嘆道:“女郎受苦了,先生若是在世……”

吳昭輕嘆一聲:“我如今能保住性命,便已滿足,先生請勿擔心。”

董昭猶豫再三,最後說道:“若是其他人,老夫還擔心三分,但袁熙公子非常人也,女郎在其庇護下,當不會有事。”

“其做事雖有些不擇手段,但卻有胸懷天下之志。”

“也只有他這樣的人,才能在這亂世之中,護得手下的人周全。”

吳昭見董昭說得鄭重,心道董昭竟然對其評價如此之高?

最後吳昭董昭兩人心照不宣地分別,誰也沒提蔡邕的事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