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公瑾大才(1 / 2)

吳夫人攬著懷中的嬰兒,跪坐在席子上的膝蓋隱隱生疼,不由輕輕挪動了下身子。

坐在下的周瑜見了,趕緊加快語。

“如今伯符已經趕到下邳郯城中,而這封情報送來時,曹軍也已經抵達郯城西面五十里。”

“但瑜猜測,曹軍不會輕易攻城,而是會繞過郯城,截斷廣陵城支援郯城的通道。”

“或者故意留出通道,伺機攻擊前去救援伯符的軍隊,或者圍而不攻,逼伯符棄城,再趁機追擊。”

“曹軍精擅此道,之前和溫侯相攻時,便屢次擊敗溫侯軍隊。”

吳夫人聽了,擔憂道:“連名震天下的溫侯都打不過曹軍,公瑾覺得,伯符會不會有危險?”

周瑜微微抬頭,瞥到吳夫人的絕美容顏,心頭一跳,連忙低下頭去。

他瞥了一眼對面的橋蕤,想起兩人喝酒時,橋蕤醉醺醺說,吳夫人容貌隨冠絕江東,但自己兩個女兒將來若是長成,絕不下於吳夫人。

對此周瑜嗤之以鼻,他是大族子弟,見過計程車族女子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還沒見過有人能趕上吳夫人一半的,橋蕤這肯定是在吹牛。

他定了定神,低頭道:“溫侯雖然武力高絕,麾下大將皆是武勇之人,但溫侯有個致命缺點。”

“他手下缺能出謀劃策的軍師。”

吳夫人聽了,出聲道:“陳宮陳公臺,張邈張孟卓,都不算謀士嗎?”

周瑜心道,吳夫人果然是對天下之事瞭如指掌。

在孫堅在世時,吳夫人便能幫忙處理內務軍事,孫堅死後,孫氏搖搖欲墜,吳夫人又說動很多士族支援孫策,才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時期。

便是如今,孫策初掌孫家,也是吳夫人在背後大力支援,才能有如今局面,想到這裡,周瑜暗暗佩服。

周瑜繼續道:“陳宮長於謀劃,但不精戰陣,張邈當世名士,卻不曉兵法。”

“呂布手下大都是並涼武人,衝陣都是一把好手,但兵法之道,需要長久研習,這不僅要有明師傳授,還要博覽群書方能融會貫通。”

“所以如今精通兵法者,幾乎都出身士族大家。”

“溫侯手下的高順,倒是有些戰陣本事,可惜被溫侯猜忌,怕是不被允許獨自掌軍。”

“只能說溫侯沒有容人之量,以致到了如今地步。”

吳夫人疑惑道:“但我觀溫侯能悄無聲息從曹操地盤起事,最盛之時打得其只剩三城,頗得兵法之妙啊。”

周瑜聽了,思忖一會說道:“瑜猜測,當時溫侯背後有人指點,所以最開始能勢如破竹。”

“之後戰事開始膠著,前後差異很大,那高人應該離去了。”

吳夫人點點頭,她對這些當前細枝末節的事情也不深究,繼續道:“雖然如此,但溫侯也不能說弱,曹操尚且能將其擊敗,那策兒能不能守住郯城?”

周瑜道:“夫人放心,郯城之中糧草充足,且守軍大都是丹陽將兵,伯符在其中很有威望,軍心是沒有問題的。”

“且之前我已經將數條應對之策告於伯符,只要他不衝動,肯定能拖到曹軍糧盡退兵。”

吳夫人聽了,心下陡然一輕,微微低頭拜道:“策兒基業,皆賴公瑾相助,妾感激不盡。”

周瑜忙俯身還禮道:“瑜惶恐!”

“感夫人和伯符知遇之恩,瑜必生死以報!”

吳夫人心中喜悅,自周瑜小時,她就看出其見識不凡,如今數年過後,果然周瑜將兵法戰陣融會貫通,至今未有失策。

孫策有其相助,將來成就必然不可限量。

她隨口問道:“如今天下生了什麼大事,可對徐州局勢有何影響?”

周瑜聽了,細細思索,開口道:“如今劉繇和袁公路在揚州相攻,渡江北上攻擊徐州的可能性很小。”

“西邊下邳伯符擋住曹軍,暫時僵持,局面也不可能出現大的變化。”

“然後最可能生變故的,便是在北面海西城的劉備殘軍,我已經請橋公派人佈防。”

橋蕤出聲道:“夫人放心,雖然廣陵城附近都是平原,但我已經在方圓幾十裡派出數十哨探,只要有風吹草動,半天之內,廣陵城必然能得到訊息。”

吳夫人聽了,這才放下心來,她想了想,說道:“廣陵城西面南面皆臨江,會不會有敵人從此處過?”

周瑜想了想:“夫人這倒是說到點子上了。”

“荊州劉表想要順江而下,袁使君自有戰船攔截。”

“劉繇現在自顧不暇,聚斂不起船隻。”

“倒是劉豫州在海西,其糜家有一支海運商隊,若是從淮河進入邗河,南下攻擊廣陵北碼頭,倒是也有些麻煩。”

“我會讓廣陵北面碼頭加緊防備,只要將他們擋在門外數天,其便只能退走。”

橋蕤聽了,笑道:“只怕劉豫州現在步卒都湊不齊了。”

“算來他只有幾千兵,不如我帶兵前去,將其剿滅算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