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形勢異常(1 / 2)

糜芳盤算了半天,終於鼓足勇氣開口,“使君.”

此時袁熙正好也有話說,也對糜芳道:“府君.”

兩人懼都一愣,糜芳忙道:“請使君先說。”

袁熙聽了,也不推辭,開口道:“我這次來,主要是想問問太守,東海最近可有什麼異動?”

“異動?”糜芳一時沒反應過來,“這邊一切尚好,劉豫州治下寬厚,百姓安居”

沮授咳嗽了一聲,“太守,使君指的是劉豫州周圍。”

糜芳這才反應過來,猶豫了一下,袁熙會意,“府君儘管說,我知道前段時間,府君和袁青州有些不愉快,所以我過來看看,是否有辦法調解。”

糜芳心道原來這才是袁熙來的目的,他微微有些失望,但知道目前對於自己來說,袁熙確實是最合適的調解人,當下老老實實道:“確實有些麻煩。”

糜芳身為東海太守,自然對相鄰北面的琅琊郡情況極為熟悉,開口道:“自漢庭廢除琅琊國後,琅琊經歷曹操屠城,早已元氣大傷,時常鬧饑荒,民生頗為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兗州的泰山賊還常常出來襲擾琅琊郡,對此劉豫州也是時常頭痛不已。”

“後來袁青州得了琅琊郡,調動重兵圍剿攻擊泰山賊,讓其不敢輕易出山,平心而論,這對徐州諸郡的局勢,還是很有好處的。”

“所以最開始的時候,東海和琅琊相安無事,兩邊井水不犯河水。”

“但隨著袁青州攻入泰山,收編了大批泰山賊後,兩郡的形勢開始出現變故。”

“袁青州收編的兵士,在琅琊徵調蒐集軍糧,其行動範圍慢慢侵入到了東海郡境內,時常有劫掠百姓之舉。”

“當然,我聽說其不僅劫掠東海百姓,對琅琊百姓也是如此。”

袁熙聽了,臉色有些陰沉,這件事情他早就聽過,袁氏以仁義治理屬地,方能贏得民心,而袁譚急功好利,屬實做的有些過了。

袁尚也拿此事攻擊過袁譚,但袁譚以兵士缺糧,容易引起動亂為由推卸,並說如果冀州供給足夠的軍糧,他便著力約束兵士。

袁尚當然沒有同意,一方面他當時在整軍攻打黑山軍,當然要讓冀州的糧庫的優先保障自己的兵士。

另一方面,他也不傻,自己要是給袁譚糧食,袁譚也不會老實約束自己兵士,而是會再度藉機擴兵,缺糧本來就是個藉口而已!

在袁尚來看來,袁譚的兵力膨脹地太快,已經威脅到自己了,所以他乾脆裝聾作啞,對袁譚的行為視而不見。

兩邊各懷鬼胎,在袁尚的預設放縱下,袁譚繼續搶掠擴軍,青州百姓越不滿。

在袁熙看來,袁譚袁尚兩邊,都很有問題,但似乎袁譚的問題更大一些。

一方面其違背寬待百姓的做法,縱兵劫掠,已經是觸及了袁氏的行事底線。

另一方面,袁譚缺糧,是其咎由自取,因為他現在擴張後的兵力,明面上是三萬人,但根據袁熙手下謀士的估算,實際人數至少是這個數字的兩倍以上!

一個經歷戰亂和黃巾肆虐的青州,加上一個被屠過城的琅琊郡,根本不可能支援起這麼多人口,明眼人都知道會造成饑荒。

袁熙之所以把麾下兵士控制在萬人以下,就是處於這種考慮,兵士缺糧,不是譁變就是搶劫,本應保護百姓的存在,卻成了荼毒百姓的亂軍,那擴兵的目的何在?

所以袁熙對袁譚保有這麼多兵力的意圖非常懷疑,對方想幹什麼?

他難道還想打劉備不成?

袁熙和謀士們商量過後,還是初步否定了這個想法,畢竟袁譚的孝廉是劉備舉薦的,兩邊聯手不久,袁譚真的會為徐州幾個郡,冒著名聲敗壞的風險和劉備翻臉?

除了袁紹同意!

但根據袁熙的判斷,袁紹對於劉備,還是以拉攏為主,畢竟天下比劉備能打的人,還真不多。

糜芳繼續道:“泰山賊肆虐最盛之時,不僅是地上,海上更是猖獗,我糜家商隊北上的船隻,屢屢遭受襲擊,死傷慘重,被迫停航了很久。”

“小妹代為掌管糜家商隊外事,頗受打擊,好長時間都鬱鬱寡歡。”

“幸好使君剿滅了青州海賊,還海域清平,請芳代小妹感謝使君!”

說完糜芳舉起酒爵裡的酒,一飲而盡。

袁熙見糜芳把話題扯到糜貞身上,微笑道:“海賊無良,殺生行兇,人人得而誅之。”

“如今徐州三家聯手,各方都有責任維護其中安定,我對事不對人,不管海賊背後是誰,我都會盡力主持公道。”

糜芳見袁熙輕輕兩句話,把話題不著痕跡引開,只得笑道:“使君所言甚是,不過經此一事,北去幽州遼東的航線,也沒人敢去了。”

“揚州又被那江東猛虎孫策佔據,那也是個不好說話的,如今行商也是艱難啊。”

袁熙心中一動,“聽聞東海以東有群島,島上部落數百,太守何不往東看看?”

糜芳略一思忖,“使君說的是武帝在世時,接見的那些倭人?”

“其身材矮小,偶有渡海流落到東海這邊的,但據其所屬,其島上貧瘠無比,並無什麼上好貨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